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飲食,乃民生之大事。中國有句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于飲食是每一個人每天都必須面對的事情,具有極高的普遍性,因此受到歷朝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中國自古就有系統完善的飲食制度,這種飲食制度包括禮的規制和法的規制兩種。這兩種飲食規制后來也逐步成為了我國古代成熟飲食制度的基石。中國古代的禮起源于飲食,當禮成為調整社會的普遍規范時,又對祭祀食品、宮廷宴飲、飲食禮儀等飲食問題作出規制。與此同時,統治者亦運用法律手段保障飲食禮制的有效實施,并對上至朝廷下至民間的食品衛生安全、食品專賣體系作出法律規制。在中國古代,飲食不僅是果腹的簡單需要,更成為統治者推行倫理教化的載體。中國古代飲食禮法規制中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將會對我們解決當代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有所啟發。
【關鍵詞】 飲食 禮法規制 食品安全
目 錄
引 言
一、禮對飲食的規制
(一)飲食與祭祀禮制
1.用食物作為祭品
2.與飲食有關的祭禮
(二)飲食中的禮制思想
1.敬德貴民思想
2.孝親尊老思想
3.節儉克己思想
(三)飲食中的禮儀規范
1.凡食必祭
2.進食之禮
3.侍食之禮
4.宴客之禮
二、法對飲食的規制
(一)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規制
1.對統治者階層飲食安全的保障
2.市場交易食品安全的監管
(二)政府專賣食品的法律規制
1.鹽法
2.茶法
3.酒法
(三)中國古代的禁酒法令
1.因畏懼天災而禁酒
2.為節約糧食而禁酒
3.為穩定社會秩序而禁酒
4.對違禁者嚴厲懲處
(四)鄉飲酒禮的法律規制
三、對飲食中禮法規制的評價
(一)中國古代飲食禮法規制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推行倫理教化
2.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
3.有助于預防食品犯罪
(二)中國古代飲食中禮法規制的局限性
1.鮮明的政治等級色彩
2.過于注重形式,講求排場
3.飲食相關刑罰過于嚴苛片面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