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古代離婚模式中的道德內涵和價值取向
古代離婚模式中的道德內涵和價值取向
>2023-09-24 09:00:00



中國古代的離婚模式與離婚道德分屬不同的領域。前者屬法學范疇;后者屬倫理學范圍。兩者既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又相互區別、相互統一。探討離婚模式中所深藏的道德內涵和價值取向,對客觀公允地審視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將有所裨益。

一、離婚模式考。

中國古代的離婚模式,主要有四種類型:出妻、和離、義絕和呈訴離婚[1](P157-159)。不同類型的離婚模式具有不同的要件和程序,倘違背規律要求,則不產生離婚的效力。為此,古代的禮制規條和法律規范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加以界定,以規范離婚行為和協調社會關系。

1、出妻。

出妻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離婚方式。出妻,又稱七出,即中國古代法定棄妻的七種理由,今人將其稱為單意離婚。出妻的必備條件有七項,倘具備其中之一,即可棄其妻,使婚姻關系終止。依《大戴禮記·本命》載:“婦有七出,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p>

(1)不順父母。不順父母,又稱“不事舅姑”.《禮記·昏義》載:“成婦禮,明婦順,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責歸順焉也。婦順者,順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當于夫,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后內和理;內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故圣王重之?!币来硕Y,婦順于舅姑是“內和理”的前提,也是“家長久”的保障。為確保婦順舅姑,封建禮法對其有一系列的規范要求,如《禮記·內則》載:“凡婦,不命適私室,不敢退。婦將有事,大小必請于舅姑?!薄睹髀衫娓改?、父母》規定:告夫之祖父母、父母者,杖一百并科流科三千里;誣告者、罵者均處絞刑;毆者,斬;殺者,凌遲處死;過失殺者,杖一百并科流放三千里;傷者,杖一百并科徒刑三年。上述規范既明確了女性的道德修養要求,也顯現了冒犯或侵犯舅姑的法律后果。

(2)無子。宗法制度之下的婚姻目的之一是“下以繼后世”,因此,妻子必須為丈夫生育男性繼承人,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為實現根本的孝,從權達變,悖禮擅娶也就不為過了;娶妻目的既然主要在于此,娶了妻而仍不生子,依禮就可再娶,惟因雙妻并嫡在所不許,只能出妻以全孝,這就是無子出妻的邏輯。依禮,在出妻理由中,-不順父母。列第一,-無子。列第二;而依律令,則-無子。升到第一,恐怕和5孟子6之言不無關系”[2](P225)。但將無子的責任完全歸于女性,不僅荒謬,而且愚昧。

為保障無子出妻的有序進行,禮法對此均進行限制。一是育齡限制。據5唐律疏議6載:“問曰:妻無子者,聽出。未知幾年無子,即合出之答曰:律云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聽立庶以長。即是四十九以下無子,未合出之?!倍恰叭蝗ァ钡南拗?。即“嘗更三年喪不去”,“賤取貴不去”,“有所受而無所歸不去”[2](P26“)。上述限制使無子去妻的可能性有所縮小。為協調無子與繼后世之間的矛盾,封建律法設置了相應的救濟措施:一是立嗣;二是以庶為嫡。當然,以庶為嫡只能發生在有妾的家庭之中。

(3)淫。淫作為”七出“之一,是古代禮法對女性貞操的片面要求?!痹谥袊湃丝磥?,男女婚配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家族-繼后世因此,為本家庭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乃是妻子最重大的任務。為確保本家族的血統純正,古人特重-防淫?!癧3](P117)。防淫的要求體現在婦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重視男女之別。如5周易6中即有”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的記載。通過嚴格限制女性從事外事活動來防淫。二是剝奪婚姻自主權。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來防淫。三是推行”從一而終“.《周易》:”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巴ㄟ^”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限制來防淫。倘女性違背上述約束,則構成被休的理由,且不受”三不去“的限制。

