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內部審計師職業道德問題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內部審計師道德建設研究導論
【第三章】內部審計師道德困境的影響因素
【4.1 - 4.2.2】性別和年齡因素對審計道德的影響分析
【4.2.3】工齡對審計師道德的影響分析
【4.2.4】單位屬性對內部審計人員道德的作用
【4.2.5 4.2.6】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審計師道德的影響分析
【第五章 第六章】內部審計師道德困境的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內部審計從業人員道德研究參考文獻
4.2.5 是否有工作經驗因素的影響分析
由于問卷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對象都具有與管理、金融、財務類相關的工作經歷,因此,從統計學意義來講,是沒有意義的。
4.2.6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的影響分析。
4.2.6.1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Q1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4.3%,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28.6%,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57.1%,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0.0%.1-2 次/年表示比較同意的比例為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4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6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0.0%.
3-4 次/年表示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3.7%,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29.6%,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48.1%,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18.5%.4 次以上/年表示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5.4%,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15.4%,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61.5%,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7.7%.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1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6.426,對應的 P 值為 0.697,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1 選擇比例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高層重視程度不會對 Q1 的道德性產生顯著影響。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并不影響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道德的選擇。
4.2.6.2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 Q2 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14.3%,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4.3%,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8.6%,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2.9%.1-2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6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0.0%.3-4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11.1%,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7.4%,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3.7%,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37.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0.7%.4 次以上/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46.2%,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3.8%.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2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6.430,對應的 P 值為 0.893,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2 選擇比例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高層重視程度不會對 Q2 的道德性產生顯著影響。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并不影響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道德的選擇。
4.2.6.3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 Q3 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42.9%,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7.1%.1-2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8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20.0%.3-4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18.5%,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3.7%,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3.7%,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5.9%,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8.1%.4 次以上/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84.6%,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15.4%.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3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17.484,對應的 P 值為 0.132,大于 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3 選擇比例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高層重視程度不會對 Q3 的道德性產生顯著影響。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并不影響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道德的選擇。
4.2.6.4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 Q4 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14.3%,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8.6%,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7.1%.1-2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4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60.0%.3-4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11.1%,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4.8%,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3.7%,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18.5%,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1.9%.4 次以上/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7.7%,比較同意的比例為23.1%,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15.4%,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15.4%,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38.5%.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4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7.718,對應的 P 值為 0.807,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4 選擇比例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高層重視程度不會對 Q4 的道德性產生顯著影響。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并不影響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道德的選擇。
4.2.6.5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 Q5 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57.1%,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8.6%,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14.3%.1-2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2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4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0.0%.3-4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3.7%,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4.8%,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7.4%,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33.3%,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0.7%.4 次以上/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23.1%,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7.7%,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38.5%,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30.8%.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5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12.630,對應的 P 值為 0.397,大于 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5 選擇比例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高層重視程度不會對 Q5 的道德性產生顯著影響。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并不影響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道德的選擇。
4.2.6.6 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對Q6的影響分析。
上表結果顯示:1-4 次/月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14.3%,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8.6%,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7.1%.1-2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4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0.0%,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0.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60.0%.3-4 次/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7.4%,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0.0%,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3.7%,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37.0%,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51.9%.4 次以上/年表示完全同意的比例為 0.0%,比較同意的比例為 15.4%,尚不清楚的比例為 15.4%,比較不同意的比例為 23.1%,完全不同意的比例為 46.2%.
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6 選擇比例經卡方檢驗:x2=16.994,對應的 P 值為 0.045,小于 0.05,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不同高層重視程度的 Q6 選擇比例具有顯著差異。1-2 次/年的比較同意顯著高于其他組,說明 1-2 次/年重視程度的內部審計師對 Q6 的同意度較高。也就是說,高層重視程度因素影響著內部審計師在此道德困境中作出較為不道德的選擇。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可得知,不同因素對于內部審計師在深陷道德困境時所作的道德選擇的影響是不同的;同一因素對于不同道德困境中內部審計師的道德選擇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表 6:
女性被調查者在面對 Q2 型的道德困境時作出的道德選擇是更具道德性的。這與 Jones和 Gautschi(1988)、Ruegger 和 King(1992)、Whipple 和 Swords(1992)、GordonF.Woodbine 和 Joanne Liu(2010)的研究結果是呈現同一性的。
年齡越小的被調查者在面對 Q2 型的道德困境時作出的道德選擇是更具有道德性的。這與 Browning 和 Zabriskie(1983 )的研究結果呈現一致性。而年齡較大的被調查者在面對 Q6 型的道德困境時作出的道德選擇是更具有道德性的。這與 Posner 和 Schmidt(1984)、Burnett 和 Karson(1987)、Serwinek (1992)的研究結果呈現同一性。
工作年齡越大的被調查者在面對 Q1 型、Q3 型的道德困境時作出的道德選擇是更具道德性的。這與 Kidwell 等(1987)、Harris(1990)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而工齡越小的被調查者在面對 Q6 型的道德困境時作出的道德困境是越不具有道德性的。
由于所有被調查者均具有與財務、會計、金融等相關的經驗,因此,該變量在此是不具有統計學分析意義的。
就單位屬性而言,通過統計分析暫未獲取任何相關有用信息,該樣本分析的結果皆無統計學意義。
高層重視程度越高的被調查者在面對 Q6 型的道德困境時所作出的道德選擇越不具有道德性。之前學者并未針對此因素作研究,本文是第一個將該因素作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因此,該因素的影響程度還需后繼學者繼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