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問題探析
【第一章】中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完善研究導論
【第二章】餐廚廢棄物處理的基礎理論
【3.1】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現狀的實證調查分析
【3.2 3.3】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現狀及主要問題
【第四章】相關國家餐廚廢棄物處理制度分析及其啟示
【第五章】完善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的對策建議
【第六章】完善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制的運行保障機制
【結語/參考文獻】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體系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七章 結語
7.1 研究結論
結論一:餐廚廢棄物處理亟待進行有效的法律規范
餐廚廢棄物具有鮮明的資源和廢物的雙重特性,既具有很大的資源利用價值,又很容易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對餐廚廢棄物處理進行規制,有利于減少地溝油和泔水豬的數量,保障食品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有利于杜絕隨意傾倒和私人收購現象,有效消除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壓力。
結論二: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和制度缺陷限制了餐廚廢棄物處理的有效性
目前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缺乏全國性餐廚廢棄物處理統一立法;地方性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目的存在偏差;相關地方性規范法律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臺賬制度設計不科學、處理收費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信息公開規定缺失、應急預案制度不健全;相關地方性規范法律責任設置不科學。餐廚廢棄物處理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有:餐廚廢棄物產生者缺乏自律意識;餐廚廢棄物處理監管不到位;餐飲業協會行業規范作用發揮不足;餐廚廢棄物收費處理制度待完善;配套的運行保障措施不到位。
結論三:我國需要制定全國統一的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規范
我國目前的餐廚廢棄物處理的立法卻還剛剛起步,單獨立法還僅僅停留于地方立法層面。這就導致部分省市由于缺乏上位法指導,而在立法目的及具體法律制度設置上存在問題,比如立法原則和立法目的相混淆、餐廚廢棄物處理收費制度的具體設置等,甚至部分地區的制度相互沖突,不利于對餐廚廢棄物進行統一的規范性處理。因此,盡快出臺全國性餐廚廢棄物處理統一立法非常必要。
結論四:完善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制度的對策建議及運行保障機制
完善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制度的對策建議:第一,制定餐廚廢棄物處理單項立法。第二,完善現行有關餐廚廢棄物處理的法律法規。第三,完善餐廚廢棄物處理具體法律制度:確立餐廚廢棄物付費收購制度,激勵產生單位交付積極性;完善餐廚廢棄物處理企業特許經營制度,保證處理企業準入規范性;構建餐廚廢棄物處理臺帳制度,確保處理環節可控性;明晰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主體責任設置;餐廚廢棄物處理行政主體職責設置;發揮中間層組織的自律組織作用。
餐廚廢棄物處理的法律保障機制:第一,建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置激勵機制。
第二,開辟餐廚廢棄物副產品的綠色市場:打破石油企業壟斷,推廣使用生物柴油;制定生物柴油質量強制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制定相應質量安全標準,保障生物飼料市場秩序。第三,完善餐廚廢棄物處理公眾參與機制:做好餐廚廢棄物管理的信息公開工作;建立暢通的公眾投訴渠道;健全公眾關于餐廚廢棄物處理的利益表達機制。
7.2 研究展望
餐廚廢棄物的不當處理導致了地溝油、泔水豬等食品安全問題,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隨著技術的發展,餐廚廢棄物的資源性特征得到顯現,餐廚廢棄物需要得到有效處理。餐廚廢棄物處理問題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由于餐廚廢棄物處理是一個涉及環境科學、管理學和法學知識的的交叉學科研究領域,加之筆者理論功底尚淺,搜集到的可供參閱資料有限,因此提出的部分觀點理論層次,有待于更為深入的探討與論證。而本文的撰寫工作已暫時告一段落,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者持續關注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問題,重點思考以下方面:
(1)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問題是一個需要多學科背景支持的研究領域,需要融合法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知識等展開綜合性研究,涉及內容廣而復雜,如何在多學科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是一個值得持續思考、探索的問題。
(2)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法律問題實證研究有待完善。受多重因素所限,本文僅對湖北省武漢市、襄陽市等地餐廚廢棄物處理狀況進行了調研,數據的全面性、整體性有待完善。
(3)統一餐廚廢棄物處理監管主體的法理支撐和具體運行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餐廚廢棄物處理付費收購制度與"誰污染,誰付費"的廢棄物處理原則如何協調,使餐廚廢棄物處理問題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也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細致地分析。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陳泉生。循環經濟法研究[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2]汪勁,環境法學(第 2 版) [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呂忠梅。環境法新視野(修訂版)[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4]呂忠梅。溝通與協調之途:論公民環境權的民法保護[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呂忠梅。環境法原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6]曼昆。經濟學原理(第 5 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楊紫烜經濟法(第 4 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李昌麒。經濟法理念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9]王樹義??沙掷m發展與中國環境法治-循環經濟立法問題專題研究[M].科學出版社,2007.
