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私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
二、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作用
三、建設企業文化對私營企業的重要性
四、私營企業文化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五、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六、結束語
參考文獻
以下是論文正文
【摘要】 私營企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其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私企必須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內聚人心、外樹形象,是企業的靈魂和經營法寶。如果說我國私企早期創業靠的是勤勞、勇氣和機遇,那么后期的發展壯大則必須依靠企業的群體斗志和凝聚力,也就得依靠企業文化的建設。盡管我國私企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其發展的新難題?;诖吮疚木退綘I企業可持續發展難題提出了私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同時文章深入分析了民營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需求及發展思路。
【關鍵詞】私營企業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私營企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五分之二的比例并呈增大趨勢,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其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私營經濟如何在全球經濟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繼續做大、做強、做久企業文化建設勢在必行!企業的生產經營呼吁文化創新,市場營銷依靠文化宣傳,大眾消費依托文化引導,文化幾乎涵蓋了整個經濟領域。甚至有學者認為,先進文化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誰擁有先進的、優秀的企業文化,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
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企業之魂,引導企業前進的方向,企業文化無影無形,卻已滲透到企業的每個角落,浸潤著企業的每一個細胞,讓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企業群體共同認可的某種文化觀念、行為方式、價值準則、道德準則等。它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自身的管理風格和精神風貌,是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識形態的總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靈魂”,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企業在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取得成功的法寶。 企業文化是以觀念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滲透于員工的思想,用以調節員工行為,是一種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層次的企業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質疑的,尤其是對于私營企業來說作用就更加明顯。
二、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作用
(一)引導作用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的每個成員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
(二) 約束和規范作用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于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群體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而形成這樣的軟約束力需要企業每個成員的努力和建設。
(三)凝聚力作用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這種凝聚力,企業發展會突飛猛進的。
(四)樹立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很有幫助,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五)輔助企業經濟發展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濟實力是構成企業品牌形象的兩大基本要素,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品牌是展示一個企業的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經濟實力和企業文化內涵的綜合體現。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企業價值觀、企業道德觀及其行為規范。企業如果形成了一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即企業品牌,就能產生強大的團體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然后推動企業經濟實力持續發展。企業文化(軟實力)與企業的經濟實力(硬實力)具有緊密關聯性,無論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微軟”、“通用電氣”、“可口可樂”,還是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如“海爾”、“華為”等,都具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好品牌的價值在于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是企業長期經營與管理積累的價值所在。因此,要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就必須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的企業文化可以隨時為企業發展增添后勁,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經營誤區及錯誤的經營理念,幫助企業盡快轉變思路,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措施手段,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然而從整體上說,我國企業家中認識到企業文化重要性的還比較少,有能力建設好企業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較成功的企業當中,在企業文化的定位、企業文化的創新機制、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企業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主體,也就肩負著企業文化在相對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構建與繼續改善的重任。
