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懷化經濟開發區績效管理優化研究
【1.1 1.2】國內外政府績效管理研究綜述
【1.3 1.4】我國政府績效研究思路、內容及目標
【第二章】經濟開發區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懷化經開區績效管理的源起與實施現狀
【第四章】國內經濟開發區績效管理的經驗與啟示
【第五章】完善懷化經濟開發區績效管理的對策
【結語/參考文獻】懷化經開區績效管理提升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5 章 完善懷化經濟開發區績效管理的對策
5.1 統一開展績效管理的認識
績效管理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治理工具。它具有提高組織能力和效率、保障組織戰略的實施、促推組織管理創新以及增進組織和公眾的溝通與信任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開展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必須加大對經開區干部和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將對開展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統一到有利于推動管理創新、提高辦事效率、實現發展戰略的高度上來,形成領導高度重視,有效支持,全力推進,全員積極主動參與,共同推動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良好局面。
5.1.1 破除績效管理“無用”論
受我國傳統文化中官本位思想、機會主義、平均主義傾向以及個人利益至上的影響,觀念轉變滯后,對績效管理認識不夠,甚至是抵觸,認為績效管理僅僅是“政績工程”,本身績效不高(需要耗費相當數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而取得的成效卻相當有限)。對績效管理內涵的誤讀與曲解,導致我國績效管理工作起步晚、推行難,難以扭轉“干得好不好,領導說了算”的陋習,限制了績效管理的激勵作用,導致績效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的變形、扭曲和流于形式。
5.1.2 摒棄績效管理“萬能”論
一些地方存在著過分夸大績效評估功能的傾向,突出的就是為績效評估唱高調,認為只要開展績效評估,就可以解決組織管理中的所有問題,就可以消除部門績效不高、人浮于事等問題,就可以自動地推進部門改革和管理模式創新。而實際上,如果沒有服務公眾理念的引入、沒有健全的公共責任機制、沒有結果導向的管理理念、沒有分權化管理的體制,單純的績效管理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為繼。
5.1.3 超越傳統的目標考核
由最早的目標管理,到績效考核,再到績效評估,績效管理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F代的績效管理方法不同于傳統的目標責制考核。目標責任制考核是一種機關內部的管理技術,主要通過組織目標分解并落實到各個工作崗位,目標完成情況也相應針對各個工作崗位,具有封閉性,注重自上而下的目標下達,強調上級任務的完成,側重考核目標實現及結果,注重管理功能的特點??冃Ч芾砭哂虚_放性、系統性,注重上下的互動,平等的契約是現代管理發展的趨勢,它擁有強大的政治功能,能完善公共責任機制,改善與公眾的關系。
5.2 摒棄績效管理中的可能困境
5.2.1 摒棄唯 GDP 增長論
一些地方在績效管理實踐中存在過度關注 GDP 增長、財政收入、招商引資等單項經濟指標,忽略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的錯誤觀念。規定凡完不成招商指標的部門和工作,將面臨通報批評、離崗、引咎辭職等處理。當面臨巨大招商壓力時,部門難免會利用掌握的權力進行交易,妨礙部門和機構職能轉變,造成經開區工作人員與群眾的矛盾,損害經開區形象,出現暴力執法、釣魚執法等現象。
5.2.2 摒棄短視行為
摒棄重短期目標,輕長期目標;重業務,輕管理;重結果,輕過程;重評比,輕診斷;重獎懲,輕改進的導向誤區??冃Ч芾砟繕艘院饬拷M織長遠目標實現程度為主,兼顧考察解決突出問題的表現??冃Ч芾淼膬热葑⒅夭块T職能職責(“應該做什么”);履行職責產生的服務效果(“干得怎么樣”);組織的自身建設(“怎么干的”,“有沒有能力去干”)相結合,兼顧重點項目考評??冃Ч芾碇攸c以結果導向為主,兼顧考核管理過程。實踐中一些績效評估對評估結果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多注重“評估”而不是“反饋”,關注“業績”而未重視“改進”.忽視績效評估是對單位的實績和結果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其目的是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和提高政府的績效工作的進行,“分析”、“診斷”比“計算”、“打分”更重要。
