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公益訴訟概述
公益訴訟是指,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所有人均可提起的訴訟?!皼]有直接損害原告的利益”是這類訴訟的一個顯著特征。梁慧星先生認為,公益訴訟是指并沒有直接損害自己的權益,而僅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直接損害的訴訟。
\\( 一\\) 原告主體適格的規定
原告適格一直作為我國訴訟程序啟動的先決條件,即要求原告必須與被訴訟的客體有直接利害關系才能啟動訴訟程序。隨著社會的發展,僅強調對個案個人利益的保護無法保護逐漸被關注的隱性的社會公共利益?!睹袷略V訟法》第 55 條,將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賦予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法律雖未做出具體規定,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出訴訟法對原告主體資格做出了寬泛規定,并不限于具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主體。
\\( 二\\) 受案范圍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 55 條列舉了環境污染糾紛和消費者權益糾紛兩種公益訴訟案件,并以“等”字概括其他可以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涉及公共利益的訴訟案件種類繁多,如侵害公共利益的重大食品藥品安全案件; 壟斷、不正當競爭案件; 國有資產流失案件; 社會保險案件等。
在公益訴訟制度探索的初期階段,民事訴訟法列舉了涉及損害范圍較廣的環境污染糾紛,侵權損害現象較普遍的消費者權益糾紛,其余以“等”字概括,待理論與實踐發展相對成熟時,再將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訴訟案件納入法院審理范圍。
二、民事公益訴訟的附加價值
民事公益訴訟的附加價值是指其對行政公益訴訟建立和行政法治發展的借鑒意義。民事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交叉與重疊決定了民事公益訴訟與行政公益訴訟具有相互融通,相互借鑒之處。
\\( 一\\) 對行政公益訴訟建立的借鑒意義
1. 原告資格規定的借鑒意義
《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規定原告必須與具體行政行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起訴條件,成為我國行政訴訟立案難的關鍵所在。雖然民事公益訴訟關于原告主體資格的規定較寬泛,但從條文的表述上不難預知,隨著社會公共利益更深入的滲透在公民的具體權益上,對公共利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認定不應局限于法律條文的具體規定。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規定可以借鑒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對于民事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規定。
2. 受案范圍立法模式的借鑒意義
以概括式受案范圍代替列舉式受案范圍已成為各國訴訟法立法的發展方向。采取概括式的立法模式,順應行政法立法模式發展的世界潮流已成為大趨勢。在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建立的初期,鑒于理論研究不完善、司法實踐經驗不足,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立法模式可以民事公益訴訟為借鑒,以列舉式為主兼采概括式規定。
\\( 二\\) 對行政法治發展的意義
1. 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是現代法治國家對行政權提出的必然要求。行政權已經滲透到公民社會生活和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權的行使與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行政機關雖是公民合法權利的維護者,但有時行政權的行使也會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且往往損害的不是一部分公民的合法權益。例如行政機關對于企業排污行為拒不做出處罰的行政不作為行為,對排污企業來說是一種有益結果,但對深受企業排污之害的公民\\( 包括污染空氣呼吸者,污染水飲用者和污染土地種植者\\) 來說卻是對他們合法權益的一種嚴重侵害。傳統的原告主體適格理論對個人或集體享受的經濟利益大開方便之門,對公眾或大部分公眾“零散性”的利益給予不當的區別對待。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將改善這一問題,有利于公民權利的實現。
2. 有利于彌補國家行政管理的漏洞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生活變得日益復雜。然而,一方面是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要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公共事務負擔日益加重; 另一方面卻是執政者削減政府職能部門,縮減行政編制人員數量。這就使得政府的管理工作難免出現漏洞。為了保證國家對社會生活管理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借“私人檢察官”的力量來補充國家力量的不足。公益訴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國家將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部分地交與了社會中介組織和個人。
3. 有助于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權力都要導致腐敗,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地腐敗”。強大的行政權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現象時常發生,特別對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行為往往是下級行政機關根據上級行政機關的文件作出。公民通過行政復議這種以權力制約權力的監督方式缺乏效力。
在一定程度上,權利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較于權力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更有意義。當國家機關的違法行為、不當行為或者不作為,即使還沒有造成公民、法人利益的現實損害,但是存在實際上的可能時,沒有法律上直接利害關系人也可以訴請司法機關對其進行審查,否則行政機關便不能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
三、結語
民事公益訴訟建立的意義在于不僅奏起了公益訴訟的樂章,而且對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和行政法治的發展也有其額外的附加價值。為行政公益訴訟的建立初步清理了理論上的障礙,為人們遺忘的公共利益提供了一定意義上的保障。當然,公益訴訟制度還需理論上的完善與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希望立法者在借鑒發達國家公益訴訟立法時,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為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建立掃除立法上的障礙。
參考文獻:
[1]莫諾·卡佩萊蒂. 福利國家與接近正義[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0.
[2]梁慧星. 關于公益訴訟[A]. 私法研究\\( 第 1 卷\\) [C]. 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