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管理論文 > > 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分析
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分析
>2024-05-02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烏魯木齊企業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問題探究
【第一章】企業離退休員工管理模式探析緒論
【第二章】退休人員管理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分析
【第四章】國內外社會化管理實踐及其啟示
【第五章】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完善思路
【總結/參考文獻】烏魯木齊地區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三、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分析

烏魯木齊市目前有 65 個街道,570 個社區,企業退休人員 20 萬人。建立并完善社會化管理工作是順應經濟發展、時代需求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直接手段,更是實現首府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從 2003 年起,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對企業退休人員特別是筆者工作涉及的改制國企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退休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脫離原企業而交給人社局、社會化管理辦等是進行社會化統籌發放;社會化管理工作脫離原單位而進入基層,并最終由社區負責進行直轄管服。

社會化管理工作涵蓋了這些方面:保障退休人員最基本生存需要;協同人社部門做好養老金核實及放款,提供社保相關政策咨詢服務;及時掌握老同志們的生存狀況,管理他們的人事檔案;定期安排黨建、文化娛樂活動,提高退休人員社會參與的積極主動性,也有助于退休人員自管自律。退休人員由街道(鄉鎮)、社區進行管理并提供其所需的各項服務,養老主由家庭到社會,他們從企業離開成真正的徹底的為社會人,各項經費由人社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切實的生活照顧以及退休人員的精神需求都要由社區等社會組織等來承擔。

根據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辦公室官方網站的介紹,目前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概念、范圍、形式內容、意義等都十分明確: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相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所居住的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街道和社區服務機構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烏魯木齊市的現狀是參加市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企業退休人員已經納入了社會化管理。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意義在于進一步保障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程度如何,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實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后,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有了經濟上的保障。在這個基礎上,通過積極推進社會化管理服務,可以更好地實現退休人員在生活水平不落后的情況下安度晚年,得到組織管理和服務上的保障。

當前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享受的社會化管理主要是社區直管和社區(街道)與企業共同管理。隨著烏魯木齊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實現小街道大社區的趨勢下,所有退休人員都將逐步實現社區直接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內容涉及退休人員生活、文化體育等各個方面。概括起來主要包括:落實社會保險待遇;開展黨的組織活動;作好醫療保險;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特困企業中困難人員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協助企業退休人員的遺屬辦理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津貼手續;組織文體活動以及開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幫助企業退休人員同其原所在企業聯系協調相關遺留問題等。

(一)取得的成效

1.政策逐步完善

烏魯木齊市為加強社會化管理體系建立和服務的進展,多年來建立了可行的方案,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不斷探索研究和分析,在不斷提高改進的基礎上,著力提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水平。相繼制定了如下政策:

《關于批轉烏魯木齊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于市區(縣)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編制的通知》

《關于進一步加強烏魯木齊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

《關于轉發對參加自治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離退休人員實施冬季采暖費補貼的通知的通知》

《關于轉發對參加自治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有關退休人員實施生活補貼的通知的通知》

《關于明確新政辦發〔2010〕167、168、169 號三個文件若干政策執行問題的通知的通知》

《烏魯木齊市納入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辦法(試行)》

《關于暫時停發未參加領取養老金資格年審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關于 2015 年利用異地社會化管理系統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的通知》

以上政策性文件明確了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具體目標,工作內容和實施要求,為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對于個案,市委市政府還特事特辦制定了一些政策:

(1)新疆 A 廠

原新疆 A 廠是烏魯木齊市原工業局下屬的國有企業,該企業于 1998 年 12月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后企業經營每況愈下,于 2002 年 6 月被新疆 D 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債式整體購并,考慮到 A 廠尚可繼續生產經營,D 公司并未將其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后由于營業執照未按時年審,A 廠營業執照被吊銷至今,造成 A 廠處于事實上由 D 公司控制、但法律和登記上仍未完成改制的狀態。

