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綱分析】
工業區位因素以及工業地域的特點是歷年高考的高頻考點之一。最新《考試大綱》在“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條目中指出有關“工業”的必考內容包括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筆者研究發現,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對“工業”的考查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關工業區位的試題多以具體案例為背景,結合工業生產、產業轉移等知識,集中考查我國工業發展的背景。解題的關鍵是對有效信息的提取。
2.對工業地域的考查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與工業區位考點相結合,多以文字材料為背景;二是以我國或世界區域圖為背景,考查某一具體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特點。
3.有關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影響的試題常與工業布局、城市化、環境保護等考點相結合,多集中在對環境污染的考查上。
4.對我國工業生產和世界典型工業區的考查,多體現在工業生產條件、工業發展趨勢和工業轉移等方面。
【難點解讀】
一、工業區位因素及其判斷
1.不同導向型工業的區位選擇
(1)原料導向型工業,如制糖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此類工業的原料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則工業布局時應接近原料產地。
(2)市場導向型工業,如啤酒、家具制造業,此類工業的產品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則工業布局時要接近市場。
(3)動力導向型工業,如電解鋁工業,此類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則工業布局時要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如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此類工業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則工業布局時要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5)技術導向型工業,如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工業,此類工業技術要求高,則工業布局時要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2.工業主導區位因素的判斷
(1)根據生產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斷。
a中工業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術,則該工業主導因素是技術。圖b中甲工業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資,則其主導因素是勞動力;乙工業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產品運費,則其主導因素是市場。由圖c中數據可知①為動力導向型工業,②為原料導向型工業,③為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2)根據工業生產中原料及產品的性質判斷。
①生產過程所需原料易腐爛變質或易燃、易爆、易碎,可運性差的,此類工業屬于原料導向型工業。
②在生產過程中,生產的產品易腐爛變質或易燃、易爆、易碎,可運性差的,此類工業屬于市場導向型工業。
③根據某地發展工業的比較優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北京中關村地區的科研技術力量強大,以電子產業為主,則這種產業的主導因素是科技;云南發展有色金屬工業,既有水電充足的區位優勢,又有資源(原料)豐富的優勢;大慶市發展的石化工業屬于原料導向型,而上海市發展的石化工業則屬于市場導向型。
3.避開工業導向類型判斷的誤區
(1)石油開采業屬于原料導向型工業,而石油加工業屬于市場導向型工業。
(2)電子裝配工業屬于勞動力導向型工業,而電子元件生產屬于技術導向型工業。
(3)普通服裝加工業屬于勞動力導向型工業,而高級時裝生產屬于技術導向型工業。
(4)家具廠屬于市場導向型工業,但若建在原料豐富的地方就為原料導向型工業。
二、風向與工業區位選擇
易造成污染的工業部門在選址時不僅要考慮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問題,還要考慮風向,避免其對城區造成大氣污染。根據不同區域,易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部門一般有四種選址要求。
(1)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下風向地帶。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風,則易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布局在城區的東側,如下圖中A處。
(2)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地帶或最大風頻的下風向地帶。如下圖,從風向玫瑰圖可知該地區的最小風頻是西風,最大風頻是東北風,則易造成空氣污染的企業應布局在A處。
(3)布局在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下圖示意我國華北地區某易造成空氣污染企業的布局,該企業可布局在圖中A、B兩處。
(4)在城郊熱力環流顯著的地區,易造成空氣污染的企業宜布局在城市風的下沉距離之外,如下圖中的A、B兩處。