三、建設企業文化對私營企業的重要性
1.成功的企業文化能夠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就短期影響來說,它能夠有效地鼓舞員工士氣,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難關,從而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回升。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壯大更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雖然這種作用常??雌饋聿⒉皇呛苤苯?,但卻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效用,是企業發展最持久的決定因素。
2.企業文化導向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會使人力資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個互相促進的管理活動。良好的企業環境和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對企業員工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企業人力資源調配、考核等方面,培養企業員工的企業精神,形成一個和諧向上充滿活力與朝氣的組織目標與員工價值自我實現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體。
3.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業品牌的內涵。在現代經濟中,消費者選擇某個企業的產品,某種程度上也是選擇該企業的文化,表示他對某種文化的認同。比如選擇麥當勞就是選擇一種美國式的開放、自由、快捷、輕松;購買索尼產品的人,認同的是一種日本式的精巧、創新;而喜歡奔馳的人所傾慕的則是德國式的嚴謹、精細、氣派和古典。因此,企業文化相當于企業的標簽。受歡迎的企業文化使企業贏得了客戶,也就意味著在與對手的競爭中獲勝。 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通過研究發現,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顧客忠誠度的高低和忠誠群體的大??;二是員工忠誠度的高低和忠誠群體的大??;三是品牌影響度的高低和大小。而決定企業這三方面狀況的正是企業文化。一個企業若想長久地站穩腳跟,并在激烈的現代市場經濟競爭中占取優勢地位,就必須培育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企業文化。
四、私營企業文化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走進了誤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甚至阻礙了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重形式、輕內涵 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其中滲透著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但是有資料顯示通過對年產值幾百萬到近兩億的多家私營企業文化調查中發現,許多私營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業文化內涵。很多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表面和虛無的東西,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希望員工聽話,讓外部人看到企業在感覺上更有很正規正派的感覺。顯然,在這種精神指導下的企業文化建設必然是重口號、重標志等看得見的有形的東西。而就深層次上來說,企業并沒有從理念上建立起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更不用談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如果企業只有這些表層的形式而缺乏內在的價值和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并且也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動力和凝聚力,對企業的發展也不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家族文化牢固 目前,私營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上看,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仍處在一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經營思想在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者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相當一部分企業尚未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管理觀念陳舊。這種狀態下的企業職工隊伍很難維持穩定,責任意識不強,服務意識淡漠,工作、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顯而易見。
(三)企業家和員工素質低下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不僅取決于社會既有的文化現狀和發達程度,而且取決于該企業所有的員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國家統計局企業調查總隊曾就中國31個地區200多家私營企業進行專項調查,結果顯示:私營企業員工中,大專以下文化的員工人數占八成以上,大專以上的僅有不到18%。我國私營企業員工總體素質較低制約了民營企業文化建設。此外我國私營企業家很多從簡單的作坊做起,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企業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個人素質和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
(四)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 當前私營企業文化建設中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缺乏創新。很多私營企業以為企業文化建設可以一勞永逸,忽視了根據企業所處的宏觀、微觀環境變化,不能及時就變化的形勢做出相應的反應,未能對企業文化進行持續的創新,甚至出現原本對于企業發展起積極作用的文化反而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絆腳石。當一種企業文化由于被惰性對待而變成一個封閉的系統時,它很可能會扼殺企業的創造精神。私營企業文化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創新的系統,私營企業應重視對自身的文化系統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與企業加強銜接,提高整體企業文化素質,促進企業持續健康成長。
五、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采取確實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營企業文化建設走上健康的軌道。具體分析,民營企業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強建設:
(一)要杜絕企業文化中的狹隘觀念 企業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業,但也要與民族優秀的文化相結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念,得到民眾的廣泛認可。前幾年的保健品市場涌現了一些大型企業,但其中很少有能夠站在民族和社會的高度來建構企業文化,很少有能夠將企業文化與“全民健康”、“社會保健意識”等問題聯系起來看待。這些企業中可能有一些已經形成了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企業文化,并使企業效率得到提高,但它們的企業文化是狹隘的,僅僅實現了企業文化有關增強企業效率的內部職能,卻遠未實現用文化體現企業形象的外部職能。這樣的企業難以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而長久的美好形象。
(二)防止企業無形的文化與有形的管理制度發生碰撞 我國許多企業家都存在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互不相關的錯覺,有些企業家抱著“理想主義”甚至“空想主義”的心態去建設企業文化,完全脫離企業制度的要求,最終的結果是企業文化自我創新能力的喪失和企業制度運行的低效率,文化與制度發生了內耗。事實上,企業制度與文化是緊密相連的,現代化制度本身是一個空殼,人的執行使其具有了客觀和實際的意義。而人在執行過程中的心理、態度、行為方式正是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沒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沒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實際的。應該將兩者有機統一起來于企業發展過程中, 相互促進并使企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領域。
(三)實現產品的本地化 一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研究市場、研究顧客,迎合顧客的心理,實現產品的本地化。取之于本地,用之于本地,才能得到當地顧客的認同,更深一層地融入本地,得到更豐厚的回報。以人為本,員工是企業的核心,這一企業文化價值理念越來越成為企業的共識。員工是企業產品的生產者,企業產品要做到真正本地化,人才的本地化應首當其沖。公司文化的當地化包括建立清晰的公司目標和招聘規范,建立培訓和整合體系,提供公司內部支持。
(四)準確定位,建立特色文化 塑造企業文化要注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定位”準確,形成獨具特色的模式。我國的企業一直有著學習楷模的好傳統。因此,很多企業開始學習國外大企業的企業文化。但應該注意的事我們應該學習什么。就目前的情況看,很多企業更多的注重表面華麗用語的學習,并沒有真正學習到國外成功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精華。不僅僅是模仿國外企業的企業文化,而且國內企業也是互相模仿。所以也就出現了我國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大都擁有一樣的詞匯,如“團結”、“求實”、“創新”這是一個讓人尷尬而汗顏的局面。塑造企業文化至少要考慮以下因素:行業特征、企業家特質、國內國際企業文化新潮、追求獨特模式、長期形成等。最忌流于形式、趨于雷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五)營造人才兼容環境論私營企業文化建設 營造人才兼容環境,可以規避風險,激活競爭,創造效益。反之,人才兼容環境的缺失,會造成人為的厚此薄彼,影響企業協調,從而危及全局。就拿聯想集團來說吧,聯想讓產品開發者上主席臺介紹產品,擔任形象代表。給每個員工都壓上略重于現有能力的擔子,并經常性地變換工種,讓最好的工人來搞技術,讓最差的技術人員去當車間工人,打破界限,能上能下,使每一個員工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實現人盡其才。
(六)提高績效與培養人才 重視人力資源,善于運用激勵手段。公司的報酬決策有三個要點: 1、重視職工需要安全感和職業保障的心理需求; 2、報酬必須有很強的刺激性和鼓勵性; 3、對特別值得嘉獎的職工一定要錦上添花。 公司要建立一個自下而上了解職工工作情況,并結合職工工作性質、職位、工作經驗等作出正確而合理的評價系統。這個系統用以衡量職工的工作績效,然后據此給予適當報酬。公司不但注重物質鼓勵、還要注重精神鼓勵手段。
(七)注意在延續中整合和發展 延續指的是企業文化在企業領導者更替過程中保持穩定,防止企業形象不穩定對企業造成的傷害;整合指的是企業文化要隨變化著的社會環境、文化氣息、企業制度而變化;發展指的是企業文化的內容要不斷充實,追趕甚至領跑于社會文化。在這一個過程的三個特征中。要堅決杜絕企業文化的內部沖突。 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而企業文化也是一樣的道理。成功的企業文化可以成就一個企業,失敗的企業文化也可以毀滅一個企業。企業文化絕不是裝點門面的擺設,而是每個成功企業必須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場大潮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今的社會,形成好的企業文化、受歡迎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全球各大企業追求的目標。中國的企業同樣要跟上時代潮流,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贏得自身更健康持續的發展,并帶動整個中國企業界的發展。
(八)注重培育創新精神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產生持久的影響,但是又具有動態變化性。企業在發展、壯大各不同發展階段,由于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相應地企業文化也應進行變革,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否則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知識經濟時代就是創新經濟的時代,文化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企業參與市場角逐就必須不斷地實現創新工程,建設企業創新文化。企業要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了解自身所處環境的變化并把握其本質,必須具有創新的思維,環境變則對企業文化進行相應的創新和調整。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切忌沉迷于原有的成功和喜悅中。具體而言,培育民營企業的創新文化,應從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四個方面進行。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私營企業作為中國經濟舞臺上的一支中堅力量,越來越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但是面對經濟全球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特別是由于私營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作為中國私營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現有企業文化進行改造,建設適應性強、具有自身特色和持續生命力,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的新型民企文化,最終推動我國私營企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賈強.如何建設企業文化[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2.
[2] 車嬌.淺談民營企業文化創新[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
[3] 屈燕妮論中國民營企業文化的塑造[J].內蒙古財經學院報 2005
[4] 張新.論民營企業文化建設[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