由于 D 公司近年來經營困難,而 A 廠實際上又沒有生產經營,使得 A 廠改制前退休人員的安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圓滿的解決,造成上訪不斷。而 D 公司“接手”后又經常發生不按時繳納社保費的情況,離退休人員醫??ǔ霈F過多次被鎖現象,并與部分職工存在勞動糾紛問題,為此企業職工多年來多次大規模上訪市委、市政府,迫切要求徹底解決離退休人員的安置問題。

為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權益,使其老有所養、病有所醫,2011 年 7 月 18 日,市委召開了專題會議,就原新疆 A 廠離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相關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根據會議精神,A 廠 322 名離退休人員由市人社局接收,其中國企改制前退休人員移交兩年的醫保、采暖費用,兩年后由市財政進行兜底;國企改制后退休人員移交十年的醫保、采暖費用,費用使用完畢后由 D 公司進行續交。同時 D 公司承擔 322 名離退休人員十年的活動費。結合目前 D 公司費用承擔情況和具體工作實際,先行將原新疆 A 廠國企改制前退休人員共計 172 人(不包括離休人員及建國前工人 3 名)移交市人社局社會化管理辦接收管理。具體移交內容如下:

一、原新疆 A 廠國企改制前 172 名退休人員及其人事及職稱檔案。其中男43 人,女 129 人,黨員 60 人。

二、原新疆 A 廠國企改制前 172 名退休人員兩年醫保費為 818736.46 元(已移交 837776.84 元)。

三、原新疆 A 廠國企改制前 172 名退休人員一年采暖費 160037 元。

四、原新疆 A 廠國企改制前 172 名退休人員十年活動費 172000 元。

五、南昌路 1 號原新疆 A 廠家屬院北院內一間近 30 平方米的離退休人員活動室移交市社會化管理中心管理。

(2)R 廠和 S 公司

2002 年 4 月 25 日、11 月 29 日,新疆 X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批準,分別整體承債式兼并了原烏魯木齊市 R 廠和烏魯木齊市 S 公司。兼并后由于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到 2005 年底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承諾離退休人員的費用無法按時支付,出現嚴重的拖欠現象。2006 年起,原兩家企業 100 多名離退休人員開始上訪市委、市政府等相關部門。此事因其涉及部門多、人員廣,時間跨度大,處理起來極為困難。如不能妥善處理,將直接影響退休老同志的正常生活,使其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無從實現;使黨和政府對職工權益的保障政策得不到落實;更有可能激化群眾情緒,影響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市委、市政府指定該兩家企業的所屬職能部門進行具體落實,同時要求工作人員依照相關政策和法律規定積極做好每一步工作,保障原 R 廠和 S 公司退休人員的根本利益,控制好局勢,平息事態的發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按照2009 年 7 月 13 日烏魯木齊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2008)市勞仲裁字第 2072 號]裁決結果,共需費用 5505273 元。市經信委于 2010 年底從吐魯番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西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案款中主張回資金3000000 元。2011 年伊始,為確保 R 廠和 S 公司的退休人員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市經信委安排專人從新疆 X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取回原市 R 廠和 S 公司的退休人員檔案 118 份;并將新疆 X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拖欠131 名原市 R 廠和市 S 公司離退休人員的各類欠款共計 485540.69 元,從已追回的案款中一次性分別發放給其本人。2011 年 1 月 27 日,市經信委根據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在烏經[2010]377 號文件上的批示及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烏國企改[2009]2 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烏勞函[2008]44 號文件精神,將原市R 廠和市 S 公司退休人員共計 121 人移交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接收管理。同時從已追回的案款中移交退休人員今后十年活動經費 121000 元,退休人員今后八年醫療保險金 2067055.84 元,退休人員今后八年采暖費 100000 元。

2.體系基本建立

為了加快速度構建成型的、獨立的、高效的首府社保體系,根據國務院、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大力推進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結合烏魯木齊市實際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并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使企業退休人員與原單位相分離,由社區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進行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