三、不同類型工業的集聚或分散辨析
1.工業的集聚
(1)傳統工業的集聚。一些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系,且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都較大的工業企業,相互靠近而導致集聚。
工業集聚的優點:
①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和協作。
②減少運費和能耗,降低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③共用基礎設施,節約建設投資。
工業集聚的缺點:環境污染嚴重,能源資源供應緊張。
(2)新興產業的集聚。相對于傳統工業區而言,新工業區所要求的區位條件是科研和技術人才集中、交通條件快速便捷、環境潔凈優美。新興產業集聚區可以利用規模優勢,擴大自身的影響,并接近用戶,及時接收市場反饋信息,降低生產成本。
2.工業的分散
(1)傳統工業發展中工業分散的原因是:工業企業過度飽和,地價、工資上漲,資源緊張,污染嚴重等。如不少企業由美國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
(2)新興工業發展中工業分散的原因是:產品輕、薄、短、小且價格昂貴,適宜空運;充分發揮各地的區位優勢。如“硅谷”企業在東南亞、墨西哥設分廠。
(3)跨國公司??鐕镜某霈F與發展是工業分散的結果,其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有利于減少市場上的交易費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如美國波音飛機零件在全球生產形成的跨國企業網絡。 【典例分析】
例1(2013年高考北京文綜卷)某品牌企業在京津冀地區建有飲用瓶裝水廠。讀下圖,回答(1)~(2)題。
(1)瓶裝水廠如此選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優于授權地的水源
B.靠近技術發達地區
C.吸引高素質的勞動力
D.降低運輸成本
(2)瓶裝水廠的建設使所在地
①就業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遷入③承接品牌授權地區產業轉移④吸引相關企業集聚⑤城市等級提升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④D.②④⑤
分析:第1小題,從知識點角度來看是考查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從能力角度來看是考查全面、準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識,并針對題目要求作答的能力。瓶裝水廠需要靠近水質優良的水源地,但本題背景材料中沒有明確標示,故A選項錯誤;瓶裝水廠對技術和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不很強烈,故B和C選項錯誤;瓶裝水廠應選址在靠近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目的是靠近市場,節省運費,故D選項正確。
第2小題,從知識點角度和能力角度來看,考查內容與第1小題相同。杭州某企業授權在華北建兩個新的瓶裝水廠,這能夠為當地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并推動相關企業的發展,故B選項正確。瓶裝水廠對城市人口遷移和城市發展影響不大,故A、C、D選項錯誤。
答案:(1)D(2)B
例2(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大綱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被合稱為“金磚國家”。
材料: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但需大量進口鐵礦石。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約熱內盧、圣保羅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巴西鐵礦石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鐵礦石出口國。2010年4月13日,中國和巴西簽訂協議,共同出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建設一家年產500萬噸鋼材的大型鋼鐵廠,所產鋼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車制造、造船、石油開采等行業,部分輸往中國。
(1)簡述中巴聯合在巴西興建鋼鐵廠對中國和巴西之利。
(2)簡述該鋼鐵廠區位選擇的有利條件。
分析:此題以“金磚國家”之一——巴西為背景考查了工業區位。巴西也是《考試大綱》中要求考生掌握的重要國家之一。第(1)題考查了興建鋼鐵廠對兩國的意義。對中國而言,主要是對獲取原料和拓展市場方面有利。對巴西而言,主要是對形成產業優勢、提高鋼材產量、促進工業化等方面有利。第(2)題考查了工業區位優勢,以及獲取信息和運用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該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主要體現在原料、市場、工業協作、勞動力素質、交通等方面,具體信息可以從文字材料和圖中獲取。
答案:(1)對中國,直接利用巴西鐵礦石(避免受國際鐵礦石企業的控制);拓展國際市場。對巴西,有利于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提高鐵礦石的附加值);減少鋼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提高鋼材的自給率;提高工業化水平。(2)臨近鐵礦石產地(離煤炭產地較近);位于產品的銷售市場;社會協作條件良好,基礎設施較完善,工人素質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運輸方便。
【強化練習】