(4)妒。妒忌一條是與官宦富人納妾蓄婢相聯系的。婦人之妒,往往來源于女性對丈夫納妾蓄婢的反對,不僅干涉了丈夫納妾蓄婢的權利,也破壞了家族的和睦。故《后漢書·馮衍傳》載:”,,不去此婦,則家不寧;不去此婦,則家不清;不去此婦,則福不生;不去此婦,則事不成?!埃?)有惡疾。婦有惡疾,《大戴禮記》謂”不可與共粢盛也“;《公羊傳》云:”不可宗廟也“,故在出妻之列。唐宋法律甚至把惡疾同奸淫視為不適用”三不去“的兩個條件[4](P135)。至于惡疾,則被理解為兩類疾?。阂皇遣恢沃Y。據《公羊傳·昭公二十年》何休注:”惡疾,謂、聾、盲、癘、禿、跛、傴,不逮人倫之屬也?!岸前O病,即麻瘋病。

(6)多言。婦女多言列入七出之中,其”目的在于維持家庭秩序,防止家庭內的沖突。家禮要求婦女溫柔嫻靜,沉默寡言,不論在公共場合還是在屋里,都要不茍言笑。多嘴多舌的婦女,易惹是生非,攪亂家庭,離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這樣的婦女,對夫家是一個禍害,無疑逃不脫休棄的命運“[4](P135)。

(7)竊盜。竊盜作為”七出“之一,是緣于古代女性財產權的缺失。據5禮記·內則6載:”子婦無私貨、無私畜、無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與?!胺才陨米蕴幏至朔蚣业呢敭a,即構成竊盜,應屬出妻之列。

2、義絕。

義絕是中國古代強制離婚的制度。凡符合法定義絕條件者,夫婦必須離異,當事人無選擇余地。按唐律例規定,若犯義絕,”違而不離,合得一年徒罪“.明清律均規定:”犯義絕應離而不離者,亦杖八十?!傲x絕的禮制淵源在于”義“,即夫妻義合,義絕則離。

義絕的條件是較為嚴格的,且不同的時代,又有所損益。根據禮法記載,義絕條件的界定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兩漢至唐宋?!栋谆⑼āぜ奕ⅰ罚骸便D嫒藗?,殺妻父母,廢絕綱紀,亂之大者也,義絕,乃得去也?!疤扑温煞ǔ幸u其精神,將義絕界定于家庭內部尊卑長幼的倫常和家庭成員的互犯上。依據唐宋律法,義絕條件有七項:

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夫殺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殺;妻毆詈夫之祖父母、父母;妻殺傷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妻與夫之緦麻以上親奸,夫與妻母奸;妻欲害夫。

第二階段為由元至清。在承繼唐宋律法的同時,義絕條件漸趨增多。依據5元典章6的記載,下述情形增補為義絕條件:

夫之父強奸或調戲子婦;夫迫妻為娼;夫嫁賣妻。

3、和離。

和離,往往被理解為”協議離婚“[5](P224)。但學界也有不同主張,認為和離應屬協議棄妻,”是指在不具備-七出。條件情況下,男方發起離婚協議,女方也同意,法律允許離婚“[6](P149)。

和離始于何時,難于考證。有關和離的律條,最早見于《唐律疏議》,其戶婚載:”若夫妻不相安諧,謂彼此情不相得,兩愿離者?!?明律·戶部·婚姻6:”夫妻不相諧,兩愿離者,不坐?!昂碗x往往與男子專權離婚的特點相矛盾。依禮制規條,”夫有惡行妻不得去者,地無去天之義也“[7](P334);依律列,”妻妾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7](P371)。故不相和諧,只能是丈夫單方的好惡,絕不可能是雙方的合意。但是,”婚姻既是-合二姓之好。,其親、疏、存、廢就不僅關系到當事者本人,而是直接影響到家族的利、害、榮、辱。故而,即使迫不得已而離異,也不能不顧及家族間的關系,往往采用無礙于對方家族聲譽的變通形式“[2](P27”)。關于這一點,可以從“和離書”或“放妻書”中找到答案:一是和離書往往由夫方書寫;二是和離程序要由雙方的親屬出面主持;三是和離的言辭委婉,既言妻方之非,又言夫方之錯,既言反目生嫌,又言前世怨家;四是和離既表達解怨、釋結的愿望,又言明對女方的祝辭[2](P27“)。