烏魯木齊市各個區(縣)不斷加強街道(鄉鎮)、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體系的建設,不斷完善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網格化”工作。各級工作部門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已經形成健全工作體系,即:“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服務”的工作網絡,以市、區(縣)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主導,以市、區(縣)、街道(鄉鎮)三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管理機構,以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四級為服務網絡,形成上級抓下級,逐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各區(縣)以及相關企業抓好社會化工作的移交事宜,社會化管理養老工作的移交工作由市、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指導,由街道(鄉鎮)、社區社會化管理辦進行實施。企業積極協助各級社會化管理辦做好了退休人員社區管理交接工作。

3.內容日趨完善

目前,烏魯木齊市在社會化管理工作中,已經完成起企業退休人員的數據庫的建設,向老同志們宣傳并送出便民聯系卡,定期開展社保知識和社會化管理知識的政策咨詢會,實行嚴格的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進一步成立離退休黨支部和自我管理團體,大力組織協助老同志們舉辦各項文體娛樂活動。

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總體任務是,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移交的工作,由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其所屬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負責指導,由街道(鄉鎮)、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和企業負責實施。街道(鄉鎮)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應有一個不少于 20 平方米的檔案室,有一名專職工作人員負責管理企業退休人員檔案,建立好檔案的管理制度,做好檔案的管理工作。移交前由街道(鄉鎮)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與企業共同簽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移交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義務。移交時由街道(鄉鎮)、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負責核對、接收。

移交時企業按每個退休人員 100 元/年的標準,向街道(鄉鎮)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一次性繳納 10 年的活動費,改制企業由國資部門從國有資產中一次性的剝離。移交到街道(鄉鎮)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企業退休人員又易居住地的,由街道(鄉鎮)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負責辦理轉移手續,退休人員活動費不予結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后,其統籌項目以外應當由企業來承擔的費用,以及其他遺留問題和退休人員移交過程中的思想工作由原企業負責實行。街道(鄉鎮)、社區與企業共管的企業社會化管理組織,原有由于退休人員的活動場所,繼續保持原有的用途不變,原企業沒有能用于退休人員辦公活動場所、設施、器材的,由國資部門從其它非經營性資產中劃撥部分場地。

在此基礎上,烏魯木齊市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又細化了以下內容:首先,建立完善了各項檔案。1、幫扶對象檔案。在細致掌握情況的同時,把破產、特困企業和無工作的各類勞模典型、傷病殘疾老人、獨身寡居老人等老同志們作為重點的扶助目標,切實落實個人資料登記制度。2、退休人員健康檔案。真正起到好街道(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應有功效,認真安排醫護人員為老同志們就近提供各方面的醫護、保健、康復、疾控咨詢和服務。3、便民登記檔案。指導和協助離退休人員家庭申請各項照顧和福利。對已去世幫助他們的家庭辦理善后喪葬事項、撫恤補助事宜。4、退休黨員學習檔案。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按期舉辦學習討論,使他們了解我黨最新的理論成果,參與到社區各項工作中來,大力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

其次,優化社會化工作的前提,努力提高社會化工作質量。各區(縣)及相關部門、單位采取有效手段,力圖制造條件,處理好實施社會化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力資源、資金、基礎建設和活動場所等問題。關注老年公寓的規劃和建設,倡導和吸引社會各階層力量參與到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為退休人員提供多元化服務保障。落實活動經費和服務設施。烏魯木齊市各級社會化管理機構對于老同志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的健身活動場地,應當通過各類企業上級主管的職能部門進過多方融資進行租賃或劃撥解決。三級社會化管服機構接收的場所和器材,應用于退休人員舉辦文體娛樂項目。如落實新疆 A 廠社會化管理問題時,專門規定南昌路 1 號原新疆 A 廠家屬院北院內一間近 30 平米老年活動室移交市社會化管理中心管理。

第三,強化各個街道(鄉鎮)、社區的組織建設。特別是認真落實并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黨組織建設,做好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的轉移接洽工作,組織好他們的黨內生活。對企業退休黨員領導干部,在轉入街道(鄉鎮)社區黨組織進行管理的,街道黨(工)委和上級黨組織要努力營造條件,保障他們的政治上的待遇不受影響。

