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面臨著新的經濟時代,企業經歷著電子化和信息化的洗禮,在這場大變革中,如何從戰略規劃、經營管理、系統創新等不同層面更好地應對這些變化,則成為企業能否構建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實踐證明,企業內部進行的諸多管理變革若沒有觸及企業的根基———企業文化,即使方法和技術可以實施,策略和運行得到保障,效果也不會太顯著。因為當企業的文化、基本架構沒有改變時,即使程序和策略發生了改變,企業還是會很快恢復原狀,不會形成特性鮮明、充滿生命力的企業文化。這就是企業實現發展壯大、轉型升級離不開文化管理的根本原因。
1實現從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轉變是企業管理質的飛躍
企業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伴隨著科技進步和管理提升,其自動控制程度日益提高,人為的干擾因素會越來越少,程序控制、流程管理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盡管這樣,也應認識到,始終都是人在控制設備,人在實施管理,應該把培養高素質的員工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
企業的本質是通過高效的管理、優質的產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對普通崗位的員工而言是在實際勞動中獲取應得的收入,體現個人的價值,即在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有被認可的需求,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因此企業要尊重員工實現個人價值的需要,盡可能為員工創造良好的提升和發展的機會,促使員工充分釋放內在的潛力,實現自主開發、自主管理、自主提升。
然而,有一些企業漠視員工個人的成長,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只重視企業本身的經濟利益和企業外在的形象,而忽略員工的感受和成長,致使基層員工缺乏內在激發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久而久之就會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反之,如果企業能夠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幫助員工設計職業發展規劃,讓員工在看到企業美好未來的同時,能夠看到自身發展的光明前景,這樣員工就會積極主動為企業獻言獻策,從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環境、與企業共進退的良好局面。
因此,企業管理一方面要實行嚴格的制度和嚴謹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關心愛護和尊重職工,用組織的溫暖凝聚人心,使員工與企業結成命運共同體。
具體來說,應按照員工的專業、特長、性格合理安排其工作崗位,尤其是對于新員工,應經常性地組織其開展座談,面對面地交流與談心,并采取優秀員工“傳、幫、帶”的辦法,解決他們業務上遇到的難題。
有條件的企業,盡可能解決員工的住宿、就餐等生活問題,還可通過組織聯誼及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企業的關心愛護,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從而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奉獻精神以及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使企業的管理從根本上實現從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質的飛躍。
2人本管理是企業實施文化管理的核心內容
企業管理的對象為員工、物流、產品和信息,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企業的管理形式就是通過對人的管理,進而生產、制造、支配物質資源的配置,獲得贏利,所以企業管理必然是人本管理。
其一是應把激勵機制作為主要管理方式之一。激勵機制用以激發員工為實現某項任務或是為了達到預期目標產生一種內在動力。激勵措施是領導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領導完成工作任務的一種藝術以及完成工作目標的活動過程。
其二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實行人本管理,就是為了建立沒有矛盾和沖突的和諧關系。人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必然要與他人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人際之間的不同的關系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引發不同的情感效果。在企業管理中人際關系會影響到組織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個體行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企業成員之間目標的一致性,以實現企業成員之間目標的相容性。
其三是積極開發人力資源。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擁有資本;二是擁有掌握專業技能的管理和操作人員。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人的因素更為重要。人力資源開發是企業的重要管理工作,其重點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開發人的潛能。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問題是開發人的智力,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因此,制定和實施人才戰略,是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的客觀要求。
其四是培育和發揚團隊精神。一是團隊要有明確的經營目標,分解目標,緊密結合每一部門、每一個人的工作與企業目標,讓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承擔的責任和應做出的貢獻。二是增強領導者自身的影響力。領導是組織的核心,應富有人格魅力和品德威望,應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三是管理工作和員工的行為應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協調的管理制度,這是生產經營活動協調、有序、高效運行的重要保證。
3企業文化管理是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
所謂文化管理,就是將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的文化理念緊密結合,將企業理念緊密糅合于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之中,將企業理念傳承于員工血脈、根植于員工心中,是一種更高境界、更高層次的管理。
以鋼鐵行業為例,隨著科技進步的不斷加速,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國家日益加大的宏觀調控力度,各大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提高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提升裝備及工藝水平,致力于開發新的產品、挖掘潛在資源,以求得在夾縫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從而在市場飽和甚至過剩的情況下站穩腳跟,不至于被淘汰和吞并。但是只盯住工藝、技術、裝備甚至流程,沒有文化再造,沒有強大的文化力,沒有員工對企業愿景、企業目標的認同,沒有員工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那么企業的發展將成為一句空話。
不論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企業,任何一項法律或制度的貫徹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企業文化建設也脫離不了這個定律。要讓全體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在制度推行的過程中有一個從基本認知到初步理解再到自覺接受的漸進的過程,員工的認同是企業文化生命力的根基??v觀古今中外,凡是好的企業無一不具有優秀的特色文化;反之,那些由于某種機緣名噪一時、不注重文化建設的企業只是曇花一現。
4責任意識是企業文化管理的主流
作為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的基礎建設工程,企業文化的實施是一個從上至下由企業的領導層精心設計、主動倡導,管理層積極實踐、有序推進,企業員工在工作實踐中感知、認知、認同并將其固化為長期行為習慣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實踐過程,是一個從上而下共同貫徹執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最終體現為員工責任意識的提升的過程。責任意識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強化和倡導的主流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動力源泉,同時也是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精神內涵和內在要求。
5結語
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只有將企業文化理念的精髓深入到每一位員工的心中,轉變為員工自覺的習慣,轉化員工為無形的動力,企業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管理,企業文化也才能真正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取之不竭的源動力。
參考資料
[1] 楊鳳新,許亞新.淺談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根基[J].活力,2009(6):242.
[2] 李榮華.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創新現代人本理念[J].科技與企業,2012(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