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在特定歷史時期所形成的超額利潤使一些企業在極短的時間內橫空出世。但好景不長,有很多企業的風景成為了過眼云煙。除了外部環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內部發展戰略、管理系統、人力資源和其他因素的問題。
面對全球化、信息化的現實世界,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是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績效、規范經營秩序和實現員工激勵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仍然不足,影響了企業內部自動擴展的成長機制。
一、企業管理模式
企業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戰略決策,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產生不同的企業管理模式,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才能培育最強的企業管理模式?,F代企業管理涉及企業經營戰略、經營目標、組織與文化、制造資源、資金與成本、技術與產品開發、生產計劃與控制等方面,且分為戰略層、戰術層和執行層等多個層次的模式?,F代企業管理技術,通過現代管理模式與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合理、有效的生產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資源、人員、技術的作用,讓生產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F代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友誼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也是在企業初創階段有積極意義。但企業資金短缺時,朋友可以愿意來幫助你,這種模式才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在企業的利潤增長到一定程度時,朋友的友誼褪色,如果企業不隨著發展而不盡快調整這種管理模式,那么必然導致企業迅速衰落甚至破產。
2.系統化管理模式
通過建立企業組織管理戰略眼光、責任制分工、薪酬設計、績效管理、員工招聘、培訓、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等七大系統,來完成企業的系統化標準化統籌化的管理。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于企業的快速擴張,因為在你用這一套系統打造完一個管理的標準模版的時候,旗下的分公司或者代理都能簡單的復制,就這降低了擴展的難度。
3.制度化管理模式
按照一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當然,這條規則必須與合同規則相認可,同時這條規則是權利與義務的對稱。因此,在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管理模式為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
4.隨機化管理模式
在現實中主要體現兩種形式:一是民營企業的獨裁管理。專制的管理認為是一個隨機化管理,是因為有些民營企業的創業者很獨裁。
他隨時可以任意改變任何規章制度,那么這種管理屬于管理的隨意性。二是在國有企業中的行政干預,即政府機構可以對一個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橫加干涉,最終導致企業管理是很隨意的。
5.親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是利用家族血緣關系的一項重要職能,即銜接功能,試圖通過親情凝聚功能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從歷史上看,雖然在企業創建初期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當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將很快出現問題。
6.溫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管理應該是更能調動人的內在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快速發展。在企業中強調人情味是正確的,但不能把強調人情味作為企業管理系統的主要原則。人情味原則與企業管理原則是不同類別的原則,因此,過度強調人情味,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還會使企業失去控制,甚至破產。
二、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內容
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基礎是建立完善和管理工作,加強實物資源和有形資產管理的同時,引進和采用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管理模式。以人為本,重視知識資產管理、機遇管理與企業戰略管理,充分調動企業的資源,把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有機結合,形成完善的動力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創造有效供給。我國的企業要大力推進管理模式的創新,必須大力加強對企業管理創新的理論研究,生產、學習和研究需相結合。在日常的教育和訓練中,應注意的商務管理的教育和培訓的發展,通過教育體制的創新,從而能夠造就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企業管理者。企業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贏得機遇和市場,需要有創新精神、市場經濟頭腦、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的企業管理者,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全面掌握管理創新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滲透著創新工作。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管理者需要為員工提供發揮創造性才能的平臺和空間,使每個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創新者。企業必須重視人格修養的培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并創造了獨特的商業管理模式,重點企業管理從實物管理向價值與知識轉化。
三、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企業管理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也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企業受到來自國內外的商業環境的影響,在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蘇生.公司管理制度范本指南[M].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2]王福鑫. 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必然性及其關鍵[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3]汪海英,徐革新,施國君.試論國有企業的管理與創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
[4]陳學忠,侯海青.淺談企業管理模式的內涵與特征[J].現代企業,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