4.采暖費和生活補貼得到落實

烏魯木齊市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來說并不算高,但市委、市政府科學規劃、合理配置資源,保障了退休人員的冬季采暖費和生活費補貼。根據烏魯木齊市相關政策,對參加自治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離退休人員,按每人每月 120 元標準發放冬季采暖費補貼。冬季采暖費補貼由社保經辦機構按月與養老金一并發放。冬季采暖費的補貼費用,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離退休人員,由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進行支付;未參保退休人員按原資金渠道解決。企業原則上不再承擔本單位退休人員冬季采暖費。每月增加的 120元冬季采暖費補貼納入基本養老金發放基數里,列入統籌項目支付。

凡是加入了新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且在 1995 年12 月 31 日前辦理了退休(退職)手續,按照每人每月 120 元發給生活補貼。實施生活補貼資金由各級財政以及相關企業分別進行承擔。凡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所需資金由企業負擔;關閉、破產和困難的企業,所需資金由企業所在地財政負擔。生活補貼發放人員范圍必須是已參加社保并于 1995 年 12 月 31 日前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這部分人員中已經享受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仍按照現行事業單位離退休待遇的有關規定執行,不享受企業退休人員生活補貼政策。原屬國有以及國有控股企業,在 2010 年 6 月 30 日前改制為非國有控股企業的,其在 1995 年 12 月 31 日前的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資金由同級財政補助;而 2010 年 7 月 1 日后才改制為非國有控股企業的,其在 1995 年 12 月 31 日前的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資金由該企業自行負擔。

5.保障社會化管理工作人員隊伍

烏魯木齊市各街道和鄉鎮社會化管理所、站因地制宜,根據本轄區退休人員狀況和實際數量配備一至兩名專門工作人員。各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的服務工作人員人手不足的時候,適當向上級部門申請添加崗位,并建立了一些公益性崗位,從高校畢業生、“三扶一支人員”、復轉軍人以及失業下崗者之中進行組織招聘。公崗的服務工作人員依照相關政策來享受社保補貼和崗位津貼,其中,崗位津貼不低于烏魯木齊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并且按照法律及規定由雙方繳交社保費用。社會化管理中心、所、站因工作而需要的相關資金,由各區(縣)在年度預算里專門安排落實,切實保證了按時并足額撥付。各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所需要的工作經費出現短缺和不足,即可自所在轄區人社部門就業經費里支取。經費數額依據各級社會化工作機構服務效果以及管理的人員量來確定--服務人數多于五百人,管理服務好效率高的的社會化管理所、站每月分別補貼三百元;其余社會化管理所、站按月給予一百五十元。補貼費每年由市人社局經確定數量后進行一次撥付。各級社會化管理機構對于社會化管理工作資金保證定向使用,并實時監督檢查。各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因公資金,由所在區(縣)按照本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三元加入到本級預算支出,每年依據前一年所管理服務的退休人員人數進行預撥。各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所需的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活動經費,從簽定社會化管理移交協議當天起,由原單位按照 100 元/人/年的標準計算,一次性向區(縣)社會化管理養老機構繳交十年活動費。各個區(縣)社會化管理養老機構設立專門賬戶進行管理,社會化管理辦專門負責監管活動費具體操作。

(二)烏魯木齊市社會化管理工作目前的問題及原因--以改制國企為例

1.資金問題

烏魯木齊市共有 180 家改制國有企業,依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測算剝離的離退休人員醫療費總計為 30979.37 萬元。經核實,截止 2009 年已用于繳納離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金額為 13293.25 萬元,還余 17686.12 萬元(這些余額均在代管企業保管,??顚S茫?。其中,有 20 家已改制后企業醫療保險費已為負數,金額為負數的企業占總企業的 11.11%.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改制時間早、人員結構老化,按照余命年剝離費用的時間較短,加之當時養老金繳費基數低,剝離的費用相對較少。從 2009 年至 2014 年,以 2009 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額 23363.43萬元為繳費基數,按年 10%的遞增比例和現行的醫療保險費費率,6 年共計繳費23363.43*7.5%+23363*7.5%*(1+10%)+23363*7.5%*(1+10%)2+23363*7.5%*(1+10%)3+23363*7.5%*(1+10%)4+23363*7.5%*(1+10%)5=13519.74 萬元,在 6 年繳費期間先后有 55 家企業應繳醫保費金額為負數,為負 4376.08 萬元,占已改制企業的 30.55%.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繳醫保費金額為負數,即交不起醫保費的改制企業會越來越多。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討論,擬定該部分經費由市財政承擔,但目前尚未有明確規定出臺。同時,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活動中心、體育鍛煉設施、醫療機構等還有不足,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不健全,參與社會化管理工作人員數量不夠。