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發展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該城市規劃建設一個高新科技工業園,該工業園應布局在()
A.①處B.②處
C.③處D.④處
2.隨著該城市的發展,工業區對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為減輕工業區對城市空氣的污染,下列措施較為合理的是()
①將工業區全部遷往河流北岸②將工業區中的化工廠、化肥廠全部關停③在工業區和城區之間修建綠化帶④采用化學手段和除塵裝置對化工廠、化肥廠排放的廢氣進行無害減排處理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3年6月2日,中國首架波音787“夢想飛機”抵達廣州白云機場,這標志著南航成為中國首家、全球第9家接收787“夢想飛機”的航空公司。在美國波音787客機的400多萬個零部件中,波音公司本身只負責生產大約10%,其余的生產是由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的?;卮?~5題。
3.生產波音787客機零部件的工廠之間實現協作依靠()
①交通運輸②信息聯系③商貿聯系④科技聯系
4.波音787客機零部件生產反映出國際飛機制造業的()
A.集聚現象和分散現象并存
B.集聚現象和產業升級現象
C.分散現象和產業升級現象
D.分散現象和產業轉移現象
5.波音787客機零部件全球分散生產的原因是()
A.節約原材料B.尋找最優區位
C.降低運輸成本D.減少勞動力
中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自行車產量、出口量、國內消費量均占世界首位。下圖示意中國2009年與2011年自行車產量大于1萬輛省區的分布。讀圖,回答6~7題。
6.我國自行車產業的發展特點是()
A.自行車產量與省區人口數量呈正相關
B.主產省區集中在東部沿海
C.產業集聚效應減弱
D.自行車廠分布在特大城市
7.近年來,廣東部分自行車廠北上內地設廠,其原因可能是()
A.廣東自行車廠技術優勢減弱
B.廣東自行車產業集聚效益較低
C.內地的自行車消費市場廣闊
D.內地的土地、勞動力成本較高
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2年上半年,上海大眾汽車集團在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建的首個汽車工廠已經正式簽約并奠基。該汽車工廠計劃于2014年年底投產,最終將達到年產能30萬輛的目標。從長遠看,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更將目光瞄準中亞、西亞、南亞的廣闊市場。上海大眾還將吸引20~30家配套企業落戶新疆,帶來的投資將不少于30億元。 材料二:國家規劃到2020年在新疆構筑“四縱四橫”鐵路主骨架,形成新疆對外運輸的四大通道、六個口岸(見下圖)。
(1)分析在烏魯木齊建汽車廠的區位優勢。
(2)試分析大眾汽車生產部分轉移到新疆對新疆產生的影響。
(3)試分析未來會有大量汽車配套企業落戶頭屯河區(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原因。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高科技工業園對交通、科技和環境的要求較高。圖中③地位于城區的外緣,鄰近湖泊,環境優美;鄰近大學城,技術條件好;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D將工業區全部搬遷至河流北岸后,冬季受偏北風的影響,城區的空氣污染會很嚴重;②顯然是不合理的措施;生產過程中減少廢氣的排放、在工業區與城區之間設置綠化帶可有效減輕空氣污染。
3.A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有利于零部件的運輸;工廠之間信息的交流與聯系有利于產品的生產。
4.D波音787客機的400多萬個零部件中90%由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可見是“分散”生產;美國是發達國家,掌握研發、生產核心技術,一般的生產制造環節由其他公司完成,屬于產業轉移現象。
5.B波音787客機零部件生產全球化,其主要目的是在全球尋找最優區位,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最大利潤。
6.B由圖中數據的分布以及變化可以看出,自行車產量與省區人口數量沒有必然聯系;主產省區集中在東部沿海,但并不能確定自行車廠分布在特大城市;自行車產量大于1萬輛的省區由11個省區減少為9個省區,說明產業集聚效應增強。
7.C廣東部分自行車企業北上設廠,主要是考慮到廣東的土地、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在內地設廠的成本相對較低,且內地的自行車消費市場也更廣闊。
8.(1)①土地租金低;②國家和地方政策優惠;③交通比較便利,隨著新疆“四縱四橫”鐵路主骨架的形成,這一優勢會更明顯;④距中亞、西亞、南亞等消費市場近。
(2)①擴大該地區勞動力就業;②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發展;③加快新疆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④可能增加該區域生態環境壓力;⑤對該區域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3)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是規劃中的工業用地,其先建成基礎設施以吸引投資者建廠;汽車廠落戶此地后,汽車配套企業向該地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形成空間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業聯系;在整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工業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