4、呈訴離婚。

除出妻、義絕和和離外,還有依法定事由而提起的呈訴離婚。男方據以呈訴的理由”妻背夫在逃“、”男婦虛執翁奸“、”妻殺妾子“、”妻魘魅其夫“等。女方據以呈訴的理由有”夫逃亡三年不還“、”夫抑勒或縱容妻妾與人通奸“、”夫典雇妻妾“、”翁欺奸男婦“等[1](P157 159)。如《元典章》規定:”諸受財縱妻妾為娼者,離之“,”翁欺奸男婦,斷離?!懊?、清律也有類似規定。

二、離婚道德考。

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是婚姻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離婚模式為表現形式,并內化為離婚模式的精神內涵,是古代離婚文化的濃縮。透過離婚模式,我們可以捕捉到離婚道德的獨特內涵與價值定位,為離婚道德的移風易俗尋找途徑。

1、離婚道德的核心精神。

中國古代離婚道德的核心精神,是崇尚男子的專權離婚。依這一精神的要求,男子有離婚的權利,女性則無離婚的自由。倘女性去夫,則為大逆不道,不僅會為社會所不齒,而且為律令嚴格禁止。明清律規定:”若妻背夫在逃去者,杖八十;擅改嫁者,杖一百?!澳凶拥膶嚯x婚,是通過離婚的方式、主體、理由和效力等環節加以實現的。

(1)離婚方式凸顯男性地位。在中國古代離婚的四種模式中,出妻是典型的男子專權離婚。男性居于主體地位,女性則處于客體地位,且很難擺脫被出的境地。和離雖然相對溫和,但實質上是男性棄妻,是出妻的變種。至于義絕和呈訴離婚,雖從形式上兼顧了男女兩性,但實質上依然側重對男性及男性家庭利益的維護。

(2)離婚主體呈現男性特征。出妻的主體是男性。據記載,”以去夫為論:夫婦相離,雖以夫之出妻為常;然妻之去夫者,歷代亦有其例,惟后世律令則嚴為禁止耳。太公望,齊之逐夫,此原于贅婚關系,故妻能出其夫,固無論矣“[5](P243)。和離的主體依然是男性。和離的程序通常是采用書面形式,即由男子作成”放妻書“、”棄妻書“或”和離書“,盡管”放妻書“的內容與”休書“有所不同,但卻體現了男性本位的色彩。義絕的主體多是男性。在義絕的七項過錯事由中,有四項是對妻方的要求,只有兩項是對夫方的要求。當造成義絕的過錯主體偏重于妻方時,男性提出義絕也就理所應當了。呈訴離婚的主體也多是男性。從男女雙方據以呈訴離婚的過錯事由看,對女性過錯事由的追訴較男性嚴苛,如妻背夫在逃,是夫據以呈訴離婚的理由;而只有夫逃亡三年不還,妻才可呈訴離婚。嚴苛的過錯事由,不僅側重維護了男性的利益和權威,也為男性開辟了便利離婚的途徑。

(3)離婚理由強化男性權威。離婚模式是離婚理由的載體,是離婚理由的集中體現。透過模式,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離婚理由對男性權威的維護與強化。首先,離婚理由側重強化對男性家族利益的維護。如出妻中的七項離婚事由均與男性家族的利益息息相關--無子出,是為傳宗接代;不順父母、竊盜出,是為維護家族的等級秩序和財產統一;淫、妒出,是為維護家族血統的純潔及家族秩序的穩定;有惡疾、口多言出,是為維護家族成員的健康、家族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其次,離婚理由側重強化對男性尊長權威的維護。如義絕中有四項離婚事由是對男性尊長權威的維護;呈訴離婚中的”男婦虛執翁奸“也體現了對男性尊長權威的維護。再次,離婚理由側重強化對男性權威的維護。在中國古代,夫天妻地、夫為妻綱是規范夫妻關系的準繩。這一準繩在離婚領域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出妻中的妒,是對男性納妾蓄婢的縱容;淫與多言是對女性婦德的要求,體現出對男權的順從與尊重。義絕中妻欲害其夫即可義絕,而夫只有迫妻為娼、嫁妻時才可義絕。離婚過錯事由的不對等,強化了男性權威。