5.2.3 摒棄“數字化陷阱”
當前一些地方將績效管理中的量化,單純地同數字化劃等號,簡單地將提高工作績效理解成把測評數字變大,導致許多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缺乏嚴謹地論證,為評估指標隨意配置數值,績效考核等同于數值加、減,出現了明顯的為量化而量化的傾向??冃Ч芾碇械牧炕皇菫榱四撤N程度的“簡化”,或為了執行、或為了考核……所以過程中必然存在失真??冃гu估指標的隨意性、量化的不科學性,為人為操作留下了空間,績效評估也成為走過場,搞形式主義,容易將部門績效管理帶入到追求績效數字游戲上,而忽視了真正的目標。
5.3 建立跟蹤反饋機制
完整的績效管理流程圖包括 8 項環節,即協定績效目標→優化績效計劃→分解績效任務→監控績效實施→統計績效信息→量化績效評估→實施績效獎懲→反思績效改進??冃Ч芾硎种匾曣P注績效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持續的績效溝通和反饋、延續的績效評估與改善,而不僅僅是績效的好壞做出判斷,績效管理伴隨著經開區管理的全過程,強調事前計劃、事中溝通與事后評估三者并舉,而不僅僅只是事后評估;績效管理不僅具有的績效診斷、行為導向和行為激勵與約束功能,而且更為重要的作用在于有效促進績效的持續改善,確保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冃Ч芾淼男ЧQ于管理者與下屬,組織內部與外部持續有效的溝通和跟蹤反饋機制是否健全。因此,在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的實踐中,管理者與被考評者必須形成互動的溝通氛圍,在坦誠的雙向溝通中獲取績效反饋信息,引導被考評者與組織目標達成績效共識,將組織績效內化為個人成長、增強績效考核的激勵效果。同時,還應注重組織機構與外部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經開區績效反饋,促進社會公眾和專家學者對經開區績效的認同并加以改進。
5.4 推動經開區績效管理系統的常態化運行
建立績效管理的常態運行機制是推動組織管理規范化、實現成員激勵有效化、促進組織績效最大化的重要環節。在西方國家,績效管理早已得到了廣泛實踐。構建符合懷化經開區實際情況的績效管理常態運行機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細節都需要認真探索,耐心完善。首先,需要將建立經開區績效管理的常態運行機制列入規劃藍圖,為績效管理的常態化爭取行政權威。其次,要設置績效考評周期。一方面,要設計定期考評周期,將績效管理工作列入日常工作,使績效成為組織習慣;另一方面,要設計抽查巡視考評,突擊檢查機關單位的績效情況,使績效管理真正成為提升經開區行政績效、提高市民對經開區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受我國 GDP 官員政績考核制度和長期官僚主義殘留的影響,我國政府部門的績效管理在實踐中,往往采用“運動式”的慣性思維,盲目追求短期政績,將形象工程等同于政績,將轟動效應等同于績效,背離了績效管理的本質,忽略了執政為民的核心,導致官場形式主義,績效管理被架空成空中樓閣。我們要避免“這次搞了,下次就不搞了,今年搞了,明年就不搞了”的績效游擊戰,把績效管理真正落實到具體行政行為上,而不是雷聲大,雨點小,空喊績效口號,實則和尚撞鐘??冃гu估指標不能動態變化而缺乏適應性。政府職能隨著行政實踐向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要求與其相適應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也應與時俱進。要對績效評估體系的各級指標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查漏補缺,不斷完善績效指標體系,是確??冃Ч芾碛行缘幕疽???梢越梃b西方政府績效管理的實踐經驗,政府機構部門職能權責的變動情況,應及時納入績效指標體系,屬于平行指標結構的職能變動,可以并列增加二級指標;屬于縱向三級指標的職能變動,可以繼續增加三級指標。一般情況下,一級指標屬于宏觀分類,具有較強概括性,在較長的時間內可以保持穩定不變,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穩定性則依次減弱。
