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弊鳛樽钚〉慕逃龁挝花D―班級,其環境教育就顯得愈為重要。
一、加強班級和諧環境教育
所謂班級環境,主要是指班級教育中出現的能給教師及學生強烈感覺的一種精神表現或景象,是影響班級教育活動所特有的無形的育人因素。教師要重視并善于創造良好的班級教育氣氛,使教育活動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因此應著重從下列三個方面努力:
1.教師要有高尚的教育愛心
教師對學生的愛,在班級中主要表現在教育情緒體驗、教育語言、教育動作、神態及教育藝術感染力等各個方面。在施教過程中,教師應保持飽滿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與學生接觸時要溫和慈祥、平易近人。
2.教師要有積極的教育情感
在班級教育過程中,教師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都會起到調控學生情緒變化、達到師生心靈與情感溝通、提高教育效率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潛心設計教育情境,發揮具有情感特征的班級教育信息反饋和評價的作用,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受教育狀態。
3.教師要有調適學生心理活動的能力
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隨時提醒自己用變化、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隨時注意他們的心理表現和變化,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態度,促使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向上、積極、進取。
二、注意學校周邊環境,確保良好的班級環境不被湮沒
1.教育學生遠離娛樂場所
鄉村的娛樂場所主要有臺球室、游戲廳和網吧,有的店主為謀取暴利、不擇手段。學生由于天性好奇,經常出入這些調唆和誘惑并存的娛樂場所,無形之中就會染上壞的思想。要教育學生遠離桌球室、游戲廳和網吧,正確引導學生上網,不要讓其沉溺于其中。
2.慎對周邊攤點
校園周邊攤點林立,紙屑、果皮、食品袋散布校門口,不堪入目,一片狼藉。不僅環境衛生差,食品質量更是堪憂。校園乃育人的搖籃,文明之窗口,學校周邊卻攤面泛濫,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育人環境。學校除了對學生要加強教育之外,還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同治理,確保教育教學秩序健康有序。
總之,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學校是育人的環境。作為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視學校班級的人文環境,也要注意周邊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從而使學生在美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作者單位 山東省海陽市朱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