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晚,關國國會參議院此前通過的解決“財政懸崖”議案在國會眾議院投票并獲得通過,為解決“財政懸崖”消除了一道關鍵的法律障礙。關國的“財政懸崖”是增稅與減支這兩項政策疊加在一起,最終使政府財政狀況而臨崩潰而導致的,“財政懸崖”的出現是財政調控與稅收調控出現了“失靈”的狀況,雖然最終通過議案斬時緩解了財政狀況,但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要真正緩解這一狀況,除了需要財稅調控的人力支持,還需要其他調控手段相配合,才能達到最人效用。
一、財稅調控與其他調控手段協調的必要性.
依據宏觀調控法的基本原理,以價格調控為基礎,以發展規劃與計劃調控為牽頭,以財政稅收調控和金融調控為兩翼,以其他調控相配合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基本模式,因此,稅收調控需要與其他調控手段相配合才能發揮最人效用。
1、財稅調控“孤掌難鳴”。例如,財政調控手段通常是國家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分別采取擴張、中性、緊縮等財政政策來進行宏觀調控,而這些政策僅僅只能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指導性、戰略性、日標性的指引上,這種政策上的指引只用通過其他手段的配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2.最人限度發揮調控程度。例如,國家在進行財政補貼的同時,通常需要稅收政策予以傾斜,這是財政調控與稅收調控相配合的集中體現。此外,還需要從金融調控領域以放寬放貸條件等手段予以配合,從而達到最人的調控程度。
3、多種手段配合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例如,財政調控手段具有直接性、見效快的特點,而金融調控具有間接性、見效慢的特點,如果僅僅因為財政調控手段的見效快而一味使用該種手段,很容易出現“竭澤而漁”的狀況,多種手段共同推動宏觀調控,這既能促進經濟增民,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二、我國財稅調控與其他手段協調現狀.
財稅調控的日標在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經濟增民穩定,為實現這一日標,需要各部門各司其職,相勺_配合,而實踐中我國財稅調控的現狀卞要體現在以下兒個方而:
1、各卞要調控部門分工不明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央人民銀行等卞要調控部門各司其職,僅關注自己調控領域的情形,這就導致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推語和特定情形下的爭搶利益,不利于調控日標的實現。
2.缺少統一有效的法律做指導,單行法或缺失或無法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計劃或規劃為牽頭,卻缺失《發展規劃法》,財政調控與金融調控為兩翼,卻缺少基本法,而日前在財稅領域的法律也僅有六部,且立法層級不高。
3、監督管理不完善。雖然各部委都有關于監督管理的相關規定,但是其范圍均在部門內部對于各個調控手段的協調來講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4.缺乏特殊時期的應對措施。在特殊時期,由于形勢變化較快,使得固有的經濟秩序被打亂,正常的市場調y受到阻礙,需要國家立即采取適當緊急措施以對經濟進行必要調y和干預,在這種情形下,宏觀調控各個法律手段之間的綜合協調就顯得更加重要。
缺少特殊時期宏觀調控法律手段的綜合協調制度,會使得政府在應對危機時措手不及,難以準確地把握救市時機、及時有效地預防并減少危機帶來的嚴重后果。
三、對策和建議。
1、制定宏觀調控基本法。在川_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制定了宏觀調控基本法。這就使得各個調控手段的協調配合有了法律的依據。其中,德國就是制定宏觀調控基本法的最人受益者。一戰后德國制定了《經濟穩定與增民促進法》。該法統一規定了宏觀經濟調控的日標、卞體、手段、程序以及法律責任制度,確定了調控有四個日標,即增民率、價格、就業、經濟平衡。在該法實施后,德國的戰后經濟迅猛發展。
2、單行法的出臺。多種手段綜合調控涉及國民經濟生活各個方而和各個行業部門,對這些方而和部門的規制需要制定相應的單行法律,如《發展規劃澎 ,《財政基本澎 ,《稅收通則》、《產業政策法》等。通過完善這些法律,不僅可以較好地規范各個調控手段的運行,也使得各個調控部門得以明晰各自職能和權限范圍,進而避免利益爭搶或相勺_推語等情形的出現。
3、協調機制的建立??蓢L試設立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委員會,將其定位為是國務院集中行使中央經濟調控權的常設機構。這一機構地位應高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央人民銀行和財政部,是國家宏觀調控權的最高決策機構,但是其卞要作用是做宏觀調控決策,并無實際執行權力。
4、完善監督管理措施。既然調控手段需要配合方能發揮最人效用,那么監督管理也不能僅僅關注本部門、本行業領域,而應當擴展視野,將各個調控手段納入宏觀調控的整體之下予以考慮,在制定相關監管措施之時,應當多部門共同商討,完善監督管理措施。
5、制定特殊時期的應對措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不斷變革。從最初的特區經濟發展的成功,到90年代初期經濟過速增民時成功實現“軟著陸”,以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成功地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穩定和較高的經濟增民速度,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我國經濟并未受到過人的波動,這一切都和國家綜合運用規劃、財稅、金融等宏觀調控措施是分不開的。但是,這并不能停比我國加強宏觀調控各手段協調性研究的步伐,畢竟我國在成為川_界第一人經濟體的同時,要隨時防范川_界性的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我國應當將這些成功的經驗認真總結,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應對特殊時期的宏觀調控模式,最人程度的發揮各個調控手段的功效。
【參考文獻】
[1]董玉明.中國經濟法學導論「M].光明口報出版社,2011。
[2」張守文.則稅法疏議「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劉劍文.則稅法專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