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已經引起各級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給企業帶來強大的凝聚力和強勁的競爭力,是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之源。那么,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首先,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企業為什么要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治理模式,可以說企業文化所反映的是一個具體企業的精神、風格和價值標準。
它主要是由企業的容貌、設施環境、文體場所等構成的表層文化,即企業的形象文化;由各項規章制度、服務禮儀和人際交流方式等構成的中間層,即企業的物質文化;由企業及員工形成的價值觀念構成的核心層,即企業的精神文化這三個方面組成。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和培育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的必經之路,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證。特別是在當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新的歷史時期,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之源。
有句話說得好:“企業因人而業興,無人‘而業止”,在知識經濟化和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人的智力的確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經濟增長和創造財富的源泉,尤其是在現階段和今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已集中表現為對人才的競爭。只有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企業才有前途,國家才能富強。而人又是企業文化核心的精神和觀念的載體。
企業的發展轉變,說到底其實就是新舊文化的碰撞,就是人的思想、行為的改變、發展,就是建立新型企業文化的氛圍。是否擁有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成熟的標志。有了先進的企業文化不一定什么都行;但沒有先進的企業文化是萬萬不行的。這說明了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二、工會要提高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也不是哪幾個人的事,而是需要黨政工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是處在一個參與而不包辦的地位。工會對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以企業中人的管理為主體,以企業員工的共識為核心,以群眾行為為基礎。
用一種無形的、精神的東西去統一員工的思想和行動,使企業每一個員工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氛圍,一種精神支柱的存在。
對工會來說,在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上必須克服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是克服工會是群眾組織,企業文化是黨委抓的事,與工會組織聯系不大的認識;二是要克服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搞搞文體活動、寫寫宣傳標語的粗淺認識。作為企業職工的娘家人--工會,必須在企業理念的宣傳滲透上下功夫,引導員工把理念自覺地內化到心靈深處,在實踐活動中自覺地將企業理念由一種心態轉化為企業行為,升華為員工的精神風貌。這應該是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文體活動只能是進行企業理念滲透的一種工具或者形式。
三、要找準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結合點
工會組織在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中所具有的優勢雖然突出,但是,又要有所側重,要突出工會組織自己的特色,我認為,工會在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1.要與職工之家建設結合起來
建家是工會的整體工作,要把企業文化融于“學習型”和“文化型”職工之家建設之中,把企業精神、企業理念等制作成醒目的牌版,張貼懸掛于職工之家、文化走廊、職工業余活動場所,讓職工耳濡目染,時時、處處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熏陶。
2.要與“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員工”活動結合起來
工會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對職工閱覽室、職工圖書室和文體活動室的投入,充實陣地建設,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職工們在業余時間有地方可去,有書可看,有事可做。
3.要與維權工作結合起來
工會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依靠方針,充分認識在新形勢下工人階級在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方面的推動作用和主力軍作用,堅持堅信職工、依靠職工、尊重商資格或限制準入。四是加強工程項目建設監管。加強國有企業工程建設立項和造價監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或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工程項目建設概預算進行審核,對重大項目決策實行專家評議、論證、公示和責任追究制度。五是加強產權交易監管。按照“統一交易監管機構、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信息發布、統一收費標準、統一交易鑒證”的要求,嚴格規范產權交易行為。
3.充分發揮各方作用,健全權力立體監控機制
一是強化“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把“三重一大”決策情況作為向職代會報告和領導人員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建立決策事前通告制、票決制、情況記錄制、集體決策個人負責制,努力推動企業重大決策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二是強化企業職工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國有企業黨務公開、廠務公開,將領導人員薪酬、職務消費等普遍關注的事項定期向職代會通報,定期組織職工代表聽取領導人員報告勤廉情況。三是強化專門機構監督。加強監事會監督,在全省成立了15個監事會進駐企業,定期組織開展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督檢查,并強化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和審計監督。四是強化電子智能實時監控。依托辦公自動化系統、業務管理系統、資源規劃系統,建立電子監控平臺,對生產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等工作實行流程管理、電子監控、在線預警。
4.圍繞提高企業管理效能,健全廉潔從業專項監察機制
一是規范專項監察內容。組織企業開展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優化生產經營管理業務流程、提高執行力專項監察,分析查找制度、流程中的缺陷和漏洞,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二是規范專項監察權限。專項監察人員經批準,可以責令被檢查部門和人員停止并糾正違規行為,建議有關部門對涉嫌違紀違法人員進行廉潔約談、誡勉談話、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三是規范專項監察程序。監察專班嚴格按照項目確定、實施準備、成立項目組、制訂方案、組織實施、監察處理、總結歸檔7個步驟實施。四是規范監察結果運用。對專項監察中查實的問題,發出監察建議書或監察決定書,并對執行情況跟蹤監督。
四、完善保障機制
為推動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制度體系得以貫徹落實,省紀委、省國資委聯合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各企業具體落實?;糁菝弘娂瘓F經過實踐與探索,也得出了一些經驗。
1.完善責任機制
明確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董事會、未設董事會的經理班子是開展防控工作的責任主體,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企業領導班子抓好防控工作綜合規劃、制度完善、組織協調和檢查督辦,紀檢監察機構協助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人員分工、細化任務分解、安排日程進度,把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2.完善工作推動機制
明確分類開展生產經營管理、“三重一大”決策、民主監督、產權交易、廉潔從業專項監察試點,通過以點帶面,實現“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全覆蓋”.
3.完善指導協調機制
成立防控試點工作指導小組,到試點企業檢查督導,把握工作進度,解決實際問題,傳達防控工作的重要信息,交流各單位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各企業不斷提高防控工作標準和水平。
4.完善檢查考核機制
明確規定把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情況作為各單位領導人員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結合年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對各單位貫徹落實廉潔風險防控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導致出現比較嚴重腐敗問題的單位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