(4)離婚效力維護男性尊嚴。離婚效力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身份上的效力。依據古之禮法,男女離婚后,即喪失夫妻身份,女性回歸本宗。男可再娶,女可再嫁。但離異女性不準與原夫之宗親結婚,否則,要受重罰,借以維護男性尊嚴?!短坡墒枳h》及《宋刑統》均規定:”諸嘗為袒免親之妻而嫁娶者,各杖一百;緦麻及舅甥妻,徒一年;小功以上以奸論。妾各減二等,并離之?!懊髑迓梢幎ǖ酶鼮樵敿毢蛧栏?。

此外,在親子關系上,也側重保護男性的尊嚴?!秲x禮·喪服》疏云:”母子至親,無絕道也“,言明母子關系并非依離婚而解除。但”子承父之重,與祖為一體“(《詩·衛風·河廣》疏)。依禮制要求,父母離婚后,子女須與父共同生活,由父方行使監護權,承擔撫養義務。倘父方為雜戶、官戶等低賤身份時,才例外地隨母生活。二是財產上的效力。古代婦女在夫家無獨立的財產所有權,離婚時自不能分割夫家的財產,但夫可基于自愿為適當的贈予。至于妝奩,則歸屬不同?!鼻捌诔姓J妻方之所有權,后期則傾向于歸夫方所有。依禮制,妻被出,夫應送還其妝奩?!抖Y記·雜記》:“諸侯出夫人,有司官陳器皿,主人有可亦官受之。,此段雖言諸侯出夫人,但無疑代表了一般的出妻原則?!盵2](P277)而《元典章·戶部》則規定:“應嫁婦人,不問生前離異、夫死寡居,但欲再適他人,其隨嫁妝奩原財產等物,一聽前夫之家為主?!泵?、清規定與元朝相同。

2、離婚道德的背景機制。

中國古代離婚道德的背景機制,是龐大的倫理網絡支持系統。倫理網絡中的道德規范滲透于離婚模式中,并形成了男子專權離婚的道德態勢。而構成這一態勢的道德背景因素主要體現為以下道德原則和規范:

(1)三綱是中國古代離婚道德的基本原則。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由于其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原則,自然也就內化為離婚道德的靈魂?!俄n非子·忠孝》載:“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比V的核心在于“陽尊陰卑”,即“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陰道無所獨行,其始也不得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3](P73)。為維持陽尊陰卑的關系,臣、子、婦必須將君、父、夫奉為“天”,以明天地之別?!洞呵锓甭丁ろ樏罚骸白邮苊诟?,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為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绷頁韺W家胡宏所述:三綱乃“人之本性”,以此來論證三綱與人類俱生、與人類共存。將三綱的精神適用于離婚領域,又形成了以保護男家尊長特權與男性權威的男子專權離婚。

(2)孝、貞是中國古代離婚道德的主要規范?!叭V所派生的三項基本道德是忠、孝、節,而這三者的基本要求皆是順,這便是忠順、孝順與柔順。它不僅使臣、子、妻、卑、幼成為君、父、夫、尊、長的附屬品,而且要求他人絕對順從,并自覺將此視為天理之當然”[3](P73)?;诖?,七出、義絕、呈訴離婚等過錯事由均有違孝順與柔順,夫妻離婚也就成為必然。

