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京津冀地區政府推進城鎮化發展研究
【第一章】城鎮化進程中政府職能發揮探析緒論
【第二章】城鎮化相關概念
【第三章】城鎮化過程及其中政府作用的歷史考察
【第四章】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概況及對策
【參考文獻】發揮政府在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參考文獻
4 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概況及對策
4.1 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概述
京津冀城市群所包含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莊、唐山、保定、、滄州、秦皇島張家口、承德及廊坊 8 個城市和 4 個工業新城,分別是濱海新區 、通州新城、唐山曹妃甸及順義新城。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面積已經達到了 18.34 萬平方公里,8500 萬人口。
“京津冀”與“長三角”、“珠三角”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城市群,最為引人注目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地帶“長三角”、“珠三角”經過 20 幾年的發展,較快的提升了整體的經濟實力。雖然京津冀城市群作為政治經濟中心,基礎優于“長三角”、“珠三角”,但是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戰略規劃缺乏總體性導致了其出現各自為戰、無序發展和離心大于向心局面,嚴重影響了其城鎮化進程,導致發展水平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在人均GDP及單位國土面積產出上都落后與其他兩個都市圈?!?】
從上表可知,京津冀城市群內部發展情況也存差異較大,內部三個地區中,河北省與其他兩個城市差距較大,8 個城市的人均 GDP 都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平均水平,其中保定、張家口、秦皇島、滄州和承德三個市人均 GDP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除此以外,區域內部的發展情況還存在不這較大差距,例如次中心城市經濟實力不強,不能充分接收核心經濟城市輻射,導致中心城市發展成果很難與邊緣地帶共享。
4.2 京津冀地區在發展過程里出現的問題
4.2.1 城市間的發展欠均衡
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承載著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工業中心的功能,天津承載著經濟中心和工業中心的功能,其他 8 個重要城市與京津差距較大,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2009 年,這 8 個城市在中國城市的競爭力藍皮書里顯示,綜合競爭力逐漸從強到弱排序,前兩名是石家莊和唐山,中間有秦皇島、滄州和廊坊,最弱的是保定、承德和張家口。石家莊排名但是在全國卻僅僅排列在 48 位,秦皇島、唐山、滄州、保定和廊坊處于 50-100 名的位置,而承德和張家口卻排在了 150 名以后的位置。這說明了京津冀城市群內,城市的功能分配不太均勻,城市的整體競爭能力相對薄弱,加大了核心城市的承載壓力,對城市群的長遠發展不利。
4.2.2 群內部的基礎設施出現重復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配合
由于京津冀城市群分屬于三個省級行政區域,致使其在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容易忽視規劃的統籌和協調,造成了重復建設現象的出現。例如從天津到河北的不足 500 公里海岸沿線上,從南到北依次的建立了以下四個港口:黃驊港、天津港、京唐港和秦皇島。其中黃驊港主要是雜貨及煤炭運輸的港口,天津港主要是件雜貨作業及集裝箱為主的綜合性港口,京唐港主要是集裝箱運輸及貨物為主的綜合性港口,秦皇島港主要是煤炭、石油、散貨等物資輸入、輸出為主的綜合性發展港口。一方面四大港口的作用存在一定的重復和交叉的分工不合理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學定位,運輸競爭嚴重及貨種類型同質導致了綜合運營能力較弱及對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戰略的導向和拉動作用不明顯的現象。
4.2.3 過度追求政府利益成本導向,導致內部競爭加劇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在吸引資本發展自身產業時,往往為搶奪市場而引發惡性競爭,從而影響了京津冀城市群健康快速發展。不同城市間、不同產業開發區間實施的招商引資政策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透明現象,追求地方政府利益和成本導向型的企業投資行為合在一起,導致產業鏈的分工協作關系出現斷裂, 同類產品及上下游生產能力難以集中,擴大了空間距離增加了運輸成本。這些惡性競爭,跟政府的引導有很大關系,求政府利益成本導向造成內外商投資企業以享受優惠政策為目的的重復建設投資和短期投資行為,還造成了京津冀城市群經濟發展外部性問題日趨嚴重,內耗加劇,不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協同發展。
4.2.4 群內城市各自為政,導致跨區污染及生態分割
京津冀城市群屬于一個較為完整的自然生態單元,因為它都位于華北平原地區,在地理區位、空氣濕度、植被覆蓋和土壤酸堿性等方面有趨同的特點,但是行政的分割導致其難以發揮統一的作用,造成了在水域的開發、環境的保護方面出現較嚴重的分割現象。例如河北是北京和天津的主要水源地之一,而京津冀水資源相對匱乏,這就容易引起與水資源相關的邊界污染和各種區級矛盾。流經京津冀地區的海河之所以成為我國污染最嚴重的流域之一,就是因為周邊地區工業污染嚴重、開發無序、生態跨區補償機制不完善等。
4.3 政府推進京津冀地區空間結構及發展模式選擇
在地理、經濟及文化發展中京津冀城市群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行政區域分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京津冀城市群內城市間的經濟聯系。所以,應該進一步淡化行政區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來促進京津冀城市群協調發展。
4.3.1 構建京津冀地區京津雙子主核心區
京津兩個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對周邊城市經濟引力強大,一方面我們要圍繞這兩個城市展的發展空間,重點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展開建設;另一方面京津兩市應該明確的功能分工。對于京津兩市的分工問題,根據兩個城市的性質與特點及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要求,北京應作為政治、文化交流中心,應發揮其核心的功能,以利于提升國際交流水平和地位。天津應充分強化北方經濟中心職能, 利于“濱海新區”這個優點,一方面緩解資源環境給北京的壓力,同時輻射帶動河北各市的產業及技術發展。