其原因在于,烏魯木齊市社會化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政府財政支持和發展進步的,也即資金來源較為單一,隨著退休人員數量的增加,以及社區養老服務需要的日趨壯大,單靠政府一己之力己經無法滿足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要求,導致社會化管理工作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烏魯木齊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來說并不高,居民經濟收入水平一般,各區縣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難以拿出大塊資金投入社區的養老服務,個人和其他組織捐助能力不強,缺乏資金支撐,義工隊伍機制沒有形成,導致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有心無力。

相關的案例一:2011 年 12 月 9 日,新疆 G 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G 公司)退休人員因預留的余命年資金嚴重不足及醫??ū绘i的問題集體到市信訪局上訪。經了解,2000 年 11 月,烏魯木齊市 G 廠經市機電局批準改制為新疆 G 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本 300 萬元。該公司實施改制前評估,企業總計資產 3686.5萬元,總負債 3608.4 萬元,凈資產 78.08 萬元。

G 公司雖為集體所有制企業,但經批準,該企業改制完全享受了市黨發[2000]13 號文件的全部優惠政策,具體如下:

(一)經勞動部門測算并下達“烏勞函字[2000]110 號”文件批復,企業固定職工 309 人,合同制職工 24 人,測算職工安置費總額為 6005890 元;離退休人員 156 人,平均余命年 10.96 年,測算醫療費 3027973.26 元,取暖費 829026.68元;欠繳社會保險金及利息 26742.36 元;退休人員遺屬的余命年補貼費 4800元。四項合計測算 9894432.30 元。

(二)喀什東路 9 號兩宗工業七級用地共 30371.8 ㎡(含 1995 年企業已購買 40 年使用權的 3354 ㎡),辦理 50 年出讓年限,參照市黨發[2000]13 號文件第三十八條第一款不低于 25%繳納土地出讓金,需上交出讓金 1718332.10 元。

(三)由于 G 公司評估后凈資產只有 78.08 萬元,凈資產不足以抵補職工安置、離退休人員托管等四項費用 9894432.30 元,參照市黨發[2000]13 號文件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由土地資產進行抵補。因此,該公司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時應繳納 25%的土地出讓金全部進行了抵補,獲得了 50 年的土地使用權。

1994-1999 年期間,G 公司分 5 次在工商銀行共獲得貸款 950 萬元(本金)用于企業技術改造,M 廠和 N 廠為其貸款提供擔保。2001 年以前 G 公司共償還銀行貸款利息 430 萬元,但貸款本金一直未予償還。

2001 年后,因 G 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被銀行訴至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了擔保方M廠和N廠的兼并單位H公司兩筆貸款(本息及訴訟費)284.5 萬元后,H 公司又將 G 公司訴至市中級法院。

在市中級人民法院主持協調下,2003 年 7 月,H 公司與 G 公司簽訂了“以資抵債,轉讓部分資產”的協議,將 G 公司 2.7 萬平方米土地(自購土地 3354㎡除外,現屬 G 公司資產)、7073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含在建工程)及固定資產等全部轉讓給 H 公司抵債,H 公司共出資 1222 萬元,具體包括:829 萬元用于歸還 G 公司欠工商銀行剩余貸款本息(含法院執行高新公司的本息);171 萬元償還 G 公司 2003 年之前欠繳社保金;220 萬元用于當時 177 名離退休人員余命年醫療保險、取暖費。由于 G 公司債務問題,220 萬元資金商定由高新區帳戶保管,按規定支付離退休人員的醫保金和取暖費,并包括 G 公司“以資抵債”后辦理退休人員的“兩費”.“以資抵債”協議內容由市中級人民法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原市機電局、G 公司等單位參加確定。

