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烏魯木齊企業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問題探究
【第一章】企業離退休員工管理模式探析緒論
【第二章】退休人員管理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現狀分析
【第四章】國內外社會化管理實踐及其啟示
【第五章】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完善思路
【總結/參考文獻】烏魯木齊地區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五、烏魯木齊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完善思路
(一)經費落實途徑
由于各級政府對社會化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以及缺乏明確資金保障及列支渠道專項政策規定,目前社會化管理工作經費嚴重短缺,極大制約著各項相關管理服務的進展。加之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范圍很廣,內容龐雜繁多,接受對象數量較大并在繼續增長,所涉及的機構和工作人員數量較多,需要的工作經費數量之巨和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僅僅由政府財政負擔遠遠不夠,必須開辟多元化資金籌措渠道。
1.政府分級承擔基本工作經費
社會化管理工作是由政府主導和支持的,來自各級政府特別是自治區、市、區(縣)、街道四級政府財政補助是開展社會化管理工作的基礎條件。筆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操作辦法:一方面在烏魯木齊市每一年的財政預算中,依據相應需求和規定對同級社會化管理工作撥付工作費用;另一方面是根據社會化管理工作開展的現實需求,布置專項經費,比如企業退休人員資料數據庫的建設、活動場地及所需器材、軟件開發和推廣等各類經費,進行??顚S?。各級政府由于財政收支能力不同,可以按照遞減的原則確定各自的財政補助比例,來保證社會化管理養老服務基本工作經費,用于基層服務平臺工作人員的工資、辦公經費等。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基金必須??顚S糜趨⒈U唣B老之用,因此從退休人員養老金結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專門用于參保者退休之后管服的重要環節。資金提取的比例應當根據退休人員數量和年齡構成來確定。對于按一定比例從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中提取的資金,??顚S糜谄髽I退休人員的有償服務補助、逢年過節走訪慰問、特困生活補助、大病補助等。
2.多渠道籌集經費
思考、探尋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是解決社會化管理工作和活動資金短缺的應有之義。首先政府要大力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來支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擴大宣傳,倡導居民以捐款捐物等形式對街道、社區的社會化管理養老給予援助;打造一條以財政資金、社會捐助、居民和退休人員參加的籌資渠道,設立退休人員重大疾病的救助基金和特殊困難關愛基金等。
同時,推動以“幫老扶弱”為目標的福利彩票的發行,促進其年銷售額不斷增長,建立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老年人照料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有效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對推進社會福利的社會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人關愛體系以及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具有重大作用。政府出臺有關政策規定,從每年福利彩票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社會化管理服務所需經費,用于社區照料服務設施建設工作。
仍然以新疆 A 廠為例,2002 年 6 月新疆 D 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D 公司)承債式整體購并了新疆 A 廠,并代管了新疆 A 廠 329 名(現在世322 人)離退休人員。2002 年 12 月 D 公司與烏魯木齊市糧食局共同開發光明路金碧華府小區,但由于資金緊張,項目直至 2008 年仍未完全竣工,造成其無法按計劃全面實現銷售,企業經營也愈發困難,使得新疆 A 廠在職及退休人員相關費用未得到保障。為使得購房戶、債權人、抵押權人,特別是新疆 A 廠職工及退休人員各項費用得到落實,根據市委辦公廳烏黨辦紀[2008]9 號文件精神,D 公司將金碧華府項目《國有土地使用證》存放于政府,并建立銷售資金專戶,承諾每月將銷售收入的 85%優先用于結清項目抵押人的開發貸款本息,剩余部分用于新疆 A 廠在職及離退休人員各項費用的支付和歸還項目施工工程款。但由于產權、抵押及經營等原因,D 公司在先期繳交金碧華府項目土地出讓金 272 萬元后,自 2002 年 12 月 21 日起一直沒有能力補繳土地出讓金 480 萬元,而新疆 A 廠在職和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也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造成他們多年來數次大規模上訪。為保障企業職工基本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不懈努力 D 公司已尋求到第三方企業合作發展,擬對新疆 A 廠土地進行開發,并通過注入資金償還 D 公司各項債務,特別是新疆 A 廠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各項費用。2011 年 7 月 19 日,市委分管領導召集相關部門對新疆 A 廠的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根據該會議紀要(烏黨辦紀[2011]54 號)精神,D 公司及其合作方企業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出資 840 萬元解決了 322 名離退休人員醫保、采暖等費用,將他們移交社會化管理,并承諾全力處理后續事項。目前,新疆 A 廠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正在進行。而在此基礎上要徹底解決 A 廠的所有遺留問題仍須大量資金投入,這就需要對 A 廠土地進行開發并獲取收益來實現。鑒于上述原因,市委、市政府準許新疆 A 廠通過招拍掛程序實現其所屬土地的充分開發和利用,以徹底解決該廠長期以來的各項遺留問題。
3.落實移交社會化管理的人員活動費
