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地區企業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管理薄弱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職工素質的不斷提高,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來傳統的管理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突出表現在制度體系不健全、生產管理不精細、基礎管理薄弱、思想組織保障不到位.整體的創新能力不足,滿足于維持現狀,即使有部分新思想、新辦法,在推行上也后勁不足,車間班子管理弱化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影響了民族地區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利益關系失衡
利益關系的失衡突出表現在收入分配關系普遍、系統的失衡和扭曲.[1]作為企業,只有滿足員工的利益訴求,才能保證企業正常的運作.實行企業管理創新,目的就在于為企業員工謀求更大的福利.以該卷煙廠卷包車間為例:在實施管理創新前車間人員456人,人平年工資相差無幾,吃"大鍋飯"現象嚴重;改革后,車間人員由456人精簡到291人,因崗級變化人平均年工資相差近萬元,年節約工資支出781.5萬元,年原輔材料節約降耗25.6萬元,合計年節約支出807.1萬元.只有通過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的得失、經驗、方法、技巧不斷地進行總結、提煉,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把它貫穿到實際的工作中去,為職工謀利益、為企業謀效益、為國家謀財富,這才是該廠作為企業管理者處理利益關系失衡永恒的主題和不懈的追求.
\\(三\\)企業文化建設亟待加強
該卷煙廠一直以"正直、寬容、遠見、敬業"為企業的核心文化.面對改革,想當然、憑經驗,穿舊鞋、走老路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模式.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工業,雖然有企業的核心文化作為支撐,但如何消化、塑造、感受這種核心文化是企業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如何深究、挖掘、提煉其背后的深刻內涵及"以文興企、以文治企"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該廠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高中層領導與基層職工溝通有障礙,往往會出現上下級互不理解,難以達成一致;二是企業幾經改制、變革,員工對企業文化感到迷茫,配合程度較低,導致改革效果欠佳;三是"大鍋飯"思想嚴重,"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與否一個樣",導致員工積極性較差.
二、民族地區企業管理創新的改革對策
\\(一\\)基礎管理建設
1."雙基"建設
"雙基"建設即基層、基礎建設,保持"滿腔熱情、富有激情、充滿智慧、奮力創新"的良好精神狀態,促進車間的安全、穩定、規范、平安、和諧發展.通過"雙基"活動,打造安全生產基層單位,以活動促穩定、促安全、促管理、促效益、促發展,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提升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質量.
2.班組建設
培育優秀的企業精神.俗話說得好:企業是樹、文化是根,該廠借用"企業樹"模型持之以恒地建設班組文化,整個"企業樹"分四個部分組成,樹根代表班組文化的理念層面,土壤代表班組文化的制度層面,樹干代表班組文化的行為層面,樹葉代表班組文化的形象層面.該廠把班組建設定型為"高質、高效、低耗"的企業基層組織,在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總體要求下,做到工作內容指標化、工作要求標準化、工作步驟程序化、工作考核數據化、工作管理系統化.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建立健全班組生產管理體系;規范班組長管理;加強班組現場管理;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學習和借鑒先進班組文化;確立班組生產檢查確認制度.
3.喝茶約談
"喝茶約談"指的是每天班后或下一班前,當日未完成生產任務的機臺班組5名成員與當班的生產班長和相關維修技術人員一起被邀請喝茶.車間班組建設實行的是大班+小班+機臺模式,各機臺班組未完成當天安全、質量、產量、設備、現場、"6S"目標,但又沒有上升為制度層面,為了更好的幫助機臺班組查找問題源,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 "一飲、二喝、三品",達到班組交流、相互學習、整合資源、分享共贏的目的.
車間還推行了"喝茶旁聽",針對各機臺班組、各機型出現共性的問題時,邀請兄弟機臺班組參與問題機臺的"喝茶約談",即車間領導主導、職工參與、專家指導、兄弟機臺旁聽 "四結合"的工作機制.各機臺班組查找問題源、總結歸納、持續改進,切實做到注重事前的預防、事中的改進、事后的總結與推廣.借助"喝茶旁聽",充分發揮機臺班組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總結工作中的得與失、技術上的經驗與技巧,大力開展技術交流,以點帶面進行輻射式宣傳,以求重點突破、取得經驗、總結推廣.
