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我國反腐敗立法問題探究
【第一章】我國反腐敗法律保障分析緒論
【第二章】反腐敗立法保障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我國反腐敗立法現狀與問題
【第四章】中外反腐敗立法經驗與啟示
【第五章】進一步完善我國反腐敗立法保障的對策
【結語/參考文獻】我國反腐敗法律制度構建結語與參考文獻
摘 要
腐敗是個毒瘤,直接影響執政黨穩固和國家的興衰。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新的領導集體,將反腐力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大批高官乃至村官這樣的小芝麻官落馬,在大快人心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腐敗在官員之常見,百姓之痛恨,腐敗現象應該是不容回避的問題,形勢依然嚴峻。從偶發式、運動式反腐向整體型的系統反腐轉化,從治標反腐向治本反腐轉化,怎么才能轉換成功,從建國以來的各種反腐模式的摸索,我國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反腐敗法律的重要性。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就是立法工作,無疑已成為反腐敗工作的重點。我國自從建國后,歷代國家領導人就非常重視反腐敗工作,也出臺了很多針對腐敗的法律法規,但是還沒有構成一個完善而且完備的體系,我們不得不意識到反腐敗法律的欠缺,會影響反腐敗工作的成效,也不利于國家穩定的長治久安。這其中法律的盲區暴露出來的就是我國反腐敗方面立法環節的薄弱,和亟需完善的地方。
有鑒于此,精確從立法角度對當前我國反腐敗法律體系進行全面分析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本文通過界定腐敗、反腐敗、立法三者的概念,論述立法的六項功能,并且介紹和評析中外反腐敗理論等,為全文的展開和深入構建理論基礎。從我國反腐敗立法的現狀出發,分析反腐敗立法存在著無論從立法層次、技術、規劃等各方面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的反腐敗進程,從而印證了加快和完善反腐敗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介紹比較我國古代政治清廉時代的立法經驗、成果和主要發達國家的反腐敗立法手段,各具特色,歸納整理出有啟示性的措施和手段,進而嘗試提出我國反腐敗立法保障的思路和對策,對策要切實可行、有現實可操作性和理論基礎,通過從宏觀立法規劃到立法實踐環節里的技術和質量的提高的六個方面,提出筆者自己的構想,以期為我國的反腐敗立法事業貢獻一點力量。
關鍵詞:反腐敗 立法保障 法律制度
目 錄
摘 要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關于反腐敗立法的研究成果
1.2.2 國內關于反腐敗立法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與創新點
1.4.1 研究思路筆者試圖通過一個流程圖來直觀地反映自己的研究思路
1.4.2 創新點
2 反腐敗立法保障的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解析
2.2 立法的功能
2.3 反腐敗立法的理論概述
2.3.1 "現代化與腐敗理論
2.3.2 坎布南的"尋租理論
2.4 反腐敗立法的必然性
2.4.1 是"反腐風暴"到"反腐立法"的必然趨勢
2.4.2 我國廉潔政治的要求
2.4.5 反腐敗立法是懲處腐敗的依據
3 我國反腐敗立法現狀與問題
3.1 我國反腐敗立法的基本情況
3.2 我國反腐敗立法現存的問題
3.2.1 立法松散、重復性高
3.2.2 立法的滯后性
3.2.3 立法質量不高
4 中外反腐敗立法經驗與啟示
4.1 我國古代相關立法成果
4.2 國外的相關立法經驗
4.2.1 制定專門的反腐敗法
4.2.2 加強國際領域合作
5 進一步完善我國反腐敗立法保障的對策
5.1 加強反腐敗立法總體規劃和協調
5.1.1 加強立法預測和立法的總體規劃
5.1.2 加強黨內規定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銜接
5.1.3 加強法律法規與政府規章之間的協調銜接
5.2 加速立法進程、補齊法律空白
5.2.1 明確立法主體地位
5.2.2 加速立法進程,破除利益羈絆
5.2.3 出臺反腐敗專門法
5.2.4 制定若干反腐敗單行法律
5.2.5 制定公務人員行為手則
5.3 完善立法技術,提高立法質量
5.3.1 擴大規制對象范圍
5.3.2 擴大行為對象范圍
5.3.3 擴大規制行為范圍
5.3.4 擴大時間維度
5.3.5 細化條文規定
5.4 規制立法沖突,實現制度耦合
5.4.1 平衡好立法背后的權力結構,堅持法律沖突適用的原則
5.4.2 處理好立法前瞻性和現實性的沖突
5.4.3 提高制度融合性
5.6 提高公眾參與力
5.6.1 反腐敗立法發揮群眾力量
5.6.2 以立法形式支持非政府組織發展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