“以資抵債”后,H 公司將其資產作為股份與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新疆特變烏魯木齊電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并將 2.7 萬㎡土地已過戶到新公司,從 2003 年至今,全部建筑物和設備都在使用,其中在建工程是該公司的主要生產車間。另外,該公司還在 G 公司剩余 3354 ㎡土地上建造了臨時職工宿舍和廢品臨時庫房,幾年來從未給 G 公司任何補償。

直至退休人員上訪時,G 公司除 3354 ㎡土地資產外已無任何資產。但此土地證因G 公司1999年12月在工商銀行辦理13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抵押后一直無法歸還,由于此地在 2.7 萬㎡土地的邊緣,又不臨街,銀行已將此債權轉給另一單位。目前,新疆特變電工股份公司已將 G 公司抵債的 2.7 萬㎡土地上的生產線搬遷到昌吉,2009 年準備開發此地,而 G 公司 3354 ㎡土地與其是一個整體,如不連接起來開發,該片土地將會變成一塊廢地。截止 2010 年底,220 萬元??钍褂们闆r如下:

1、220 萬元中扣除了協議中約定應為 G 公司支付而 H 公司已墊付的資產過戶、評估、訴訟等費用 26.6 萬元;2、2009 年 9 月 15 日,該款使用至僅余 59.2 萬元。G 公司法人代表張某以取款程序復雜、不便操作為由向 H 公司申請,并經 H 公司主管領導批準一次性取走剩余費用 59.2 萬元。張某取走資金后,將退休人員醫保費(采暖費從 2010年 1 月 1 日起已由財政支付)交至 2010 年 10 月,約使用了 25 萬元(2010 年 11月至今未交,造成退休人員醫??〝荡伪绘i)。余額 34.2 萬元被張某挪用。3、220 萬元是用于解決離退休人員余命年醫療保險費和取暖費的,而 H 公司從中扣除了 26.6 萬元和經 H 公司批準張某一次性取走剩余費用 59.2 萬元,造成現無資金支付醫療保險金。

相關案例二:2011 年 8 月 8 日,新疆 L 公司向市政府提交了《關于停繳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的請示》及烏勞函[2011]91 號文件,經調查:

新疆 L 公司是由新疆某機器廠破產改制而成的股份制法人單位。2002 年 9月 4 日,烏政辦[2002]245 號文件同意新疆某機器廠按照國家優化資本結構政策實施破產。2003 年 3 月 17 日,市國企改[2003]7 號文件同意新疆 L 公司收購新疆某機器廠破產資產。

根據烏勞函[2002]125 號文件,原新疆某機器廠破產時測算了退休人員 409人醫療保險費 3119956.10 元;二等乙級傷殘革命軍人 1 人,醫療保險費 111900元,合計 3231856.10 元。

原新疆某機器廠退休人員 409 人(現在世 343 人)醫療保險費 3119956.10元已于 2010 年 4 月使用完畢,之后一直由 L 公司進行繳交至今;二等乙級傷殘革命軍人 1 人的醫療保險費 111900 元已于 2010 年 2 月使用完畢,后由勞動部門轉為普通退休人員,由 L 公司進行繳交至今。綜上,原新疆某機器廠破產時測算的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已于 2010 年全部使用完畢,之后由 L 公司為 344 名退休人員繳交醫療保險費每月 5.2 萬元,一年為 5.2 萬元*12 個月=62.4 萬元,現共計繳交 5.2 萬元*15 個月=78 萬元。

原新疆某機器廠破產時按平均余命年測算剝離的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3119956.10 元是根據烏勞函[2002]125 號測算剝離的,該費用已于 2010 年 4 月使用完畢并出現資金空缺,344 名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至今一直由 L 匯公司承擔。