期刊論文類:
[1]陳維春。日本循環經濟立法對中國的啟示[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
[2]劉巖 . 德日兩國循環經濟立法的比較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 環境論壇,2008(04)。
[3]王秀琴等,餐廚廢棄物處理現狀、污染問題及對策建議[J].三峽環境與生態,2009(06)。
[4]王廣峰。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5]曾彩明等,餐廚廢棄物處理和處理方法探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11)。
[6]李愛年,劉愛良。地方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之探析[J].法學雜志,2010(07)。
[7]李愛年,劉愛良。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問題研究[J].2010 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2010(07)。
[8]陸 靜。后京都時代碳金融發展的法律路徑[J].國際金融研究。2010(08)。
[9]嚴鏑飛。餐廚垃圾現行管理政策分析[J].環境衛生工程,2010(03)。
[10] 王廣峰 .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J].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04)。
[11]李旭,善忠博等。餐廚垃圾國家政策及地方法規研究和思考[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34)。
[12] 徐文煜 . 我國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創新與完善 [J]. 生產力研究。2011(07)。
[13]王利樂。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立法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1.
[14] 徐文煜 . 我國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創新與完善 [J]. 生產力研究。2011(07)。
[15]周素文。德國城市生活廢棄物處理現狀及啟示。[J].環境科技,2011(06)。
[16]喬尚奎。國外加強地溝油監管和資源化利用的做法及啟示建議[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2(05)。
[17]李湘洲。發達國家餐廚垃圾回收利用經驗及借鑒[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2(08)。
[18]王云飛,金宜英。從餐廚廢棄物看日本"變廢為寶"的模式創新[J].環境保護,2012(16)。
[19]胡新軍,張敏,余俊鋒,張古忍。中國餐廚垃圾處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生態學報,2012(14)。
[20]王丹,地溝油治理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2(06)。
[21]張金磊,李彥富,陳全,董衛江。 北京市餐廚垃圾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資源循環利用,2012(12)。
[22]苗青芳。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及防治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2(23)。
[23]姜軍。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現狀及其處理難點分析[J].環境工程,2012(30)。
[24]鄭 瑋,陳建輝。地溝油返流餐廚使用的成因及對策[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06)。
[25]王莉等。公共餐廚垃圾回收物流中激勵機制的研究[J].物流技術,2013(08)。
[26]朱 丹,黃佳文?;诶嫦嚓P者的餐廚垃圾回收市場治理模式--以廈門市為案例[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3(01)。
[27]傅麗萍。餐廚廢棄油脂全程管理實現途徑研究[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3(06)。
[28]姜軍等。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現狀及其處理難點分析[J].環境衛生工程,2013(04)。
[29]姚鳳根,周家勝。餐廚垃圾處置應確立責任共擔原則[N],中國建設報,2014/7 /30.
[30]李輝等。公共財政介入餐廚垃圾處理的必要性與對策分析[J].生態經濟,2015(02)。
[31]劉雪雪等。市場機制下城市餐廚垃圾回收利用管理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外文類:
[1]Saka , S.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3R and waste management policydevelopments.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AUG 2011.13.2.86-102.
[2]Bilitewski.Bernd.The circular economy and its risks.Waste management (New York,N.Y.)2012-Jan,32.1.1-2.
[3]Sakai.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 3R and waste management policy developments.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Aug 2011.13.2.86-102.
[4]Bilitewski.Bernd.The circular economy and its risks.Waste management (New York,N.Y.)2012-Jan,32.1.1-2.
[5] Daniel S. Introduction to multilayer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s.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2007.
[6] Food waste diversion.
[7] Tam Harbert.Evolving IP market spawns a raft of new approaches.Electronic Business.January 1,2009.
[8] Telcordia.Intellectual Ventures and Telcordia Announce R&D Alliance.Piscataway.February 25,2009.
[9] Feeding of food waste to p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