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的問題所做的規定,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在經濟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到年末,我們都會聽到有農民工討薪不成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之所以會頻頻出現,還是因為公民法制觀念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民法觀念,在市場經的體制中維護自己的利益。
1 民法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意義
民法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現的,反映的是社會經濟關系同時也為經濟基礎起到了鞏固和發展的作用。我國現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要想使國家富強,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國經濟體制主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想讓市場經濟發揮它的作用,就必須要有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來維護秩序,解決糾紛,只有這樣,我國的市場經濟才能健康發展。民法的歷史非常悠久,在羅馬法中就有民法的篇章,但是在我國民法卻算得上是一部年輕的法律。建國初期,我國是計劃經濟為主,經濟始終是在行政權力的指揮下發展的,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下這樣的舉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萬事有利必有弊,在這種指揮下,民法在經濟中的作用變得可有可無。
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市場經濟以一種蓬勃的生命力發展起來,這時,民法也開始完善起來,民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民法充分符合市場經濟的需求,例如民法中提到的“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等在市場經濟中都有體現。市場經濟體制注重經濟活動的自由性,許多活動都可以在市場自發調節下進行,當自發調節不能滿足需求時,民法便發揮出它的作用,所以說,民法與市場經濟是一對“雙胞胎”它們相輔相成,互相補充。
2 民法觀念的缺失對市場經濟的影響
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人們害怕權力,對權力存著畏懼之心,他們的法律觀念十分淡薄,大多數人認為權力至上,法律只不過是有權之人的玩具。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即使新中國剛成立就完善各種法律,強調法律的重要性,但是公民的的思想上始終留著“人治”的烙印,法律在人們心中還是高不可及,無比遙遠的。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市場經濟迅猛發展,民法也隨之逐步完善,人民的民法觀念也有所提高,但還不足以跟上社會的發展,所以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出現各種各樣的糾紛。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隨著這股打工熱潮,許多問題暴露出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民法觀念缺失導致的,對于承包商來說,他們缺乏誠信,道德淪喪,不遵守民法基本規則,對于農民工來說,他們在討薪無果的情況下,不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是采取一些偏激的手段,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類似這樣由于民法觀念缺失而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事件時有發生。長此以往,社會將動蕩不安,市場經濟也將崩潰。所以使公民樹立正確的民法觀念是維護市場經濟發展基礎。
3 如何使公民樹立民法觀念
3.1 改變公民固有觀念,培養現代民法觀念
一種觀念的形成是需要長時間積累的。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公民對法律有著抵觸感,對打官司更是覺得丟人,所以在出現問題是要么就是吃啞巴虧,要么就是耍橫。而且法律本身就是枯燥無味、深奧難懂的,要靠公民自己去主動學習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針對這樣的現狀,筆者認為政府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以多樣化宣傳方式來給人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讓他們從心底里認同法律,了解法律,樹立起正確的法律觀念。
3.2 樹立民法觀念從孩子做起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是未來市場經濟的參與者。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我們應該從小對他們進行民法意識的培育,使他們從小接受正確的法律教育,使之成為擁有獨立人格 , 崇尚民主法治 , 具有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的現代人,如此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在未來的市場經濟中必將是主導者。國家的經濟在他們的努力下也必將迅猛快速地發展。
3.3 完善民法體系
一個健全的民法體系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法律的不完善。許多不良商家趁機鉆法律的空子導致市場混亂,群眾對市場的信任度降低,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中,財物的歸屬問始終是核心問題,所以在物品所有權方面的法律也應該完善起來,要完完全全地改變人們否定和漠視物權的舊觀念,建立嶄新的法律體系。同時,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的變化而變化,制定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的物權法。當財產和物品的所有權得到了保障,人民就會產生投資的信心,創業的動力,這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民法體系的完善將會是公民對法律的依賴度提高,可以更好地認識法律,提高自身14 結語。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宏偉而又漫長的過程,因此,不斷完善民法體系,提高公民民法觀念也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民法滲透在各個方面,沒有民法,市場經濟的秩序將一片混亂,市場經濟的價值無法完全體現出來,市場經濟的資源也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民法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是公民,民法的使用者也是公民,所以提高公民的民法觀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何增科 . 市民社會概念的歷史演變 [J]. 中國社會科學 ,2011.
[2] 魏振汰 . 民法 [M].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