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阿經貿合作法律體制構建探究
【引言 第一章】阿盟及其對外貿易法律制度基本情況
【第二章】中阿經貿合作及法律制度建設現狀
【第三章】國際經貿合作法律規范建設經驗與探索成果
【第四章】中阿經貿合作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結語/參考文獻】中阿經貿合作法律問題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中阿經貿合作不僅能推動中國與阿盟雙方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是連接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政治、文化互動交流的重要紐帶。建立健全中阿經貿合作法律制度,對于中阿經貿合作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本文從法律制度建立與完善的角度來探討中阿之間的經貿合作,通過層層分析,得出了如下幾方面的結論:
首先,中阿經貿合作由來已久且影響深遠,中國與阿盟成員國各方都有著較為完善的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然而由于中阿經貿論壇新建不久,雙方的貿易合作關注點尚停留在單純的貿易領域,對于中阿經貿合作的法律保障制度的建設還非常有限。
其次,之所以選擇寧夏作為中阿經貿合作的戰略結合點,一方面是因為寧夏與中亞、非洲地區有著更為緊密的地理聯系,而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寧夏地區在宗教信仰和文化方面與阿拉伯國家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秉承這一理念,在進行中阿經貿合作的過程中也要遵循雙方的貿易傳統、宗教文化習慣,加強法律合作,避免不必要的貿易摩擦與誤解。
再次,經貿合作法律先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保障中阿之間的經貿合作能夠走得長遠,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保障雙方合作的法律保障制度。而在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的過程中,有必要向當前世界上比較成熟的貿易合作體系借鑒經驗,例如歐盟、北美自貿區以及東盟和中非合作論壇等,其中東盟成員國以及中非合作論壇成員國之間的合作與中阿經貿合作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最終,根據國際經驗與中阿經貿合作現實狀況,中阿經貿合作法律制度建設的路徑主要有三個層面:國內貿易立法的完善,中阿雙邊法律合作的加強以及爭端調解機制的創新。三管齊下,才能構建起中阿經貿合作法律制度的完整框架,尤其是雙邊法律合作與爭端調解機制的建立,對于中阿經貿合作的長遠發展意義非凡。
由于本人知識與能力所限,本文的研究還有許多不盡不足之處,有待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進一步完善,也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能不吝賜教,給予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1] 王有勇:《現代中阿經貿合作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2] 林桂軍:《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 中阿經貿關系發展進程 2012 年度報告 中文版》,寧夏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
[3] 楊宏峰,嚴光星:《塞上江南神奇寧夏叢書 中阿經貿論壇》,寧夏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4] 周寄中:《國際科技與經濟合作》,科學出版社 1993 年版。
[5] 楊麗艷:《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制度研究 兼評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對策》,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6] 王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基本法律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4 年版。
[7] 朱容:《法治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二、期刊論文類:
[1] 孫志煜:《區域經貿爭端解決的制度與實踐--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例》,載《法學評論》2011 年第 01 期。
[2] 顧正龍:《“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的中阿合作范式研究》,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 年第 01 期。
[3] 楊鴻璽:《中阿經貿合作的動力分析與路徑選擇》,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 年第 02 期。
[4] 錢學文:《中阿經貿合作的深化與發展》,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 年第 02 期。
[5] “中阿合作戰略研究”課題組,楊麗艷,霍巖松,王娟:《中阿經貿關系的特點與寧夏對外開放的路徑選擇》,載《寧夏黨校學報》2011 年第 04 期。
[6] 王正偉:《中阿經貿合作的廣闊前景及寧夏的歷史責任》,載《回族研究》2011 年第 03 期。
[7] 楊福昌:《中東局勢動蕩及其對中阿經貿關系的影響》,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 年第05 期。
[8] 李承明:《中阿經貿論壇 傳承友誼 深化合作 共同發展》,載《西部大開發》2011 年第10 期。
[9] 吳富貴:《中阿經貿優勢互補與我中西部引資策略》,載《阿拉伯世界》2003 年第 06 期。
[10] 張群:《制約區域經濟合作健康發展的因素分析及法律對策》,載《法制與經濟(下旬)》2010 年第 09 期。
[11] 馬麗,金鳳君:《國外區域經濟法律評述及對我國區域經濟立法的啟示》,載《世界地理研究》2010 年第 04 期。
[12] 梁斌:《區域經濟合作中的法律協調機制的建構》,載《知識經濟》2012 年第 08 期。
[13] 左劍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法律規制的研究》,載《前沿》2012 年第 12 期。
[14] 葉必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治理》,載《中國社會科學》2012 年第 08 期。
[15] 白莉:《中國與中亞國家區域經濟合作法律保障機制研究--基于上海合作組織的視角》,載《新疆社會科學》2009 年第 01 期。
[16] 穆罕默德·努曼·賈拉勒,包澄章:《“中阿合作論壇”的成就、挑戰與前景》,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 年第 02 期。
[17] 加法爾·卡拉爾·艾哈邁德,包澄章:《中阿合作論壇的成就及發展趨勢》,載《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 年第 03 期。
[18] 袁利華:《“絲綢之路經濟帶”次區域經濟合作法律保障探析》,載《蘭州商學院學報》2014年第 04 期。
[19] 龍振奕:《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立法基礎及法律適用問題》,載《法制與社會》2014 年第 30 期。
[20] 趙偉,金福海:《國外區域經濟法律政策分析與借鑒》,載《法制與社會》2013 年第 09 期。
[21] 沈四寶,付榮:《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法律制度之比較分析》,載《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 年第 04 期。
[22] 劉中民,舒夢:《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的中阿關系》,載《西亞非洲》2014 年第 03 期。
三、學位論文類:
[1] 熊璞玉:《自由貿易區貿易與投資法律制度比較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6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2] 胡森:《中阿經貿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前景研究》,山東大學 2006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3] 張薇:《中阿合作論壇:機遇與挑戰》,云南民族大學 2011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4] 艾院祥:《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能源合作法律機制構建研究》,新疆大學 2010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5] 馬瑞霞:《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法律制度研究》,山西大學 2009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6] 徐曉靜:《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制度研究》,重慶大學 2010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7] 陳希:《區域經濟合作法律制度研究》,浙江財經學院 2011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8] 謝媛:《自由貿易區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海洋大學 2013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9] 閆星宇:《東盟共同體的建設及其與中國關系的發展趨勢研究》,廣西師范大學 2014 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致 謝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努力,我的畢業論文終于畫上了句號。在此,萬分感謝我的導師劉光華教授在我研究生學習期間以及論文的選題、寫作、修改過程中給予我的悉心指教和幫助。在這段短暫卻彌足珍貴的研究生學習時光中,我跟隨導師不僅學習到了知識,更學習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些點點滴滴的收獲,都將在我今后的人生中給予我鼓勵與指引。
同時,在我研究生期間,還得到了許多老師和同學的關懷與幫助,正是這一路上的攙扶與同行,讓我這一段短暫的年華顯得熠熠生輝。在此,也向這些曾經幫助過我、陪伴過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論文的完成不代表學習的止步,我會繼續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保持求學的心態,繼續鉆研,不辜負導師以及其他老師對我的諄諄教導和悉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