鑒于上述實際情況,以及原新疆某機器廠是按照國家優化資本結構政策實施破產的事實,政府主管部門建議:將新疆 L 公司 344 名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344名退休人員今后的醫療保險費由市財政予以承擔。

相關案例三:根據政府相關部門對《關于 Y 公司退休人員要求解決醫保問題的報告》的群眾來信的情況調查:2001 年 9 月,市屬國有企業烏魯木齊市 Y 公司改制為烏魯木齊 Y 有限公司。在改制時,勞動部門按照《烏魯木齊市國有企業改革施行辦法》的規定,測算了在冊職工的安置費和經濟補償金、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費和取暖費等職工安置費用并從原國有企業資金中劃撥至改制后的 Y 公司,退休人員按規定由 Y 公司來負責。Y 公司一直在負責退休人員的采暖、醫保費用。2010 年 3 月,市政府為解決武警部隊駐地問題,對 Y 公司位于黑甲山地區的廠區內所有的土地及地面附著物進行了征購,企業擬關閉。因屬于政府征購,市政府領導委托市財政局召集土地、勞動、房產等部門研究解決征購中的有關問題。市勞動局根據會議決定,對 Y 公司關閉后,涉及職工安置的費用進行測算,該企業有退休人員 21 人,參照國有企業破產關閉退休人員安置的辦法,對退休人員按平均余命年 10 年測算了今后預計需支付的醫療保險費、取暖費等費用,測算結果 2010 年 4 月份轉至市財政局,但至今無結果,造成了退休人員無人管理、無人問津。退休人員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并多次到有關部門集體上訪。

2.管理模式問題

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標準和目標,就是實現退休人員進入社區及各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機構進行直轄管理服務。自該項工作開展之日起,烏魯木齊市實施的主要模式就是由政企共管和委托管理相結合。目前烏魯木齊市直接社區接受社會化管理服務人數以及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水平、質量還很不足。根據相關政策烏魯木齊市委托管理和共同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都要在 2008 年年底前全部實現直管。但目前,根據烏魯木齊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區建設情況,烏魯木齊市改制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主要模式還是街道(鄉鎮)、社區與企業共管,即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組織、設施健全的大中型企業,或雖不具備上述條件,但企業主體仍然存在,有相關人員繼續工作的,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企業上級主管部門考核評估后統一掛牌,統一工作制度和職責,在區(縣)、街道(鄉鎮)社區管理服務機構指導下暫由企業社會化管理組織按照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工作要求進行管理服務;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由街道(鄉鎮)、社區與企業各自承擔一部分管理服務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待條件成熟后,再向社區直管過渡。僅以工業系統為例,烏魯木齊市 53 家工業改制企業目前離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還不到一半。

其原因除了資金問題,還源于社會化管理工作平臺建設不到位。相關職能部門對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重視不夠,沒有很好地落實社會化管理工作相關政策。

社會化管理工作形式不正規、內容不完整、隊伍水平有限、工作資歷不深,影響了向社區直管的進化。社會化管理工作從客觀上與各級政府、社區建設密切相關,僅靠人社部門及相關單位難以保證順利開展。

3.思想顧慮仍然存在

社會化管理工作存在方方面面的顧慮。首先老同志們會覺得自己和企業的情感難以割舍,為國家為企業辛勤工作一輩子,老了退休了單位就不管了,就要和原工作企業徹底脫離關系,情感上難以認同、心里上不能接受;另其次他們對社區還是信心不足,擔心社區沒有企業管得好。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社區建設程度和居家養老舊思想的制約和影響,導致很多退休人員對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對社區服務能力還存有疑慮。而自己和企業的管理人員比較熟,溝通起來方便,社區對自己的個人情況和需求不盡了解,管理和服務不會很周到、細致。

4.社會參與度不高

社區民眾的介入意識不高,加入活動不夠,義工隊伍機制沒有形成,雖然社區服務正在逐步受到居民們的歡迎,但是社區服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還在于轄區民眾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共同營造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局面。如果沒有足夠的志愿者隊伍,社會化管理和服務很難得到長久持續的發展。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