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如今經常會出現一些大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而受到傷害的事件,進而也出現了諸多的經濟法律糾紛。高校體育運動傷害是無法完全避免的,那么就需要研究高校體育運動傷害,對其中的法律關系進行梳理,對法律責任進行明確,以便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的法律界定
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在特定的概念下進行,如今學者采用的概念有很多,如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等,這些概念在內涵界定方面都沒有統一起來。我們所使用的高校體育運動傷害,主要指的是高等本??圃盒?。這些學校的本科生以及大專生都是全日制脫產。體育運動也包括著較為廣泛的范圍,如體育教育、學校體育競賽以及各種各樣的運動訓練等等。我們就認為在高校體育運動傷害中,包括上述的各項內容。傷害的程度和內容也是不一的,除了發生于對抗性的運動中,也可能是意外事件造成的。而所受到的傷害通常包括人身傷害和精神傷害等兩大類型。
二、不同類型體育運動傷害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分析
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的類型不同,那么學校、教師、學生和其他人員就有著差異化的責任。具體來講,可以從這些方面來進行理解:
一是體育課教學中發生的體育運動傷害: 有體育運動傷害發生于體育教學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導致原因,部分是教學器材出現了問題,或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嚴格依據相關的教學要求,還有就是學生沒有遵循制定的紀律要求等。運動傷害的造成原因不同,那么就有著不同的法律責任。如果體育運動傷害是學校器材或者教師導致的,那么法律責任就需要由學校來承擔,學校履行過責任之后,如果教師也存在著過錯,可以結合法律要求,來對教師進行追償。如果傷害出現的原因是學生違反了相關紀律,那么責任主體就是學生,法律責任不需要由學生來承擔。如果傷害是學生不慎碰到或者碰撞導致的,那么學生一般不需要對法律責任進行承擔。但是傷害如果是其他學生故意造成的,那么法律責任就需要由其他學生來承擔。
二是學校組織的體育運動訓練或競賽中發生的體育運動傷害: 如果有體育運動傷害發生于學校組織的體育運動訓練或競賽中,那么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沒有做好組織工作,也可能是訓練或者競賽的強度較高,還有就是學生體質不好。如果體育運動傷害是學校組織工作導致的,那么責任就需要由學校來承擔。如果是學生原因導致的,那么學生就是責任主體,但是如果競賽有著較高的強度,那么就很難確認傷害責任者。在規則允許情況下,無法完全判斷為學?;蛘呤菍W生的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不是對法律責任進行區分,而是如何補償傷害。
三、高校體育運動傷害賠償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因為我國目前在法律制度體系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漏洞,不夠完善,那么財會導致有著較多的糾紛產生于高校體育運動傷害事件的責任劃分和經濟賠償中。
一是我國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的法律缺陷與完善: 我國并沒有較為完善的規定有關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的處理,在處理過程中,主要是片面依據其他相關的相關法律,如《民法通則》、《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等等,這些法律中大多都是原則規定,沒有規定體育運動傷害這一特殊現象。因為高校體育運動傷害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內容,如合同、監護、家庭侵權等,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全面集中的規定。雖然 2002 年的時候,教育部出臺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從法律上指導了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為的解決,也可以有效指導高校體育運動傷害問題的進一步立法。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我們發現本法律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如效力較低,較為簡單的規定了高校體育運動傷害問題等等,因此,就需要對我國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
二是高校體育運動傷害保障機制的缺陷和完善; 通過大力完善保障機制,可以快速有效的解決高校體育運動傷害糾紛; 通過研究西方發達國家,我們發現為了對高校體育運動發生的傷害進行防范和應對,往往會借助于保險制度來實現。在這些國家中,人們有著較強的保險意識,各校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投保都較為積極,這樣賠償負擔可以得到減少,也可以更加輕松的解決糾紛,并且這些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體育運動保險市場,有著較為齊全的險種。但是我國人民卻沒有較強的體育保險意識,通常體育運動險的投保對象都是正規運動員,并且我國體育運動險的種類較少,沒有覆蓋較大的范圍,這樣就無法有效的對傷害進行救濟。針對這種情況,要想對高校體育運動傷害賠償問題進行解決,非常根本的途徑就在于促使人們的體育保險意識得到提高,對體育保險大力發展。我們可以對一種高校體育運動傷害基金進行設立,同時,對學校進行強制要,為學生投必要的體育運動傷害險,這樣體育運動傷害糾紛才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四、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如今高校體育運動事業發展迅速,對于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但是在高校體育運動中,經常會有一些傷害出現,在傷害處理過程中,容易有糾紛出現,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傷害保障機制。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努力,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制定相關的制度體系,完善體育運動傷害機制,并且要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以便妥善解決體育運動糾紛,推動我國高校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強. 大學生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問題研究[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2\\( 3\\) :123 -125.
[2]白莉. 關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處理的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2\\( 5\\) :44 -46.
[3]鄭慧琴. 淺析體育傷害事故的成因與防范[J]. 河西學院學報,2004,2\\( 5\\) : 66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