烏魯木齊市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本轄區社會化管理工作施行計劃有關規定,監督企業繳交其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活動經費。在審核國企的改制方案時,對退休人員相關費用的剝離,退休人員安置和收取活動經費等進行認真審核;沒有提出安置退休人員的意見、且對移交活動經費方案不做落實的,應令其進行按時改進完善。對于已收活動資金,要堅持??顚S?,加強監管,切實用到社會化管理工作中去。
(二)強化基層社會化管理工作平臺建設
伴隨著烏魯木齊市各級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服務意識以及相應職能的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領域的公共服務對象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對基本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各級人社部門均在強勢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通過有效指引、典型歸類、合理規劃、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監督考核驗收等多項舉措,鄉鎮(街道)、社區的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覆蓋兩級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已經見到成效。但仍然存在工作職能不完善,服務制度不規范,志愿者隊伍力量弱、實際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化管理養老工作的開展。因此,我們要把推進基層綜合服務便民場所建設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烏魯木齊市鄉鎮(街道)的基層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在鄉鎮(街道)建設高標準高水平的綜合服務窗口,制定統一的服務規范和業務流程,定期對效力于各個平臺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培訓和監督檢查,完善服務設施和服務場所,確保退休人員隨時隨地享受到高效、優質、均等的社會化管理服務。
1.加強社保經辦機構隊伍
進一步強化市、區(縣)、街道(鄉鎮)三級社保實際經辦組織能力,最關鍵的問題是充實各級經辦組織的社會化管理專職人員,在經辦組織單獨設立社會化管理處(科),專職做好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定、評估指導、監督管理、人力培訓等工作。
2.擴充基層工作人員
針對現有基層平臺人力資源素質較低、工作服務人員相對缺乏的情況,應當充分利用好各項優惠政策來配強配齊基層的工作人手。市委、市政府應當大力支持,設置新的公益崗位,招聘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充實基層工作崗位,落實工資待遇、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及其他待遇吸引較高素質人員從事服務工作。制定人才培養和人員素質提升機制,有規劃、有著重、分時段、多形式、有層次地安排實施培養培訓活動,制定三級基層平臺工作人員培訓制度,在強化專業訓練的基礎上力求達到實行持證上崗的制度。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管理,開展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等獲得,規范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建立學習進步制度,指導工作服務人員持續學習并實時更新他們的業務知識。
3.退休人員自我管理
社會化管理工作要在目前三級管服的基礎上,推行退休人員“網格化”管理服務,根據社區面積和轄區內退休人員數量,成立企業退休人員自助小組,選取有一定文化、為人熱情、辦事公道、較有威望的退休人員為組長。日常生活中,組長積極協調組織本小組成員互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及服務,并可通過建立興趣小組、參加文體活動等,進一步豐富企業退休人員精神生活。
4.社工、志愿者參與
在國外及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大量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參與。在推進社會化管理工作時,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是無法替代的生力軍。企業退休人員由于年齡老化、身體弱化、脫離社會工作等原因,會出現健康、心理、社交、家庭等各方面問題,此時社會工作者顯得尤為必要。
他們對企業退休人員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查了解和評估,推薦其到適當的服務機構接受服務。在現有條件下,每個鄉鎮(街道)基層服務平臺至少應當配置 1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志愿者是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另一大群體。企業退休人員日常生活中餐飲、保潔、陪護、學習、精神慰藉等基本需要,主要應由志愿者來提供。應當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對愿意提供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照料服務的志愿者開展培訓并為其順利進行志愿服務提供便利和保障。
(三)轉變服務模式
企業退休人員由于民族、年齡、健康、收入、家庭等原因,需要接受的管理服務不盡相同,加上隨著社會發展而造成的需求多元化,共同決定了企業退休人員的服務提供模式要走政府投入和指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相結合的路子。
1.政府購買服務
政府購買服務,一般指從充分發揮市場效能出發,政府將原本由自己向社會民眾直接提供的一些社會公共服務類產品,按照法定程序及方式轉給具有此類能力、資質好的社會力量來操作,而且由政府根據其服務效果、質量、效率、數量向其支付所需的款項。實踐結果證明,這對于政府轉變現有職能,社會體制改革的深化,優化資源配置,吸引民眾接入,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刺激經濟活力,以及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具體到社會化管理方面,在退休人員生活照料方面,對獨身、疾病、貧困老人,由市或區(縣)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或機構養老服務。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性組織來提高業務工作效率,將政府從一般性、重復性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2.社會力量興辦機構
