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和諧管理理論下行政組織內部沖突探究
【第一章】行政組織內部和諧管理制度研究導言
【第二章】行政組織內部沖突及其管理
【3.1 3.2】當代和諧管理理論概述
【3.3.1 3.3.2】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外部環境與動因分析
【3.3.3 - 3.3.6】行政組織內部沖突中和諧處理方法
【第四章】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特點
【結論/參考文獻】行政組織內部沖突化解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四章 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特點
一、升華了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管理理念,帶來沖突管理思想的變革
1、主觀上,追求社會和諧是人類自古至今的良好愿望,是人類的普遍信仰。
古今有很多關于和諧的思想,表達了人們對和諧的追求和向往。
2、客觀上,社會的發展總是逐步走向和諧的過程。而和諧管理也必然是"各路管理"殊途同歸的選擇。這樣,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和諧管理必然在管理理念和思想中反映出來。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總是通過對不和諧的管理,使組織形成和諧,由于時間流逝和各方面條件的變化又會出現新的不和諧,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是通過對眾多不和諧的管理,使整個社會和所有組織不斷地趨于和諧的動態的過程。
3、契合了和諧社會的和諧理念,符合時代的潮流。和諧社會建設已提升到治黨治國的政治高度,并以黨的最高文件形式加以確認。而"獨木難成林",和諧社會建設首先必須化為各類管理者(尤其是行政管理者)的職能目標和日常行為。
沖突管理亟需新的管理理念的指導,和諧理念由此應運而生。和諧管理模式給沖突管理注入了一種與和諧社會建設、經濟全球化、合作雙贏的時代潮流相契合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前文提到人們對沖突的認識有三種。從和諧的理念來看,第一種觀點是消極的和諧,企圖消除一切差異和矛盾,實際上是古人所批評的"以水濟水",淡然無味,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第二種觀點是積極的和諧,通過承認差異和矛盾的地位,"和實生物".為組織帶來新的氣象。這是沖突管理的常態。第三種則是主動的和諧,運用差異和矛盾作為前進的動力,使組織"和而不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性。這是沖突管理的最高境界。
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是尋求行政組織內部一種主動的和諧,屬于第三種,是沖突管理的最高境界。
4、在管理(學)史上,類似于和諧管理的思想豐富而悠久。
這在前文已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而今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提出,為這些思想和理論的演進找到了一個最佳的背景點、凝聚點和爆發點,和諧管理從此必將深入人心特別是管理者的頭腦。
二、提升了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管理的目標、使命與任務。
明確提出了沖突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和諧,因此,行政組織管理者的任務和使命就是使組織變得更加和諧,而不僅僅是對沖突的事后管理。對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以和諧為精髓和目標,絕不是意味著要掩蓋矛盾,也不是追求中庸之道與折衷主義,而恰好是為了整合更廣泛的和諧資源以認識矛盾、解決矛盾和沖突。
三、整合了沖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是一個大系統,它可以整合運用以往關于沖突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取得更佳的效果。對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涉及到以往一些關于沖突管理的理論,并對其加以提煉。在管理(學)史上,管理或管理學每前進一大步,都伴隨管理方法與技術的大融合、大發展。在方法論上,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主張多元化和寬容,主張多樣性的統一,當然也包括先進管理方法的集成與綜合。
四、提高了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管理的主動性。
沖突管理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沖突根源的把握。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沖突管理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沖突管理被動、消極;廣義沖突管理主動、積極。傳統的沖突管理理念對沖突結果的管理是一種被動、靜態的管理,實際上是對沖突的處理或解決,把沖突管理僅僅等同于"消除沖突"、"解決沖突"或"處理危機".運用和諧管理理論進行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管理則是一種主動的沖突管理。它是對行政組織內部沖突全要素、全過程的管理,包括沖突管理主體對于沖突問題的發現、認識、分析、處理、解決的全過程和所有相關工作,也就是對于潛在沖突(潛在的對立或不一致)→知覺沖突(沖突的認識和個性化階段)→意向沖突(沖突的行為意向階段)→行為沖突(沖突主體采取行動階段)→結果沖突(沖突形成結果及其結果的影響階段)的全過程進行研究管理。
以往的沖突管理研究則著重把沖突的行為意向和沖突中的實際行為以及反應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沖突在這兩個階段的內在規律、應對策略和方法技巧,以便有效地管理好實際沖突。
沖突管理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對組織和諧狀態進行診斷,了解沖突產生的根源,并在對其加以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動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大大延長了沖突管理的過程,從而提高了沖突管理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組織和管理者的任務不再是防止和消除沖突,而是要管理好沖突--限制破壞性沖突和促進建設性沖突,刺激功能積極的沖突,充分利用和發揮沖突的積極影響并控制其消極影響?,F代沖突管理包括激發沖突、預防沖突、轉化沖突、解決沖突等功能。具體而言,沖突管理的基本內容為: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如過于激烈的情緒,溝通不暢,以偏概全等);減少破壞性沖突的影響;界定和分析沖突的實質內容(目標、利益、價值、程序等),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利用一定的策略方式達成沖突各方可以接受的協議;采用適當的方法技巧控制或轉化沖突的方向、水平或屬性。
傳統的沖突管理通常把研究對象圈定在行為沖突和結果沖突兩種沖突存在形態的研究與管理上,自然局限于沖突的事后管理,現代沖突管理理念認為,沖突管理研究對象應當包括上述五種存在形態的沖突問題和沖突演變規律,對沖突的問題要實行全過程、全系統、全要素的全面沖突管理,在此基礎上,才能把較低層次的沖突事后管理提升到沖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統一的科學管理層面。
五、把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動因歸結為"人"與"物"的因素和諧理論既強調和,即突破傳統管理理論中還原論的普遍傾向,又強調諧,即強調各子系統步調一致完成系統整體的功能。這種理論利用復雜系統的特性進行管理,而不再將這些特性作為管理中需要努力克服的對象。
席酉民提出,"由于管理活動及其環境的復雜和多樣性以及由此產生的有時因果律失靈,加上人類認識的有限性、人類能力和有限性、人的不可確知性和行為的不穩定性,所以管理人員會面對一些不能事先確定的東西,需要人來自主應對,并且,這種現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比例會越來越大。和諧管理就是要在科學設計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人的能動性、人的創造性、組織的能動性應對這種不確定性。"他認為,管理要處理的主要問題就是任何物的互動關系,人的不確定性和物的可無限優化性(由于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的智慧)二者相互影響。針對"人"的因素制定相應的"和則","物"的因素制定相應的"諧則"加以管理,并尋求"和"與"諧"的動態耦合.
六、提高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管理的系統性。
和諧理論將系統視為基于規則和單元自治的整體,強調各子系統自身能動性的發揮及其和諧,以充分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還重視系統自身的智能、以規則和獎勵機制引導子系統向整體最優的方向發展。其理論核心是充分調動和利用各子系統成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系統整體重在創造機會、條件和一種促進各子系統能量釋放和協同發展的環境,通過每個子系統發展和協同作用來實現系統整體的目標。
行政組織內部沖突的和諧管理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行政領導者與一般行政人員的通力協作,是整個組織的事,也只有從組織層面才能更好地管理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