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喪服是指人們對逝去死者在喪儀中穿著的具有特殊含義,能夠表達哀思的服裝、飾品等。喪服制度是指根據后人與死者的貴賤親疏關系而形成的一套精密的喪葬儀式等級制度,簡稱"服制",體現了中國古代親屬關系、政治關系的等級規范。喪服制度是根據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規定生者為死者所穿著的服飾規格、式樣及服喪的期限,進而形成一套嚴整、系統的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 緦麻五大類喪服為基礎的"五服"制度。喪服制度起源于商周之際,大致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具完整的喪服形態,《喪禮儀禮》一書的出現是其形成的標志。這種原本表示生者與死者關系的喪禮形式,因其被賦予了維系宗法倫理關系的社會功能而被推而廣之,并一直通行、發展到我國封建社會的末期。晉代以來,喪服制度中所規定的"五服"關系更是突破"喪禮"的局限,成為劃定與判斷親屬遠近的標準,演進成一種具有古代中國特色的親等制度,甚至在民事的、刑事的以及行政的法律實踐中"準五服以制罪".總之,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喪服制度對于維系我國以血緣宗法關系為基礎的古代社會發揮過重要而深遠的作用和影響?;诖?,本文通過對于喪服制度的形成過程、具體內容及其對于我國古代法律制度影響的考察,不僅映證了我國古代法律鮮明的倫理法特征,也揭示了封建社會法律規定與人情的辯證關系。本文除緒論和結語外,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章,喪服制度概述,考察了喪服制度的產生背景、產生過程以及具體內容,認為喪服制度是在我國特有的宗法制社會結構以及儒家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特有的習俗和文化現象,產生于春秋時期。喪服制度最初表現為以斬衰、齊衰、大功、小功、 緦麻五大類喪服為基礎的"五服"制度。
第二章,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刑法制度的影響,考察了從秦漢、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時期喪服制度如何影響我國的刑法制度。人為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刑法制度的表現主要是重視對于冒犯尊親屬犯罪的嚴懲,以及親屬相犯,根據親屬關系的尊卑決定刑事責任的輕重,同時對于親屬犯罪,不予告發的,免予承擔刑事責任。
第三章,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其他法律制度的影響,全面考察了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訴訟、民事、行政法律制度的影響,具體包括了"親親得相首匿"、婚姻制度、親子制度、繼承制度、親屬關系對于個人財產權的限制、親屬先買權、戶籍制度、官員任免制度的考察。
關鍵詞:喪服; "五服"; 法律制度; 影響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研究目的
1.3 古今研究狀況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喪服制度概述
2.1 喪服制度的產生過程
2.1.1 喪服制度的產生背景
2.1.2 喪服制度的形成過程
2.2 喪服制度的具體內容
2.2.1 斬衰服
2.2.2 齊衰服
2.2.3 大功服
2.2.4 小功服
2.2.5 緦麻服
第三章 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刑法制度的影響
3.1 秦漢時期刑法開始吸收"五服"的內容
3.1.1 秦漢法律嚴懲冒犯尊親屬的不孝犯罪
3.1.2 親屬間相犯的刑事責任程度直接與尊卑相關
3.2 魏晉南北朝時期"準五服以制罪"原則的確立
3.2.1 "準五服以制罪"原則產生的動因
3.2.2 "準五服以制罪"原則產生的標志及其意義
3.2.3 "準五服以制罪"原則在南北朝時期進一步發展
3.3 隋唐時期喪服制度全面融入刑法制度
3.3.1 唐律中的五服親等的發展變化
3.3.2 唐代喪服制度影響刑法制度的一般情形
3.3.3 唐代喪服制度對刑法制度的特殊情況的影響
第四章 喪服制度對于我國古代其他法律制度的影響
4.1 喪服制度對于古代訴訟法律制度的影響
4.1.1 漢代確立的"親屬相隱"制度
4.1.2 《唐律》的訴訟法律制度全面融入喪服制度的精神
4.2 喪服制度對于古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影響
4.2.1 喪服制度對于古代人身權利制度的影響
4.2.2 喪服制度對于古代財產權利制度的影響
4.3 喪服制度對于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的影響
4.3.1 喪服制度對于戶籍制度的因相關影響
4.3.2 喪服制度對于官員任免法律制度的影響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