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村莊公共事件中農民利益表達探析
【第一章】農村公共事件村民價值觀念研究導論
【第二章】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的理論分析框架與可操作化
【3.1 3.2】村莊公共事件調查信度與效度分析
【3.3】村莊公共事件調研描述性統計分析
【3.4 3.5】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之間相互作用
【第四章】公共事件中農民價值觀與利益表達的關系與啟示
【參考文獻】公共事件中村民價值觀發展探究參考文獻
3.4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的相關性
將價值觀念與利益表達轉換計算生成綜合性變量,并對二者的綜合性變量進行積矩相關測量。結果見表3-28:Pearson 系數為0.611,表明兩村的村莊公共事件中,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之間為正相關關系,相關性達到高相關水準;雙側檢驗顯示,兩者在0.01 水平下顯著相關,這表明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在總體上呈現出相互促進的正向關系。
3.5農民利益表達與價值觀念之間相互作用
3.5.1農民價值觀念對利益表達的作用
為了了解村莊公共事件中農民價值觀念對利益表達的作用狀況,本文以利益表達的綜合性變量為因變量,以農民價值觀念提出4個因子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29:回歸模型的確定系數為0.451,表明該模型可以解釋利益表達的45.1%,即農民價值觀念諸因子對利益表達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對應的p 值為0.000<0.01,表明該模型在0.01 水平上統計顯著。
在以 0.01 為顯著性水平的情況下,農民價值觀念諸因子中,民主觀、效率觀、信任觀進入模型。非標準化系數( B) 也均為正值,說明這 3 個因子與利益表達呈正相關,效率觀、民主觀、信任觀對利益表達行為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效率觀標準化系數為 0.457,表明通過村干部辦事速度以及公共設施的投入產出比等體現的效率觀對村民的利益表達行為有顯著影響;民主觀的標準系數為 0.427,表明民主意識對村民的利益表達行為有明顯作用,因為現實的民主狀況與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有直接的關系;信任觀的標準系數為 0.237,表明通過村民對利益表達的客體認識和期待程度等體現的信任觀有可能通過雙向期待誘發合作的作用,對村民的利益表達有一定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價值觀念因子中公正觀的作用顯著性高于 0.01,未能得到回歸模型的證實,訪談得知可能的原因是調查村莊近期的公共事件在公正觀問題上不具備典型性。
3.5.2農民利益表達對價值觀念的作用
為了把握村莊公共事件中農民利益表達對價值觀念的作用狀況,本文以農民價值觀念綜合性變量為因變量,以利益表達提出來的 4 個因子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 3-30:回歸模型的確定系數為 0.437,表明該模型可以解釋效率的43.7%,即農民利益表達諸因子對價值觀念有相當大的作用;同時,該模型亦在 0.01水平上統計顯著。
在以 0.01 顯著性水平為標準的情況下,農民利益表達諸因子中,合法性的接近渠道、行為主體性和利益綜合進入了模型。非標準化系數( B) 均為正值,表明這 3 個因子與價值觀念呈正相關,合法性的接近渠道越通暢、主體實質性的表達頻率越高、利益綜合水平越高,對農民價值觀念的作用越大。從標準系數看,3 個因子由高到低依次為合法性的接近渠道( 0. 493)、利益綜合(0.320) 和行為主體性 (0.309),標準系數越高,表明該因子對價值觀念的作用越大。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新的合法性的接近渠道初現并被農民不斷認識與接受,這推動了傳統價值觀念向現代價值觀念的轉變。利益綜合所具有的政治選擇功能,是對應然的規范的回應,它決定農民是否形成能然的感覺以及能然的感覺是否形成實質性的主體行動,能然的感覺與實質性的主體行動的相互影響,不斷地沖擊著農民的傳統價值觀念,并推動著現代價值觀念的逐步形成或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