孝,是中國古代家庭中最重要的道德規范。孝的道德早在商代即已出現,及至周代,孝已成為流行的道德觀念。孝的內容依時代的不同而繁簡不同,但孝的基本要求是對父母要生養死葬、敬愛順從,對家庭要延續血脈,傳宗接代。因此,無子被視為是最大的不孝;妒與妻殺妾子有礙于夫的傳宗接代,也屬不孝。至于不順父母、毆殺夫之長輩親屬,也有違謙恭順從的孝道,夫妻離婚當屬自然。正所謂:“人之行,莫大于孝?!保ā妒ブ握隆返诰牛┴?,是對女性記載的片面要求。它突出強調女子應“從一而終”,即丈夫在世不可失身,丈夫去世不可改嫁。故七出中將淫作為休妻的理由之一;呈訴離婚中,如夫抑勒或縱容妻妾與人通奸,夫典雇妻妾或翁欺奸男婦,均有損女性貞節,女性可提出離婚請求。貞的道德基礎是三從四德?;谌龔乃牡碌囊?,女性有順從其夫之義。倘非出現義絕及呈訴離婚的法定事由,女性無離婚請求權,至于口多言,則有違婦德,應由男子休妻。

(3)仁義、知報、貴和是離婚道德的基本規范。在中國古代,仁被視為“眾善之源,百行之本”.重仁愛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特色?!吨杏埂氛f:“仁者,人也?!比实幕揪衽c要求是愛人、利人、助人,正如孟子所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痹陔x婚模式中,仁德卻發揮了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從正的角度說,“三不去”中的“有所取而無所歸不去”,恰恰是仁愛之心的體現。從反的角度說,有惡疾則休妻,有違仁愛之道;但女性接受順從被休的現實,也恰恰是對夫家仁愛的體現。義乃道義?!渡叹龝氛f:“敬長,義也?!比蝗ブ械摹皣L更三年喪”不去,便是義之體現,是對婦德的褒揚。

知報是指知恩圖報,有恩必報。知報所倡導的是一種互惠互動的雙向倫理關系?!对娊洝吩唬骸巴吨蕴?,報之以李?!薄对鲜婪丁罚骸笆┤宋鹉?,受施勿忘?!比蝗ブ械摹百v取貴不去”,乃是知報的要求。如嫌貧愛富或先貧后富而出妻,則屬背德,將為離婚道德所摒棄。

貴和,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精神。和既指協調、和諧,也指適中、恰到好處。5中庸6說:“和也者,天下之達到也?!倍偈嬲f:“德莫大于和?!保ā洞呵锓甭丁ぱ熘馈罚┤寮艺J為,要實現婚姻家庭關系的和諧,就必須人人安于自己所處的等級地位,不僅不可僭越,而且要盡到自己應盡的職責。對此,宋代理學家作了詳盡的說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后和(周敦頤:《通書·禮樂》)。倘君臣、父子、夫婦失和,便會陷于紛爭的境地,盡倫盡責將面臨障礙。古代離婚模式中的“和離”,便是對夫妻安和的側重要求,倘夫妻失和,不相安諧,則離婚。其他三種離婚模式--出妻、義絕、呈訴離婚,其離婚事由均違背貴和的道德要求,破壞了婚姻家庭關系的尊卑長幼之序,有損父慈、子孝、夫義妻順的道德規范。故強制當事人離婚或賦予當事人離婚請求權,不僅成為道德的選擇,而且也成為法律抉擇。

3、離婚道德的價值定位。

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呈現出單向度的價值定位。這一價值定位是由古代離婚道德的核心精神和背景機制決定的。探求離婚道德的價值定位,有助于我們從更為廣泛的社會歷史背景和人文環境因素來審視離婚道德的優劣,為離婚道德的移風易俗奠定基礎。

(1)離婚道德的家族本位。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重家族利益輕個人利益。家族本位的離婚道德,是由宗法制度決定的。正如梁啟超先生在5新大陸游記6一文中所述:“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家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家齊而后國治?!标惇毿阏f,中國社會是“家庭本位”的社會,西方社會是“個人本位”的社會[8].在宗法制度下,宗族內部貴賤等級有別,血緣親疏有異,形成了家庭內部長幼有序的等級格局。為維護家族的利益,卑幼被剝奪了婚姻自主權。結婚的目的既然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禮記·婚義》),那么,離婚的目的也只能是為了家族利益的維護和家族秩序的穩固。為此,七出、義絕、呈訴離婚、和離等有害家族穩固的過錯離婚事由被禮法界定下來,成為離婚的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正因為如此,在古代的四種離婚模式中,我們很難找到基于夫妻的情感與否、個人恩愛與否所進行的離婚理由的界定和離婚行為的選擇。為家族利益而犧牲個人情愛的離婚是道德的,是宗法制度所褒揚的。否則,將受到道德與法律的雙重責難。