\\(二\\)現場管理建設
1.現場 "6S"管理
"6S"管理已經從一種現場管理手段逐步演變成為了一種管理理念,使員工的思想、素質和創新理念不斷升華.每天除由專職人員不定時對車間各部位進行"6S"巡查外,每周由車間分管的副主任帶隊進行例行檢查,每月由車間主任帶隊,副主任、安全員、設備員等參與,對車間進行例行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隱患及時整改,當天能整改到位的必須當天完成,不做隱患登記,當天不能整改的必須登記,并上報相關科室,安全整改到位,整改率達到100%.
2.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是實現車間現場管理可視化、透明化、高效率的是一種現場管理的手段.看板管理具體表現為張貼與現場一線員工有關的制度和規范,展示安全信息,定時定點準確、及時的公布生產計劃與生產進度,質量信息,以及張貼保養規范與點檢表,將設備的預防性保養計劃、保養規范、定期更換與潤滑、點檢等內容的設備管理.
3.精益生產
"十二五"時期,湖北中煙提出"做精做強黃鶴樓,做大做優紅金龍"的品牌發展戰略布局.這就需要不斷加強基層生產精細化管理,實施精益生產,在基層管理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協調融合,使"條條管理"和"塊塊管理"有效結合,形成縱橫交錯的管理網絡,達到"1+1>2"的管理效果,從而發揮各管理環節最大合力,實現安全文化上水平.精益生產一是落實工藝質量"三查"安全管理機制,即"機組質量自檢自查、輪班過程控制巡查、車間工藝執行檢查"自下至上的三級質量管理機制,保證產品質量.二是強化工藝質量問題和缺陷處理意識.
\\(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員工的適應性
民族地區企業管理創新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全方位的合作.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實現改革的有效性,進而提升項目的管理水平.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實現企業管理創新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該廠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和探索:
1.班前班后會
班前班后會是車間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該廠確保安全高效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1\\)安排任務.就是班組長對當天安全、生產、質量等工作任務及相關要求同時布置,并與班組成員進行確認,提醒班組成員在生產中時刻注意安全、質量和現場管理.
\\(2\\)小組總結.各班組按生產、消耗、安全、6S、質量6個方面認真填寫《日清表》,當日臨時事項、存在的問題、需要上級協調的事項以及協調事項處理情況等內容,實行日清、日結、日高.
\\(3\\)大班總結.下班后實行"排隊下班"制度,班組長在指定的地點召集班組全體成員進行隊列訓練并點名,報告出勤情況,并簡要傳達廠部、車間有關會議精神和必須告知職工的信息,重點通報前一天班組成員完成任務情況.
2."信息化"溝通
\\(1\\)口頭溝通:通過電話、面談、視頻等媒介進行交流,這是最簡單、最直接、反饋最及時的方式.車間實行"喝茶約談"模式,注重事前的預防、事中的改進、事后的總結與推廣.
\\(2\\)書面溝通:企業各項安全政策、操作程序等通過書面溝通傳遞到員工手中,員工則要按照操作規程記清、記全設備運行記錄、保存,便于以后的查詢.
\\(3\\)視覺溝通:利用顏色、符號、圖形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如:安全標語、安全宣傳畫、安全色、安全警示牌、安全宣傳視頻等.
\\(4\\)IT溝通:通過在線咨詢、辦公室留言箱、生產交流QQ群、信箱或者"書面提案"等設置強大的交流互動平臺.
3.績效合約體系
車間實施全員績效合約激勵,量化員工的質量、消耗、安全、6S、生產等指標,績效合約主要是從員工個人及其班組兩個維度來考慮對員工工作的評估,它更加明確員工崗位所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以及完成任務所需達到的時間、質量、成本和數量,考核指標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
\\(四\\)親情管理,彰顯人文關懷.
該廠通過組織職工運動會、建立職工小家、文化長廊、安全文化進家庭、增強了職工的集體歸屬感和凝聚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和內容豐富的班組活動,通過民主生活會、座談會、合理化建議等形式,凝聚人心,培育團隊合作精神.
三、結語
民族地區企業管理創新更應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既可以影響著員工形成良好,更能引導員工的行為.因此,如何運用企業文化,傳遞企業文化的內涵、貫徹制度,是值得該廠思考和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呂鑫鋒.試論我國企業創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以煙草企業薪酬管理為視角[J].管理觀察,2010\\(29\\):94.
[2]王立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公平與效率的認識與實踐[J].生產力研究,2011\\(4\\):120-121+143.
[3]王立國.以人為本,變"堵"為"導"---基層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136-137.
[4]張雪蓮,宋林霖.人力資源管理中領導的本質及其作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29-31.
[5]呂藝高.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20-22.
[6]陳倩,曹安照,謝榮見.知識員工激勵影響因子實證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