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控制理論基礎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具有能動作用的監督、控制系統,它的完善與有效實施不但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更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中國內部控制起步晚,受重視程度低。當前企業一般需要關注的內部控制內容主要包括三點。
第一,資金與融資管理。資金與融資管理其實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基礎,只有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才能夠保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持續發展下去,并且保證企業受到外界不良環境影響時能夠滿足自身的生產需求。而加強融資管理,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杠桿進行平衡,并且在企業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可以快速通過金融與非金融機構借入資金,從而使其渡過資金困難時期。
第二,成本控制與管理。企業內部控制的主干則是在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與管理,企業經營的目標就是利潤最大化,而利潤最大化除了要擴大銷售收入以外,就是對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當期利潤。
第三,應收賬款控制與管理。一般生產型中小企業都不具有信用管理部門,而應收賬款管理與控制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性內容,如果不具有信用管理部門,那么企業肯定缺乏對新客戶的信用評價,以及對欠款單位的催收制度,而信用政策與催收制度都是企業重要的應收賬款管理與控制的內容之一,因此完善信用政策與催收制度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力度的必要措施。
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短缺,融資能力差資金與融資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控制點,如果資金與融資管理控制不好,將會使得企業得不到充足的資金進行生產經營,同時遇到市場危機時,無法快速對外融資。
這一點對小企業而言尤為明顯。小企業很難得到商業銀行的資金支持。這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缺乏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因為小企業缺乏資金管理制度,從而使得企業前三個季度回籠資金非常緩慢,而為了能夠擴大第四個季度的銷售量,只能通過向供應商賒銷存貨,這便加大了企業的負債。其二,缺乏有效的融資管理制度,導致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差,企業一味想著靠自有資金生產經營下去,導致企業的負債率不斷增大,并難以獲得資金補充前三季度的資金空缺。因此,加強資金管理與融資管理,是完善小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成本控制不完善,利潤下降空間加大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項目之一,如果企業未能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那么將會給企業的利潤帶來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時,還是運用一些傳統的成本控制手段,比如尋求規模效益,或者不斷壓低原材料供應商價格。以上措施很難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因此企業應該改善成本控制制度,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三)客戶信 用管理與 催收政策 不完善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導致企業部分資金存留在應收賬款中,無法快速變現。導致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的客戶信用管理與催收政策不完善。因為企業要擴大生產量,同時也要擴大銷售渠道,所以將尋找更多的客戶,而企業在銷售前并未對這些新客戶的信用進行合理評價,只是一味追求高銷售額,從而導致在未知新客戶信用的前提下,把貨物銷售出去。同時,企業并未制定催收政策,因此對一些不自覺的新客戶,一直掛在應收賬款當中,未對這些客戶實施催收程序,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資金占有率不斷加大。
三、解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資金管理,擴展融資方式。根據當前企業的生產模式,完善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與擴展融資方式,從而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
第一,擴展融資渠道,縮小企業資金缺口。企業可以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生產。對于小型工業企業而言,要購買一臺先進的生產設備是較為困難的事情,如果企業運用自由資金購買設備,可能會出現資金鏈斷裂,因此可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購入固定資產,這不但可以緩解小企業短期內的資金壓力,同時還可以為其節省大量資金或者可以運用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小企業把未到期 的應收賬 款抵押給 銀行,獲得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以緩解企業的資金短缺壓力。
第二,加強資金管理,杜絕不必要支出。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資金管理、規范支出審批手續、核定購買存貨的單價等措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支出,從而為企業節省資金,緩解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
(二)健全企業的成本控制
1.完善企業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制度是一個企業進行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規范,因此具有強制性、規范性、權威性的作用。不管是什么職位的員工,都不可以凌駕于企業成本控制制度之上。因此,中小企業應該完善自身的成本控制制度,聯系自身企業的實際狀況,分析企業每年成本增加的原因,從而找出控制點,對其加以規范。通過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把握制度在企業當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效地解決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避免成本支出不合理現狀,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成本費用支出,保證在提高收入的同時,成本也能夠相應地減少,從而提高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
2.樹立市場觀念與競爭觀念
企業應改變當前較為落后的成本控制方法,并且從企業的各個方位、各個過程實施成本控制制度,對企業每一項成本費用發生的過程與環節進行審核,并且要針對企業每一項的成本費用支出,分析成本費用支出的合理性。企業在設立成本控制制度時,一定要把成本控制的責任落實到企業的具體責任人上,讓企業所有的員工都可以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理中來,建立起一個從上到下,包括各層次、各部門及個人在內的組織體系。對組織體系內的各責任單位實行責任成本核算,采取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對各責任單位實行嚴格考核,充分調動各部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
(三)完善企業客戶信用管理與催收政策
1.嚴格執行信用審批制度
企業的信用銷售審批必須嚴格按照內控制度執行,由具有權限的人員審批才可以放置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堅決杜絕只有銷售人員單方面申請就執行的情況,不同的賒銷金額、賒銷期限授予不同級別的人員審批,嚴禁越權審批。內部審計部門每季度對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都要做詳細核查,對于不合規的行為,需追究責任,落實到責任人。
2.完善應收賬款管理的催收制度
企業的催款制度應該要明確責任,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要明確“誰批準,誰負責,誰經辦,誰催討”的制度,責任要明確到人,嚴格執行管理制度。企業應將管理層和銷售部門的收入與經營業績掛鉤,特別是與應收賬款回款率掛鉤,工資薪金與回款率捆綁計算。企業建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應收賬款賬齡分析,針對逾期時間長、難度大的應收賬款制定特別獎懲辦法,對收回款項的有關人員給予必要的經濟獎勵,提高中小企業員工的催款積極性,從而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款率,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文章通過研究與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發現其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促進企業不斷地進步與發展。內部控制是企業防范經營風險的重要制度,對其進行加強與完善,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要措施。本文首先通過介紹內部控制的涵義與內容,以中小企業為例,從資金與融資、成本、應收賬款控制三大方面分析該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進而分析其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上述的現狀與問題,提出解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參考文獻:
[2]李軍訓,秦靜,李少莉.基于戰略目標導向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研究,2010\\(07\\).
[3]戴文濤.內部控制學科體系構建[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02\\).
[4]毛新述,楊有紅.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國會計學會2009內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05\\).
[5]謝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實證研究———中山市中小企業調查[J].財會通訊,2009\\(09\\).
[6]李志斌.內部控制的規則屬性及其執行機制研究———來自組織社會學規則理論的解釋[J].會計研究,2009\\(02\\).
[7]曲冬梅.淺談本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03\\).
[8]孫寶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探究[J].中國外資,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