5.5 將績效管理工作與深化經開區體制改革有機結合
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需要一系列的相關制度作保障,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必須與深化經開區體制改革有機結合。
5.5.1 轉變機構職能,科學界定職責
提升經開區機關績效,就是提升經開區各機構部門依法履職、為民服務的執政能力。必須要科學設計組織結構,明確機構職責,建立權責分明、賞罰有度的管理制度,以此為基礎,才能推進組織內的績效管理科順利進行。
目前,經開區職能職責劃分是否科學、明確,直接關系到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依法界定各部門的職責權限,精簡機構,提高效能,根據業務實際優化組織結構,根據職位說明書(崗位責任制)設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達成“管自己應該管的事,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的績效狀態。
5.5.2 優化績效預算流程
優化績效預算流程就是要將績效與預算相結合,實現兩者的統一。優化績效預算流程一是秉承高效、節約的組織原則,實行績效預算,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經費使用率;二是要以全面的預算方案保障績效管理的順利進展。
5.5.3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要按照獎勤罰懶和權責對等的原則,將部門和個人績效與利益相結合,改變過去僵化的認識制度,運用績效管理的防范與手段對經濟開發區的部門與個人績效進行合理評估,并對績效好的部門和機構,實行獎勵、激勵政策和行政問責,推進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
5.5.4 優化服務流程和運行機制
優化服務流程與運行機制契合績效管理關于過程重要性的認識。優化服務流程與運行機制要按照信息公開、服務群眾和加強監督的原則,即時有效公開經開區各部門和崗位的相關信息,優化組織服務流程和運行機制,創新信息公開機制、公眾參與機制、社會監督機制以及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問責機制等。
5.5.5 理順各種考核制度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門目標考核、指標達標、專項評比的名目繁多,呈現出各自為政的現象。如組織部門的領導干部政績考核、人事部門的公務員政績考核、監察部門的效能監察、辦公廳督查部門的效能評估、財政部門的財政支出和項目績效評估、審計部門的經濟責任審查和績效審計、宣傳部門的文明機關評選等。如果這些考核評價與績效評估間的關系不理順,各自為政的現象不解決,就有可能危及績效評估的合法性,造成各種評比與績效評估在過程、地位、效果、結果運用方面的沖突,形成以考代管模式,給績效管理的實施帶來障礙。
5.6 借助現代電子技術搭建經開區績效管理電子服務新平臺
網絡、手機、微博等現代電子技術績效評估、滿意度測評和廉政監督等領域得到成功運用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績效評估及其結果運用方面,評估對象總是帶有部門的“自利”性痕跡。如一些單位在制定績效評估目標時,就有可能故意降低年度目標,致使其“躺下就可以摘桃子”的現象;還有在一些單位績效評估過程中,可能出現虛報政績信息和數字水分作假的現象。借鑒與學習相關省、市的成功經驗,結合經開區績效管理的特點與要求,研發搭建“經開區績效管理電子服務平臺”,能夠有效地降低人為主觀因素對績效評估的干擾,提高績效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增進獎罰分明的公正性,避免評估過程中的各種“打招呼”、“講人情”等現象,能很好地解決少數干部的抱怨和消極抵制情緒,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率與支持率,提高經開區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效。研究和探索基于經開區電子政務平臺與績效管理機制的應用整合;設計與研發電子化服務平臺的運行機制與技術線路,包括測評程序與模型建立、評估平臺的研發與調試(網站)、評估信息數據庫的處理、評估報告格式化自動生成等問題,解決評估過程封閉性和不透明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