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是適合于我國當下環境的思想理論。而縱觀于現在的就業情況,對大學畢業生十分不利。一是現在的市場每年所需要的大學畢業生十分有限。另外,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對于工作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些大學畢業生會面臨畢業就失業的情況。這對于大學畢業生本人和家庭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并且從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國家整體的進步和發展。因此,需要學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指導。這能夠給在校大學生提供比較真實和全面的就業信息,讓學生有一定的認識。二是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未來作出一些計劃,更從容更積極面對未來的職業。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結合其相關思想和理論對大學生進行具體、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大學畢業生能夠更快更好適應社會生活,并且能夠在自己的職業當中實現自我價值。本文將指出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意義和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以及要注意的問題。
一、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意義
\\( 一\\) 作為大學生尋求工作的向導。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指導教師會為學生提供一些當下的就業情況并且分析未來的趨勢。這使得學生能夠提前對社會就業情況有所了解,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打算和規劃。大學四年是一個過渡時期,需要大學生在這短暫的幾年時間當中迅速成長,逐漸適應社會生活,承擔起更艱巨的責任。所以,在這段時間內,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大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不斷完善自我,以更加優秀的姿態面對社會,面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職業生涯規劃能夠讓大學生提前對職業等相關問題有所了解,并且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相關規劃,為之后的求職奠下基石。
\\( 二\\) 讓大學畢業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尋求合適的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有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大學畢業生要清楚認識到這一事實。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十分必要。大學畢業之后很多人可能無法找到與自己專業對口并且各方面都合適的工作,所以需要大學生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要在大學四年當中,除了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掌握外,還要著重培養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和解決事情的能力,以便畢業后可以找到感興趣的工作。
\\( 三\\) 加強自我認識。許多大學生存在對未來感到迷茫的現象,并且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惶恐和不安。這些是因為大學生對自己的認知不足,缺少具體的、嚴格的規劃。在大學四年當中,大學生在各種壓力和保護下快速成長,使得每天忙忙碌碌卻無所成效甚至不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是機械完成任務。
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大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并且作出一些計劃,使得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而美好。另外,在求職過程中,許多畢業生對自己的認識過高或者過低。這種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學生對于工作產生怠慢或者惶恐,不利于尋求到適合自己的職位。
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
\\( 一\\) 著重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茖W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當中也要注重人本思想。要立足于社會,一是大學生要學會做人。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當中,指導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成長,使學生學會做人。二是要尊重人的自身興趣特色,開發潛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三是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規劃,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少走彎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四是以人為本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梢允沟脤W生的心理素質不斷提高,形成優秀樂觀的心態,培育成健康的人格。
\\( 二\\) 以發展的眼光對待自己專業和職業??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注重培養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找到對口的工作并不容易。但是,并不意味著自己的職業只局限于自己的專業。一是作為社會當中年輕的一代,需要的更多的是拼搏和創新的精神。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不能一味追求安穩,追求國企、公務員等鐵飯碗。二是大學生作為社會閱歷較少的一代,更加需要機會去鍛煉自己。因此,要積極對待基層工作,不能坐以待斃。另外,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現自己需要一段時間的充電,可以選擇重返校園,用知識充實自己,重新出發。
\\( 三\\) 重視實踐工作和自身能力的培養。對于現在的大學生而言,大多數都缺少社會實踐能力。在面對實際問題時,只有理論基礎,動手能力薄弱。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職業生涯規劃更加重視實踐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平臺和機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不斷成長,完善自我,以便于更好適應社會。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路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 一\\) 加強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首先面臨的難題是要將以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當中。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學生和指導老師要注意加強社會實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去接觸、解決真實的案例。學生自己也要在假期中步入社會,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不斷提升自己。
\\( 二\\) 避免形式主義,要落實到實際的教學安排當中。職業生涯規劃是為了學生未來職業的選擇而開設的,需要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在培訓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好充足的準備,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最新的信息,幫助學生不斷成長、完善自我。學生自己也要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學習進行合理的安排。另外,學校在課程和活動安排方面也要有所體現,給予學生自我興趣發展的機會和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平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應對當下的就業環境,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十分必要。一是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和就業,而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以便更大化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才能。二是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學生在大學初期就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可以合理安排自己專業的學習和課程,并且能夠積極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一些技能以便應對未來的就業問題。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最大化地體現人文主義,并且培養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斷完善自己。但與此同時,也對指導教師有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全面了解當下就業情況并對未來走向進行專業的分析,要注意將職業生涯規劃要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另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義,要將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在大學四年的課程安排等方面有所體現。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成長的空間,并且讓大學生對社會的真實情況以及就業環境有具體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德華,譚葉. 科學發展觀與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改革理念[J]. 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
[2]徐波.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自覺意識的培養[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
[3]胡象明,胡雅芬. 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高校教學改革[J]. 北京教育\\( 高教版\\) ,2008
[4]邱輝,黃兵.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的原因及對策[J]. 經濟研究導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