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 包拯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在安徽合肥的包公祠楹聯這樣寫道:"正氣耿光昭日月, 廉潔清櫪婦孺知"、"為官存正氣,從政樹廉風".由此可見人民群眾對他的敬仰與愛戴之情,這甚至成為民眾法律意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論文研究北宋包拯的刑事司法思想,分導論、正文、結語三部分來探討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內容及現實意義。在論文的導論部分,分析了本論文選題的理由、選題所包含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偨Y了國內外關于此研究對象的學術研究成果并對本論文的研究方法、論文的創新之處進行了陳述。
本論文正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包拯進行介紹,通過史料的記載,對包拯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提起中國古代的司法人物,人們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黑臉的"包青天"--包拯。從元朝開始,直至明清,包拯形象經過戲曲、雜劇、小說等文學藝術作品的不斷加工而廣泛流傳近千年而不衰。他在一生的做官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對皇帝的忠誠和對民眾的同情,堅持為民請命、執法嚴明,堅持在司法活動中秉公執法以保證公平、正義。包拯生于多事之秋,北宋經歷開國近百年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內有階級矛盾之憂,外有戰事連年不斷之患。面對這樣一個嚴峻的時代背景,包拯迫切的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這一窘迫的境地。他以身作則,大膽地對北宋王朝的政治弊病進行批判,并針對官僚機構的冗亂、貪官污吏成風、人民賦稅繁重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和主張。包拯提出刑事司法思想旨在維護北宋的階級統治,緩解社會矛盾。
第二至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論淵源及主要內容。通過對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論淵源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包拯刑事司法思想是儒法結合的產物。"清官"文化作在中國法律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獨特性,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法律觀念。在清官身上凝聚了中國民眾對法律的期盼,后人如果對其進行全面、細致、審慎地分析和掌握,無疑會對今天的司法體制改革中有關法律職業人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方面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第四部分闡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主要內容,在史料記載的案例及奏折中,可以看出包拯提出的任用良吏、止絕"內降"、務得慎刑和明正賞罰等刑事司法思想,同時針對刑獄冤濫的現象,為防冤止濫,大膽進行了司法改革。
第四部分對包拯刑事司法思想進行了基本評價。首先肯定了包拯對北宋統治的貢獻,包拯特別強調官吏應具有守法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司法黑暗對民眾利益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包拯提出的止絕內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司法的獨立性。所進行的訴訟改革亦是拉近了官員與民眾之間的關系,使官民矛盾得以緩解,同時嚴厲打擊了司法腐敗。其次論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局限性。
最后描述了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影響。
論文的第五部分通過對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分析,針對我國的現實情況,提出了一些建議。在司法體制改革中,應注重強化司法為民的觀念是前提,提高司法人員的專業素養是基礎,培養清正廉潔的道德品質是關鍵,樹立崇高的司法精神是核心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是保障。
關鍵詞:北宋;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啟示
目錄
摘要
導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及意義
(二)研究對象及相關界定
(三)國內外研究綜述
(四)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一、歷史上真實的包拯
二、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理論淵源
(一)儒家思想
1、以民為本
2、 剛正嚴明
3、重義輕利
(二)法家思想
1、法自君出
2、法存畫一,國有常格
三、包拯刑事司法思想主要內容
(一)任用良吏
(二)止絕"內降"
(三)務得慎刑
(四)明正賞罰
(五)防冤止濫,改革訴訟
四、對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基本評價
(一)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對宋朝法制建設的意義
(二)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局限性
(三)包拯刑事司法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五、包拯刑事司法思想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司法為民的觀念是前提
(二)提高司法人員的專業素養是基礎
(三)培養清正廉潔的道德品質是關鍵
(四)樹立崇高的司法精神是核心
(五)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是保障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