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團是高校中的重要群眾性組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校大學生社團也出現了新的情況,面臨新的問題,若仍以傳統的社團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大學生社團的功用就難以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發揮。 因此,根據高校大學生社團現狀,探索并建立適合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社團管理模式,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和引導學生社團健康發展, 使其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課題。
1 高校大學生社團的主要作用
高校大學生社團是由學生依據共同的興趣、特長、目標、愛好、理想等自愿組成, 按照社團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大學生群體中的非正式、自愿性、非營利群眾性組織,具有群眾性、文化性、社會性等特點。
高校大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提高的重要陣地的作用越來越凸顯。
1.1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
“大學生社團工作是高校教育和管理活動的內容之一, 長久以來也作為德育工作的組織方式之一發揮著重要作用。 ”高校大學生社團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融入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這就為高校開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平臺。 因此,我們應認識到學生社團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發揮其育人和導向功能,以補充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足。
1.2 大學生社團是學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舞臺
高校大學生社團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等為主要特征,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鍛煉能力的舞臺,為學生的全面成才提供了重要機遇。 當代大學生在關注社會、審視他人的同時更加關注自我發展,從各個不同角度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是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對他們外在的要求。 同時,高校大學生社團的活動內容、組織方式,也為學生服務社會、融入社會提供了契機。
1.3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發展穩定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我國高校實觀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辦學規模迅速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已經邁入大眾化發展階段。 目前,高校內各種影響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學校管理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因安全問題、生活問題、心理問題引發的事端時有發生,加強大學生社團建設,有利于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維護高校的校園和諧與安全穩定。
2 高校大學生社團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社團數量較少,穩定性差
改革開放以后,高校大學生社團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大學生社團的總數來看,整體偏少。 同時,我國高校大學生社團的穩定性也較差:一是指大學生社團組成缺乏合理性,大一、大二人數多,大三學生零零星星,大四學生幾乎無人參加;二是指有的大學生社團活動有始無終,往往是“曇花一現”.
2.2 社團規模較小,層次較低
從全國高校大學生社團的整體范圍看, 達到 1000 人的學生社團數量還比較少,一般都在 50~300 人。
2.3 社團作用不明顯,影響偏弱
總體看來,大學生社團在促進學生進行實踐鍛煉、豐富校園文化和成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大學生社團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逐漸減小和弱化。
3 加強社團管理,促進高校大學生社團發展的方法路徑
實踐證明,加強大學生社團的建設需要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動力保障、物質保障和思想保障。 面對高校大學生社團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應從整體建設和全局角度入手,探尋促進其科學發展的方法路徑。
3.1 強化領導管理,為大學生社團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高校要成立黨委領導下的大學生社團領導管理機構,高校黨團組織、行政部門、教學院系、教輔部門要統籌資源,形成大學生社團管理的合力。 黨委對大學生社團要全面掌控,要堅持宏觀上調控、微觀上放寬的原則。 加大對大學生社團的扶持,一手抓鞏固,一手抓創新,構建以團組織為主體、學生會組織和大學生社團組織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的格局。 高校教學院系要激勵大學生社團打破束縛,面向社會,積極爭取自己的發展空間。 管理部門、科研和教學等職能部門要對大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
3.2 健全規章制度,為大學生社團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只有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大學生社團才能有秩序、有組織、有效率地開展活動。 健全的大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社團成立審批制度。 新社團的成立必須提前向學校提交申請,只有得到相關部門審批合格的社團才具有合法地位。 二是大學生社團年度審核制度。 即大學生社團每學年年終進行一次審核,不進行審核或審核不合格的社團就予以取締。 三是重大活動申報制度。 重大活動要提前向學校相關部門進行申請,只有相關部門審核同意后,社團活動才能夠組織開展。 四是社團會議制度。 規范的會議制度對任何一個大學生社團的規范化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其成員有效地開展活動。
3.3 完善考評激勵機制,為大學生社團發展提供動力保障
適度的考核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 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要堅持以育人功能為主要標準,按大學生社團參與程度、活動創新程度、組織結構完善程度等評價標準,建立優秀大學生社團表彰制度。 要大力獎勵參與面廣、影響力大的優秀社團,這樣既有利于促進這些社團的健康發展,又能樹立典型模范,使大學生社團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格局。 廣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組織大學生社團積極參與各項表彰活動,以增加社團競爭力,促進大學生社團健康發展。
3.4 加大各項投入,為大學生社團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一是增加大學生社團活動經費。 學校要加大對大學生社團建設的投資數額, 在每年的經費預算中要劃撥一部分專項經費用于社團活動。 另外,學校要鼓勵大學生社團組織走出校園參與社會活動,為大學生社團建設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二是加強大學生社團場地建設。 要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場地資源, 最大限度地為大學生社團提供服務。三是儲備大學生社團建設基金。
3.5 推進思想教育,為大學生社團發展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教育是搞好大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保障, 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社團成員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 在政治觀上,應加強民主教育,反對社團本位的小團體主義思想;在經濟問題上,要教育大學生合理使用經費,培養廉潔作風,反對浪費行為,樹立正確的融資觀念,反對以虛假手段來取得財富的惡劣行為。 不同的學生社團,應根據其不同的社團性質,在學習內容上進行分類指導和重點學習。 在定位上強調學習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觀念上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效果上強調學習的整體性和實效性,在表現上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和多樣性,在保障上強調學習的制度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王秀麗.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陣地--- 大學生社團[J].延邊黨校學報,2011(6):28.
[2]宋光海.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社團的現狀剖析及應對措施[J].咸寧學院學報,20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