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京津冀地區政府推進城鎮化發展研究
【第一章】城鎮化進程中政府職能發揮探析緒論
【第二章】城鎮化相關概念
【第三章】城鎮化過程及其中政府作用的歷史考察
【第四章】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概況及對策
【參考文獻】發揮政府在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劉坤?;鶎诱卜諠M意度研究。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4.
[2]馮奎。推進城鎮化亟待政府角色轉換。中國國情國力,2014,(01)。
[3]劉純彬。波士華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較研究。城市觀察,2009,(01)。
[4]陳凱榮。加速城市化過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資經濟系,2013.
[5]丁元竹。地方政府職能轉變與加速城鎮化進程--關于城鎮化進程中制度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國經濟時報,2011,(005)。
[6]王宏玉。京津冀城市群空間結構與發展模式選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7]周月。京津冀城鎮化進程中的問題分析。經濟建設,2013,(02):54~58.
[8]柳春茲。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研究述評?;葜輰W院學報,2013,(4):59~64.
[9]王格芳??茖W發展觀視域下的中國城鎮化戰略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系,2013.
[10]賈若祥。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的思路與對策。國發展觀察。2014,(07)。
[11]呂稚知。 關于地方政府服務能力相關概念與理論探析。政治研究,2009(12):52~54.
[12]王艷成。城鎮化進程中的鄉鎮政府職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13]朱守銀。中國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改革問題研究。中國農村觀察,2000,(6): 2~24.
[14]林涵碧。城鎮化進程中政府的職能作用。城市化,2006,(01):93~101.
[15]黨的十八大報告,2013.
[16]連德宏。長江三角洲地區小城鎮發展動力機制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系。2007.
[17]王蒙。農村城鎮化進程中政府功能分析。[D].天津:南開大學,2012.
[18]趙春琻。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19]幕小宇。論如何建設服務型政府。知識經濟,2010,第 20 期,71.
[20]林文。中國小城鎮發展評價與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2003.
[21]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化水平和速度的實證分析與前景預測。經濟研究,2010,(3)。
[22]楊儀青。國外經驗啟示,以政府調控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世界農業,2013,(9)
[23]吳文鈺。政府行為視角下的中國城市化動力機制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24]何志揚。城市化道路國際比較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9.
[25]李中?!皟尚蜕鐣苯ㄔO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鎮化路徑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4.
[26]馬遠。新疆特色城鎮化路徑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學博士論文,2011.
[27]茶洪旺。擺正政府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的位置。探索與爭鳴,2014,(2)。
[28] Firman T. Land convers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west Java,Indonesia. Urban Studies, 1977, (7): 1027~1046.
[29] Carter M R, Yao Y. Adiministrative vs market land Allocation in rural China. Mimeo,1998, (2): 47~58.
[30]Wang, Gail L, Cramer E J.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hinese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rural household data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 (15): 17~28.
[31] Friedman 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986, (2): 69~83.
[32]Arnab K B. Oligopsonistic landlords, segmented labour market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ier-labour contracts.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2002, (2): 438~453.
[33]Henderson, Vernon J, Wang H 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7, (3): 283~313.
[34]Binswanger H P, Rosenzweig M R. Behavioral and material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agriculture. Joum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86, (2): 503~539.
[35]Dong X Y. 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1996, (5): 915~928.
[36]Gorton M.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in Moldova. Land Use policy, 2001, (3): 269~279.
[37]Joshua M,Duke E, Marisova A, et al. Price repression in the Slovak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 Land Use Policy, 2004, (21): 59~69.
[38]Lin G C S,Ho S P S. China's Land Resources and Land-use Change: Insights from the1996 Land Survey. Land Use Policy, 2003, (2): 87~107.
[39]Huang J, Zhu L, Deng X, et al.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in China: The Impacts of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2005, (1): 135~149.
后 記
經過了兩年的努力學習,攻讀專業碩士的歷程終于快要畫上句號了。盡管無數次想象著進行論文答辯及戴上碩士學位帽的一刻,但當這一刻日益來臨時,我的心里卻少了一分愉悅和激動,多了一份忐忑不安。不管怎么樣,對我本人而言,完成攻讀碩士學位,對個人的學習方法、知識水平、思想境界都有了新的提高。我的論文選題源自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以人為本問題研究,課題號:HB13MK018.學業起始,我有幸運得到了導師的指導,從論文的選題、研究框架確立等都凝結了老師的大量心血。
指導老師對中國政府推進城鎮化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熟悉西方城鎮研究進展,對論文的研究給予了很大幫助,在此致以導師誠摯的謝意,此外,論文的完成還要感謝眾多老師同學的熱情無私幫助,以及參考文獻的作者們,在此一并致謝。
最后要說旳是,由于我個人學術水平的有限,文中勢必存在不少缺點和不足,還望專家多提寶貴修改意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夠引發大家對城鎮化進一步的深層次的思考,期待和大家一起在政府推動中國城鎮化的研究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