政府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模式應當改進和創新,保證國有資產安全、養老??顚S?、服務效率效果不變的前提下,推動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公辦民營,一次激發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和活力,政府穩步實現從“辦服務”到“管服務”的轉變。著力引導和支持有條件有資質的企業、個人、社會組織以及外資,以各種合理合法的操作和經營方式,依照法律法規建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如家政公司、護理中心、配餐中心等。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則由市財政撥付的專項經費進行專門的支持。同時堅持政府指引、市場實踐的有效方式,通過融資補貼、貸款貼息、稅收減免、融資擔保等方法對盈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進行間接鼓勵或投入。
3.完善新的體系建設
政府在搭建社區社會化管理工作平臺基礎上,還需要在社區構建其它管理操作體系,賦予社區社會化管理工作新的內容。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社區健康醫療機構。退休人員年老體弱,他們需要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建立退休人員健康檔案,提供健康宣傳、疾病預防、醫療咨詢、康復指導、護理照料、上門巡診、家庭病房等服務顯得十分必要;二是要構建基層社會化管理管服系統。并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員都有家庭、配偶甚至子孫滿堂,很多人缺乏實際的照料。社區可以建立老年公寓或敬老院來關愛這一部分人群,同時建立家政服務中心、愛心救助服務中心和老年志愿者服務隊,為退休人員提供上門服務。三是建立社區文化體系。社區應當想方設法提升退休人員生活質量,填補他們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建立老年活動室、健身設施,成立老年文體活動中心,如舞蹈隊、合唱團、書畫班棋牌室、攝影協會、球類隊伍等等。
4.加強宣傳爭取全社會共同支持
完善社會化管理工作是對烏魯木齊市現行社會化管理養老體制的重大改革,需要通過廣泛而深入宣傳來發動,爭取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充分理解和廣泛支持,讓盡可能多的人尤其是各大企業和退休人員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各級政府要制定宣傳計劃,通過派發宣傳資料,在報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以及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興媒介推廣介紹,廣泛宣傳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背景目的和意義、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烏魯木齊市及各區縣落實這項工作的情況;宣傳工作特別要貼近企業和退休人員,組織專家答疑解惑,打消企業和退休人員存在的各種疑慮。大力協助相關企業對老同志開展宣傳發動工作,指導企業通過職代會、退委會等召開座談會、舉辦政策講座、登門走訪、書面宣傳、組織觀摩等多種形式,生動有效地做好退休人員的思想工作,為社會化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進而爭取到全社會對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四)規范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
1.加快完善各項制度
社會化管理工作進行規范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各級政府應當從烏魯木齊市社會化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規劃和構建社會化管理服務基本的制度體系。認真培養,提高街道、社區社會化管理工作服務人員的各項技能、素質、能力,端正工作態度。扎實開展對街道、社區工作服務人員的工作培訓,通過組織經驗交流、定期學習、工作探討、現場觀摩、工作考核等活動,使工作人員牢固掌握社會化管理的基礎知識、相關政策和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流程手續。
2.加強黨組織建設
社會化服務一項很基本內容就是強化黨組織建設。各級組織應當規范和強化街道、社區內黨組織的建設,做好退休人員的黨組織關系轉移接洽工作,及時收取黨費,開展組織活動。尚未建立黨組織的社區,要在上一級組織的指導和幫助下加快黨組織建設進程,著力實現支部建到社區的要求。街道、社區組織要不遺余力將退休黨員納編入基層黨支部,加強思想教育,充分發揮他們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
3.積極規劃、籌建社區活動場地及設施
社區應當將場地、基礎設施和器材的保障納入整個社區的發展計劃以及轄區建設和諧社區的規劃中。在社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上,逐漸解決老同志們的活動場地和設施缺乏的問題。爭取政府社會保障專項經費并多渠道籌資資金參與建設,協調關系、統籌資源為社區所用。切實利用好基層組織現有的方方面面各種資源為老同志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務。選擇確定好重點項目,把握工作重點,積極爭取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建設;加強與相關單位、部門的協調和聯系,調動積極主動性。[15]
4.轉變企業的思想觀念
為保障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順利實現,作為企業應當率先轉變陳舊思想,真正認識到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意義所在。讓逐步進入社區的退休人員降低對企業的依賴。企業要在資金、場地、設施等方面對于社會化管理工作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使退休人員穩步脫離原單位,有序過渡至社區管理,消除不安定因素,維護好烏魯木齊市長治久安。企業應當保證老同志們人事檔案齊全完備,并按照相關政策繼續發放統籌項目之外的養老金(如改制時剝離的相關經費)。不得因為已經將退休人員移交社區而隨心所欲減少或弱化退休人員的應有的福利待遇,或者貪污挪用。執行退休人員所有補貼、福利待遇在他們推向社區后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