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探究
【第一章】滄州社區治理制度優化分析引言
【第二章】城市社區治理理論基礎
【第三章】國內外社區治理的經驗啟示
【第四章】系統化城市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
【第五章】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第六章】改進社區治理的對策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滄州社區治理系統化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摘 要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社會治理中最基層、最基礎的單元,社區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建設必須關注的重點,沒有社區的有效治理,社會建設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失去了整體發展的基礎。面對社區和諧穩定的新要求、社區治理工作的新目標、社區公共服務的新期待,全面加強社區建設,切實提高社區服務管理的能力水平,已經成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本文在對社區的定義、構成要素、類型、功能等進行充分闡釋的基礎上,概述了我國城市社區治理的發展進程,對城市社區治理的理論依據,分治理理論、新公共管理、公民社會理論三類型進行了細致分析。對國內外代表性、典型性社區治理模式進行比較研究,國內選取了上海模式、沈陽模式、江漢模式、百步亭模式等代表性的社區治理模式,國外選取了自治型、政府主導型、混合型等典型性社區治理模式,通過比較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充分學習、借鑒這些模式成功經驗和缺點不足的基礎上,對本文的主體內容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本文對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進行了細致介紹。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以打造"自治型社區、服務型社區、數字型社區、平安型社區、和諧型社區"為目標,立足系統化、全方位加強社區治理,進行了生動有益的探索實踐,推廣并形成了以"三選一聘"建組織(科學選舉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公司)、"六個網絡"維穩定(建立完善社區矛盾糾紛調解網、信息網、心理咨詢網、視頻監控網、治安巡防網、法律援助網)、"六位一體"強機制(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區警務室和社會組織)、"九個平臺"搞服務(搭建醫療、養老、就學、治安、幫教、調解、文化、家政、物業等服務平臺)的系統化社區治理模式,全面提升了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是城市社區治理的創新。
本文以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為依托,結合當地實際,具體分析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的基本內容,充分分析其已取得的成效,并對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發現了社區治理行政化色彩濃厚、社會中介組織發育不足、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程度低、社區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專業性人才支撐等問題,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提出一系列對策建議,從明確政府在社區治理中的職能定位、大力發展社區中介組織、提升居民參與程度、健全社區治理的物質保障、組建專業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等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自治型、和諧型、平安型、服務型城市社區的構建道路。
關鍵詞:社區 城市社區 社區治理 滄州市
目 錄
1 引言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的研究背景
1.1.2 選題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創新點及不足
2 理論基礎
2.1 社區
2.1.1 社區的定義
2.1.2 社區的構成要素
2.1.3 社區的類型
2.2 城市社區治理
2.2.1 城市社區治理的內涵
2.2.2 我國城市社區治理的發展進程
2.2.3 體制創新是城市社區治理長效發展的首要條件
2.3 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研究的理論依據
2.3.1 治理理論
2.3.2 新公共管理理論
2.3.3 公民社會理論
3 國內外社區治理的經驗啟示
3.1 國內代表性社區治理特點
3.1.1 上海模式
3.1.2 沈陽模式
3.1.3 江漢模式
3.1.4 百步亭模式
3.2 國外典型性社區治理特點
3.2.1 自治型社區治理模式
3.2.2 政府主導型社區治理模式
3.2.3 混合型社區治理模式
3.3 各地社區治理實踐的經驗啟示
4 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
4.1 滄州市運河區城市社區概況
4.2 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城市社區治理的建立背景和意義
4.3 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具體做法
4.3.1 "三選一聘"建組織,完善社區建設組織機構,積極探索居民自治路徑
4.3.2 "六個網絡"維穩定,創新機制整合管理資源
4.3.3 "六位一體"強機制,完善社區管理服務體系
4.3.4 "九個平臺"搞服務,切實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4.4 運河區推行系統化城市社區治理"三六九"模式的成效
4.4.1 社區組織建設實現了由黨政單一式的命令型組織體系向多方參與式的民主型組織體系的轉變
4.4.2 社區維穩實現了由粗放式被動保穩定向網絡化主動促和諧的轉變
4.4.3 社區治理實現了由割裂分散式向系統集約化的轉變
4.4.4 社區服務實現了由片段式簡約服務向規范性全方位服務的轉變
5 滄州市運河區系統化社區治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5.1 社區治理行政化色彩濃厚
5.2 社區中介組織發育不足
5.3 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程度低
5.3.1 居民參與意識差
5.3.2 參與主體缺乏廣泛性
5.3.3 參與主體被動,缺乏主動意識
5.4 社區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5.5 缺乏專業性人才支撐
6 改進社區治理的對策建議
6.1 明確政府在社區治理中的職能定位
6.2 大力發展社區中介組織
6.3 提升居民參與程度
6.4 健全社區建設的物質保障
6.5 組建專業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