4.3.2 建立南部“京石”二級發展軸
保定和石家莊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南,應在產業發展、資源利用、勞動輸出和制造技術等方面與京津合作,吸取京津發展的精髓,努力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打造“京石”二級發展軸,以帶動周邊地區發展。①邯鄲、邢臺和衡水三市距離京津核心城市較遠,所以,石家莊還有聯合帶動邯鄲、邢臺和衡水地區經濟發展的責任。 “京石”二級發展軸可以沿石黃高速向東延伸至衡水市,沿京港澳高速、107 國道和京廣鐵路拓向南展至邢臺、邯鄲兩市,以此來實現中南部城市的良好協調發展。
4.4 政府推進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對策
根據城市發展動力理論,京津冀地區推動城鎮化進程,應走協同發展之路,采取以下措施。
4.4.1 增強分工協作,強化核心城市功能利用
京津冀城市群的密切發展,是與京津的樞作用密不可分的。合理發揮京津的核心城市功能,能有效促進分工協作。北京集首都和直轄市功能為一體,在我國起到了匯集重多交通干線于一體的交通樞紐作用,利用天津這個出???,同時加大石家莊的樞紐功能,有利于強化其對周圍的輻射帶動作用。而滄州、唐山和秦皇島這三個河北省重要的濱海,要深化分工協作,加大對天津的支撐作用,并逐漸的在天津的帶領中,努力發展成為濱海隆起帶。承德和張家口雖然經濟總量較小,發展落后,但這兩個城市發揮著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的作用,對京津冀環境發展影響大,所以應該強化這兩個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探索構生態補償機制。
4.4.2 改進機制,力促城市間合作力高效發揮
在京津冀城市群發展中,強化成員城市之間的生態環境、編制規劃、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合作,促進相關體制機制的完善,可使其獲得比單個城市發展更大的收益,來不斷的釋放城市群發展的活力。
一是加強規劃編制合作,從布局上實現產業鏈統一規劃。首先,建立京津冀城市群的總體發展規劃,最大化的實現整體發展效益,并逐個明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使效益擴大化惠及各成員城市。其次,各成員城市一定要有全局意識,編制各自的發展規劃時充分考慮京津冀城市群總體規劃的要求,將其作為重要基礎和主要依據,來指導規劃編制工作。二是生產資源和基礎設施共享,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共治,實現生態環境領域合作互利。京津冀城市群發展面臨著跨行政區的流域水污染、大氣霧霾污染等諸多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使這些問題得到治本的解決渠道,京津冀城市間應主動擔負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責任,積極的用行動來改善區域大環境。三是要強化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來不斷的實現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大多時候地方政府對如何加強與毗鄰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考慮的較少,只根據自己的管轄范圍規劃和建設基礎設施,影響京津冀城市群基礎設施整體效益的發揮。因此,地方政府應緊密聯系京津冀城市群這個經濟體,從整個京津冀城市群范圍考慮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問題,逐漸的突破行政壁壘的限制,從管理層面達成共識,從而確保能最大限度實現互利互惠的合作基礎。
京津冀城市群各成員城市要切實消除產業發展中存在各類行政壁壘,多方面加強合作,寬松產業準入、統一控制環境排放標準、質量檢測標準和聯合實施環境保護監測,共同加強規范產業發展環境,打造良好的產業發展外部平臺。
4.4.3 注重差異化發展,探索“三生協同”的協同化發展模式
京津冀城市群多山地,自然空間及地理環境分異明顯,因此在發展戰略上必須實施差別化,協調生態、生活和生產空間,從而實現“三生協同”發展。京津冀城市群內山區較多,北京、承德、石家莊、張家口、保定西和秦皇島的山區都是生態屏障區,對地下水補給、水源涵養、防固風沙、保護自然景觀保護和固碳等功能。對這些生態功能區要建立生態保護區,保護工作要堅持不懈,同時對發展方向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大力發揮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科學構建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生態平衡恢復。從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來看,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相互交織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地區,應該實行在京津冀城市間差別化發展戰略。對于北京和天津來說,發展戰略應采取通過高新技術開發,科學布局產業結構、產業優化,通過加快升級傳統產業技術,爭取優先完成減排任務;實行嚴格的建設項目準入制度,加大環境改善實施力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對于小規模城市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島和滄州來說,發展戰略應根據城市環境現狀,及未來可承載發展能力,注重環保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嚴控污染排放、改良城市生態環境,為下一步轉移北京人口做好準備??傊?,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間要充分利用差異特點,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京津冀城市群協同化發展。
4.4.4 理清權責,促進市場資源配置與政府宏觀調控協調發揮作用
政府推進京津冀城市群發展過程里,要理清權責,確??茖W規劃、合理利用行政權利調節市場,既不能放任自流而“缺位”,也不能繞過市場本身造成“越位”,不能放棄宏觀調控和社會職能直接干預造成“錯位”.要強化經濟領域調節,在市場監管、經濟調節和社會管理方面發揮職能。要要發揮作用調節市場資源配置,通過整合城市群資源、強化城市間協調、促進銜接來實現規劃互利,產業鏈完整互聯、設施共建共享和環境共同治理等,逐步實現整個城市群效益的最大化,實現京津冀城市群協調持續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