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危機及希特勒的上臺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危機及希特勒的上臺
>2024-03-09 09:00:00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對德國歷史進程帶來了重大影響,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在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遭受了重大打擊,國家局面難以維持,同時希特勒也正是以魏瑪共和國的覆滅為契機奪取了國家控制大權,而希特勒的上臺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魏瑪共和國成立于1918年11月,是德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通常而言,魏瑪共和國自成立以后先后經歷了鞏固、穩定、危機三個歷史階段。在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初可謂面臨內憂外患。首先外在生存環境不容樂觀,作為一戰的戰敗國,魏瑪共和國面臨著戰勝國割地賠款等變本加厲的戰爭要求,強迫德國簽署《凡爾賽和約》,而且法國比利時等戰勝國也成功攫取了法國魯爾區以及其他地方的大量煤炭資源[1].就國內環境而言,由于連年戰亂給國內經濟造成的重大創傷,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貨幣政策失當,國內通貨膨脹又一次給人們的生活火上澆油。在國內一片亂像的情況下極端武裝分子又頻繁發動武裝暴動。在這種局勢的影響下,魏瑪共和國政權似乎岌岌可危。但是魏瑪共和國清醒地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各種改革措施,首先及時取消了原有貨幣政策,結束了對戰勝國的消極抵抗,通貨膨脹問題也因此得到緩解,以軍事管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當時的極端武裝暴動。經歷了五年的改革期之后魏瑪共和國面臨的各項尖銳的生存的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德國經濟、政治、軍事等各項重大事項都處于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的黃金時期。魏瑪共和國為德國經濟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國際上也走出了一條和平恢復大國地位的道路。

一、魏瑪共和國的危機隱患

魏瑪共和國為一戰之后德國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它幫助德國度過了最為嚴峻的歷史階段,并將其帶入一個長達20年的穩定發展時期。但是魏瑪共和國作為一個國家政權在制度設計上存在嚴重的漏洞,再加之在特殊歷史背景下采取的特殊治理方式沒有得到及時的變革,以及社會福利政策措施的失當等問題都給魏瑪共和國應對未來經濟危機挑戰埋下了隱患。事實上,當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時,這些潛在魏瑪共和國內部的各種問題都成為導致國家覆滅的直接原因。

首先,反民主共和的極端政治勢力一直隱藏在魏瑪共和國內部。共和國成立之初雖然對極右武裝勢力做了及時的鎮壓與管制,但是并沒有將其徹底鏟除。魏瑪共和國的締造者自認為建立了世界上最為民主的國家,將國內所有政治勢力都納入民主制度范圍之內。這無疑是賦予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政治勢力的合法地位,事實上,希特勒也從未放棄推翻國家的政治企圖。就國際環境而言,魏瑪共和國是一個新生的國家,他接受了《凡爾賽和約》,是妥善解決一戰問題的最佳路徑。但是就德國民族主義來說,他們認為這是德國的恥辱,他們無法面對魏瑪共和國在國家上的忍讓與恥辱[2].因此這給他們武裝發動政變帶來了直接的借口。在這樣的動機之下,極端勢力又獲得了國內合法地位,甚至在希特勒發動的“啤酒館暴動”之后,希特勒竟然安然無恙的被釋放。這種政治制度設計給希特勒上臺和魏瑪共和國的覆滅埋下了直接隱患。

其次,魏瑪共和國以建立高度自由民主的國家為己任,在國家權力設計上也實行了最高權力二元化處理,即總統和國會相互牽制,擁有同樣的政治權力??偨y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可以發布緊急法令,而國會又有權取消緊急法令。這種法令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在國會與總統處于友好協商氛圍時,非常有利于國家團結一致,共同面對困境。但是當國會與總統發生沖突之時則不可避免會將國家帶入兩難境地。在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初,國會成員與總統艾伯特均屬同一政治陣營,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們能夠更加有效的集合自己手中的權力,為國家度過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國會與總統關系惡化,政治斗爭此起彼伏,客觀上兩個民主勢力之間的斗爭給反民主勢力坐收漁利創造了條件。

再次,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初的危機應對策略為該國以后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響。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初首先面對的是經濟問題。當時的政府對割地賠款持消極抵抗態度,有意放縱貨幣發行,制造通貨膨脹,但是在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之后懸崖勒馬,大刀闊斧的對通貨膨脹進行了改革。

自此之后,政府也對通貨膨脹形成了負面認識,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甚至也不敢放松對通貨膨脹問題的管制政策,這一點就經濟規律來說是不科學的。另外“道威斯計劃”使魏瑪共和國獲得了大量的美國貸款,這些資金有力的推動了德國經濟的復蘇。但是就當時的德國政治家來看,他們還想獲得更多的特殊待遇,甚至想取消戰爭賠款。這使得戰勝國不得不加強了對德國的警惕和援助。

這在平時,魏瑪共和國尚能應付,但是在經濟危機爆發之時,對于一個沒有援助的新生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最后,成熟的社會福利制度與不成熟的國家實力之間的矛盾。魏瑪共和國自詡是世界上最為民主的國家,其中表現之一就是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待遇。這種待遇在現在看來非常正常的,但是在18世紀20年代來看,它確實是一種非常冒險的嘗試。魏瑪共和國本身是德國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溫和派妥協與合作的產物。社民黨是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該黨的影響下,國家設立特殊制度,在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之時,國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出裁決。事實上這種裁決經常出現,而且國家偏向工人階級的情況較多[3].不僅如此,政府對工人失業問題也給與優厚的保障措施,成立了失業保險局,為工人階級設立了80萬人的常年失業保障基金,另外還有再保障60萬人生活的緊急失業保障基金。除此之外,在特殊情況下,如果這些失業保障基金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國家還應當對失業保障局和各種救濟部門給與貸款和補貼。這些完善的國家政策給工人階級吃了一顆定心丸,但是1929年世界經濟爆發時德國400多萬人失業,失業保險制度直接崩潰。