(2)離婚道德的父權本位。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重父母利益而輕子女利益。父權本位的離婚道德,是由父為子綱決定的。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孝,即子女應該贍養父母,尊敬父母,服從父母。正如《荀子·致仕》中所述:“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痹诟笝嘀湎?,子女沒有獨立的財產權,不得擅自處分財產?!胺矠樽訛閶D者,毋得蓄私財。俸祿及田宅收入,盡歸之父母舅姑,當用,則請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與”(司馬光:《居家雜儀》)。倘若子婦私自用財,即可構成“竊盜”,當屬休妻之列。封建法律為維護父母的財產特權,也作出嚴格的規定:“諸同居卑幼私輒用財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即同居應分不均平者,計所侵坐贓罪,減三等?!盵9]此外,父母對子女有人身支配權。父母不僅可以包辦子女的婚姻,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好惡來決定子女的婚姻命運?!抖Y記·內則》載:“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痹诟笝啾疚坏碾x婚道德規范下,子女的婚姻利益便被葬送了。而為了父母的好惡而離婚,則是道德的離婚。

(3)離婚道德的男權本位。中國古代的離婚道德,重男性利益輕女性利益。男權本位的離婚道德,是由夫為妻綱決定的。在婚姻關系中,夫妻雖各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如“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為人夫者,敦蒙以固;為人妻者,勸勉為貞”(《管子·五輔》),但妻順從其夫則是夫妻道德的核心,并得到禮法的全力支持?!犊鬃蛹艺Z》說:“女子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禮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比龔膶⒛信畠尚灾糜谧鸨安煌木车??!杜]·事夫》載:“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故事夫如事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被谏鲜龅赖乱?,丈夫宿奸、納妾是道德的,而婦女則必須保持貞操。妻妾在丈夫生存時要守貞,丈夫亡故要守節,有夫之婦與人通奸則嚴加懲處。另據5唐律疏議6載:“其妻雖非卑幼,義與期親卑幼同,夫告妻須減所誣罪二等?!薄胺蜻^失殺傷妻勿論;妻過失殺傷夫較故殺傷減罪二等?!盵6](P127)對男性利益的高度關注,使女性在離婚時與離婚后均陷于被動失利的地位。而離婚模式中對男女兩性寬嚴不等的過錯行為的界定,不僅天經地義,而且成為維護男性特權與男性利益的保護傘。因而,女性利益的被忽視、被侵犯,成為古代離婚的道德。

中國古代的離婚模式與離婚道德,既有合理因素又有消極因素。其中,仁義、貴和、知報,倡導了離婚領域的積極內涵,體現了對他人境遇的同情、對他人恩惠的回報、對他人利益的維護,具有時代的超越性和人道主義精神。三綱、孝、貞則是中國古代特定歷史背景與文化背景的濃縮,是片面苛求女性的道德枷鎖,深化了男女兩性地位的不平等、社會價值判斷的不公正、個人利益維護的不均衡,是離婚道德自我更新與自我超越的癥結所在,也是離婚領域剔除糟粕與移風易俗的重要指向。

參考文獻:

[1]楊大文?;橐龇▽W[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2]陶毅,明欣。中國婚姻家庭制度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

[3]張錫勤。中國傳統道德舉要[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

[4]張樹棟,李秀領。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5]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6]史鳳儀。中國古代婚姻與家庭[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7]劉素萍?;橐龇▽W參考資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8]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J].新青年,第1卷,第4號。

[9]法學教材編輯部5婚姻法教程6編寫組?;橐隽⒎ㄙY料選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9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