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在工業廠區改造中對工業元素利用方法和原則,研究了工業元素在工業建筑改造中對營造場地活力、重塑場所空間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工業元素 建筑改造 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F287.2] 文獻標識碼:A
工業元素的定義與分類
工業建筑中最能體現其自身特性的一類元素被我們稱為工業元素,它是指那些在原有的工業建筑中特有的與工業生產相關的元素,包括舊工業建筑的結構框架,生產時的標語口號,生產設備,運輸工具,甚至工業半成品等等。工業元素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它與原有工業建筑的工業生產相關,其二它是工業建筑所特有的。需要指明的是工業元素概念的產生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對舊工業建筑中體現工業建筑特性的那類建筑元素給予定義,而更是為了指明本文的研究范圍。工業元素按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以工業元素的大小為標準,可以分為大型工業元素,中型工業元素,小型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的動靜為標準,可以分為動態的工業元素,靜態的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的存在狀態為標準,可以分為物質的工業元素和非物質的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發揮的功能為標準,可以分為生產性工業元素和非生產性工業元素等等。
工業元素與改造建筑整合共生
舊建筑的改擴建對于建筑師來說一直是一個富有挑戰意義的命題,在這個設計命題中,新舊元素發生直接的碰撞,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系,是舊建筑改擴建設計成功的關鍵。新舊關系的處理手法不勝繁多,但歸納其思路不外乎三種:“修舊如舊”、“修舊如新”和“新舊對比”,前二者強調整體的統一協調;后者強調新舊的對比與可識別性。但無論是何種思路,舊建筑改擴建設計的本質都應是通過新舊二者的整合而獲得共生,二者的“整合”是設計的手段,雙方的“共生”才是設計的目的。工業元素的再利用過程是舊工業建筑改造過程的一部分,工業元素在其再利用的過程中也承擔著對舊工業建筑整體進行整合和共生的使命。
2.1 工業元素再利用中整合共生的設計方法
1以工業元素為主體
這種處理手法主要是針對大型的工業美學特征強烈的工業元素而言。許多工業元素如水塔、煙囪、煤氣堡等,由于其外觀特征十分醒目,具有很強的視覺可識別性,往往能夠成為一個區域的標志和象征。對于這種類型的工業元素,通過保留、美化這些原本為人們所熟悉的特征,可以在很大程度地保留城市記憶的基礎上,給人們帶來嶄新的建筑體驗。因此,以工業元素為主體的設計手法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將原有工業元素作為新的建筑形態的主要組成部分
2 以新建筑為主體
以新建筑為主體,是指在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中,將保留的工業元素視為新建筑的微量元素,使其成為新建筑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工業元素在新建筑中獲得保存并成為其中一景。這種設計手法的特點是:以新系統涵蓋舊元素,兩者先離析后疊映,共同展現場所的歷史層系,在表現新建筑的同時也保護了歷史。位于巴黎的法國文化與傳媒部辦公大樓由一座 1920 年的工業建筑以及其1950 年的加建部分改造而成。工程又建筑師索雷負責,并于 2004 年完工。設計的基本概念是表達文化與傳媒部是一個傳播文化多樣性的公共機構,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原來的兩個獨立的機構。新建筑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建筑外部包裹的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格柵,它將兩個彼此獨立的建筑統一成一個整體。格柵通過簡化、變形與原有建筑的層高以及開間相對應,表達了建筑的內在邏輯。在這個例子中,新加建的格柵成為了新建筑的主體,其后面的原有建筑成為了格柵的背景,其若隱若現的效果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
3 新舊并置
新舊部分并置是指將保留的工業元素和新建部分以近乎相同的比例并列設置,二者通過某種關系相連接,使之形成整體的一種處理手法。在這種手法中,舊的工業元素與新加建的部分在整體關系中呈現同等重要的關系,二者相互映襯而相得益彰。諾伊斯爾雀巢公司總部是有鑒于19世紀末的巧克力工廠改造而成的,在設計中,設計師精心保留和恢復了原有的外墻磚結構和內部的鑄鐵構件,重現了 19 世紀末的工業建筑風采,同時將現代建筑材料玻璃和鋼結構與原有工業元素結合,營造出新舊輝映的環境氛圍。在這個例子中,新元素與舊工業元素的比例相當,但是二者之間還是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的關系。在這里,人們既可以通過新的元素來感知現代技術手段帶來的美感,又可以體會到舊的工業元素所體現的歷史的變遷,新與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工業元素與新建筑關系處理的幾個原則
尊重的原則
尊重原有元素的歷史和邏輯關系是利用工業元素進行改擴建設計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對于任何一個改擴建工程,工業元素的既有條件是改擴建的基礎,任何對既存條件的疏忽與漠視,都會對設計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對舊有工業元素進行取舍之前,必須對它們進行全面深入地探究,具體而言,對于那些具備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工業元素,尊重的原則應體現在維持原有元素的歷史文化氣息、形態以及風格;而對于一般性的工業元素,尊重的原則多體現在對原有工業元素所體現出的冷峻的工業精神的尊重,盡量使其以原有的姿態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匹配的原則
匹配原則如同所有的生命體都具有一種自我保護性的排異反應一樣,它要求在生命過程中新成分與原有成分之間,特別是與舊成分自身潛在的有利條件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聯系。對于工業元素的再利用過程來說,這種聯系就是新建的元素與原有的工業元素之間的相容性,它是新舊元素整合共生的關鍵。由于工業元素是場所中已經存在的“現狀”,所以在對待一個具體的改造項目的時候,應該首先對工業元素進行功能與形式關系的分析,探尋現有工業元素的規律,挖掘其潛在用途,進而確定再利用設計的基本意向,然后考慮新的元素以何種方式與舊的工業元素進行匹配,從而創造和諧統一的建筑效果。
共生的原則
在舊建筑的改擴建過程中,各種新舊元素通過整合而成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并非是新的元素與工業元素的簡單疊加,也不是一味地遷就工業元素,而是通過新舊元素的重組與彌合,為新生體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發展的可能性與自由度。與此同時,新元素的加入并不帶有任何文化畏縮心理,它以與生俱來的新鮮氣息融入到原有的空間環境中,與工業元素一唱一和,相得益彰。新元素由于工業元素的存在而誕生,同時,工業元素又由于新元素的介入而得以新生和發展。在這過程中,無論是工業元素的更新,新舊元素的結合,還是新舊元素與城市環境之間,都應遵循共生的原則。
3 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未來的十幾乃至幾十年中,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都將會是國內的一項大規模的建筑活動。工業元素作為工業建筑中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征的一部分元素,肩負著延續建筑的場所精神,發揚城市文脈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強對該領域的研究,才能從本質上充分把握工業建筑的基本特征,并在改造設計中有所側重的對待,充分把握其發展的方向,促進我國舊工業建筑改造事業的發展和城市的更新。
參考文獻:
[1]殷文慧,國內舊工業建筑改造現狀與分析,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
[2]張艷鋒,陳伯超,張明皓,國外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與再創造,建筑設
計管理,2004.
[3]張艷鋒,仝雷,陳伯超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沈陽市鐵西工業區舊
廠房改造,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