二、經濟危機的爆發與魏瑪共和國的全面崩潰

1.議會政黨大聯盟的破裂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繁榮主要建立在“道威斯計劃”基礎之上,美國提供的大量貸款是推動德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但是1929年初,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向外蔓延,美國國內經濟形勢嚴峻,失業人口急劇上漲,經濟一片蕭條。此時美國不得不從德國抽回短期貸款維持局面。這對德國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德國失業人口在短短一年內上漲到300萬人,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德國的失業保障制度的承受范圍,因此失業保險制度亟需改革。此時執政的議會政黨大聯盟由社會民主黨與德意志人民黨組成,雙方分別代表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在共同的危機壓力下雙方雖然沒有協同一致,反而產生了巨大分歧。資方代表人民黨提出降低社會保險水平,勞方代表社民黨堅決反對,雙方僵持不下。此時中央黨議團主席布呂寧提出暫存爭議,推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社民黨和人民黨的堅決反對。

1930年3月,議會政黨大聯盟破裂,德國失業保險制度癱瘓,魏瑪共和國的第一道防線被經濟危機沖垮。

2.總統內閣制的失敗

面對政治經濟困局,魏瑪共和國的制度設計中還有總統內閣制的設計,總統在國家處于危機時刻可以組建臨時內閣,這是魏瑪共和國的應急預備機制。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勞資雙方的沖突使得執政聯盟徹底破裂,議會民主制度喪失效力。

總統興登堡臨時任命布呂寧為內閣總理,試圖用總統緊急令拯救國家經濟危機,但是憲法規定針對總統頒布的緊急法令,國會也有權取消,雙方是互相鉗制的權利制約機制。在經濟危機中總統頒布的一些緊急措施有的傷害到不同的利益階層,其中包括國會成員的既得利益[4].因此頒布和推行這些緊急法令并不順利,經濟危機對魏瑪共和國造成的沖擊是全方位的,每個利益階層都會受到影響,政府要想維持局面必須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這個高度自由和民主的過度,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主張自己的利益,自身利益都不容許受到傷害,最終給國家政府帶來的就是眾口難調,束手無策,政治制度上的缺陷加上經濟實力的薄弱最終導致了魏瑪共和國的全面崩潰。

三、內閣斗爭與希特勒上臺

總統派與國會之間的矛盾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全面爆發,雙方都想鞏固自己的勢力,總統派扶植拉攏中間勢力成為國會中擁護總統的政治代表,這給許多中間黨派制造了坐收漁利的機會,其中就包括納粹黨。

1932年7月31日的大選中,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選票上升到37.3%,議席數量也急劇增長,成長為國會第一大黨。作為政治交換,希特勒同意擁護總統法令,交換條件是希特勒出任內閣總理。但是,總統興登堡在獲得了國會支持,頒布了一些改革措施之后卻拒絕希特勒出任總理,這遭到了納粹黨的瘋狂反撲。當年9月12日,興登堡醞釀出臺的“復活經濟政策緊急令”幾乎遭到所有國會議員的反對。在這之后,總統派與國會進入了互相否決彼此法令的惡性循環,其中包含一些合理的法令也不能正常實施。

總統多次嘗試過解散國會的努力,國會也試圖多次廢除總統,當雙方仍然堅持不下。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迫于工業資本家以及一些農場主的壓力,同時也為了結束毫無意義的政治爭斗,最終做出任命希特勒為內閣總理的決定。

希特勒上臺對于德國走出經濟危機具有轉折性意義。首先從解決經濟危機的角度來說,過度的自由民主是造成當時德國政局混亂與經濟危機的根源。每一個政黨,每一種政治勢力都主張自己的利益,對于傷害自身利益的改革政策都予以否決是造成改革不利的主要原因。而面對這種情況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權力集中。專制制度是高效協調各方利益的最有效措施。因此以專政獨裁為執政理念的希特勒上臺對于經濟危機的解決客觀上起到了積極作用[5].而且,在這場危機中希特勒在選民當中的支持率不斷上升,選民之所以把票投給希特勒就是為了能夠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拯救全面崩潰的德國經濟。事實上,希特勒在上臺初期的改革努力滿足了選民的期許,但是這也造成了他們對希特勒以后政治決定的盲從。希特勒上臺絕不是為了拯救國家經濟如此簡單。在希特勒執政初期一直向民眾灌輸的是達爾文生存理念,即弱肉強食。他認為德國之所以處于艱難境地是因為其他國家和民族一貫以來的對德國的陷害。民主與共和無異于消磨一個強大民族的斗志,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希特勒解決失業人口問題的措施也就放在了發展軍工經濟領域上,由此希特勒也將德國帶入了下一個深淵。

參考文獻:

[1] 張家哲.試論希特勒上臺的原因[J].科技信息,2010(3):202-204.
[2] 張經緯.對20世紀3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危機的再認識[J].史學理論研究,2009(2):8-14.
[3] 韓毅.美國30年代經濟危機的歷史反思[J].史學理論研究,2009(1):4-10.
[4] 宋曉平.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對拉美地區的影響[J].史學理論研究,2009(2):4-8.
[5] 張麗.1929年法國的經濟危機及其影響[J].史學理論研究,2009(1):13-16.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