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率輻照會產生兩種效應:低劑量刺激效應和輻射損傷效應。極低劑量率為正效應,可誘導農作物性狀改良[1]和品種改良、臨床上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保護機體細胞。輻射損傷為負效應,可導致DNA雙鏈和單鏈斷裂[2],紅細胞及膜損傷[3],胸腺細胞凋亡[4]和癌細胞自我修復增強以及航空、軍事和工業元器件[5-6]的應用性能下降。明膠輻照滅菌已沿用傳統工藝多年,應用發現,輻照后明膠出現黏度下降的現象。當明膠的初始帶菌量高、初始黏度低時,輻照后的明膠細菌含量符合要求,但黏度大幅下降,由此降低或失去應用價值(GB 6783-94要求:明膠勃氏黏度大于1.8mPa·s,凝凍強度大于100g)[7].但這種現象在同等劑量加速器輻照或裝源量大的鈷源輻照時可避免。因此,研究低劑量率損傷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水、蛋白質和氧氣輻照分解產生OH·、H·、e-aq、HO2·、O-2、RCH·CO-2、NH+3C·(R)CO-2等自由基[8],這些自由基間、自由基與分子間、分子內、分子間會發生多級反應,引起明膠分子的交聯、斷裂及其他變化[9].由于自由基含有未成對電子,具有自旋角動量,能產生磁性和自旋磁矩[10],常用電子自旋共振(ESR)譜儀檢測其信號強度和自由基濃度[11-13].ESR技術主要應用于木荷、絲綢[14]、聚丙烯腈纖維[15]、化學反應研究[16]等領域,用于研究劑量率輻射損傷效應的報道較少。
本文采用ESR等技術,檢測明膠經不同劑量率鈷源和加速器輻照后,自由基含量及結構的特性變化,探討劑量率對明膠輻射損傷的效應,為建立高劑量鈷源(或加速器)輻照明膠滅菌工藝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主要試劑與儀器
明膠:CP級,國藥集團化學有限公司。
鈷源1:放射性活度1.22×1016Bq(33萬Ci),湖北省輻照實驗中心;鈷源2:放射性活度9.36×1016Bq(253萬Ci),深圳市金鵬源輻照技術有限公司;加速器:10MeV、15kW,深圳戈瑞輻照科技有限公司;JES-FA200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凝膠滲透色譜:1515型高效液相色譜泵、2690D型分離模塊、2410型折射率檢測器、Waters ultrahy dro-gel 2000型和Waters ultrahy drogel 250型色譜柱,美國Waters公司;Quanta 200型掃描電鏡:荷蘭FEI公司;TA-XTPlus型質構儀:英國SMS公司;50mL稀釋型烏氏黏度計;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深圳市瑞格爾儀器有限公司。
1.2輻照處理及劑量監測結果
將明膠在50℃下鼓風干燥至恒重后,進行定量有氧包裝。包裝后的明膠分別用鈷源1(劑量率約為60Gy/min)、鈷源2(劑量率約為480Gy/min)和加速器(劑量率約為1 200Gy/min)輻照,以硫酸亞鐵劑量計跟蹤吸收劑量。加速器工作條件:功率14.97kW、掃描電流7A、速度2.4~3.0m/min、載高3cm、加速電壓122kV.鈷源1輻照樣品的吸收劑量分別為4.5、8.7、13.0、17.3、27.3、36.6kGy,鈷源2輻照樣品的吸收劑量分別為8.8、20.2kGy,加速器輻照樣品的吸收劑量分別為8.0、30.6kGy.
1.3 ESR工作條件
初始場的磁感應強度為313.894mT,中心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323.894mT,磁場掃描寬度為20mT,掃描時間為60s,微波頻率為9 052.252MHz,微波功率為0.998 000mW,測量溫度為室溫。
1.4指標測定
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及分布寬度:以0.1mol/mL Na2HPO4(pH=8.0)為儲備液,0.025mol/mLNa2HPO4(pH=8.0)為淋洗液,H2O-0.2mol/mLNaNO3為溶劑,進樣量為100μL,淋洗液流速為0.6mL/min.標樣為聚乙烯乙二醇,柱子溫度為40℃,檢測器溫度為40℃。
特性黏度:記錄在37℃恒溫下,一定體積、不同濃度(初始濃度c0及將初始濃度按體積比稀釋為2/3、1/2、1/3和1/4濃度)下明膠水溶液流經烏氏黏度計毛細管的時間。根據溶液流出時間t和蒸餾水流出時間t0,依次計算相對黏度ηr(ηr=t/t0)和增比黏度ηsp(ηsp=ηr-1).以濃度c為橫坐標、ηsp/c和lnηr/c為縱坐標作圖,兩條曲線與縱軸的截距記為H1和H2,其平均值為H,H/c0即為特性黏度[η].
凝膠強度:按美國試驗標準GMIA采用質構儀測定。
斷裂伸長率:采用膜的拉伸模式試驗標準GB 1040-92進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測試條件:定伸長率20%、標距25mm、試驗速度100mm/min、定應力0.1mPa、試驗面積1.56mm2,測試時輸入膜厚度參數(以mm為單位),斷裂伸長率由計算機直接給出。
表面形貌分析:10%的明膠水溶液在低溫下形成凝膠后,在-80℃冰箱內速凍,再凍干,取少量凍干樣品,真空噴金后,采用掃描電鏡對樣品的表面和截面掃描。
2結果與討論
2.1輻照明膠的ESR譜特征
吸收劑量約8kGy的明膠經鈷源1、鈷源2和12 000Gy/min加速器輻照后,用ESR譜儀研究不同劑量率γ射線和電子束照射后明膠自由基信號的變化,結果示于圖1.圖1a顯示,未輻照明膠的自由基信號很弱,且噪聲較大。圖1b顯示,鈷源1和鈷源2輻照明膠后,自由基信號強度相近,加速器輻照后自由基信號強度最低,三者均表現出典型的特征雙吸收峰,幾乎重疊。
鈷源1、鈷源2和加速器輻照后吸收劑量分別為36.6、20.2和30.6kGy的樣品的ESR譜如圖2所示。與8kGy低劑量輻照明膠的ESR譜(圖1)相比,隨著劑量的增加,三種劑量輻照明膠的峰形無明顯變化。吸收劑量較接近的鈷源1(36.6kGy)和加速器(30.6kGy)輻照明膠的峰形高且窄,吸收劑量僅為20.2kGy的鈷源2輻照明膠的峰形矮且寬。
根據分裂因子計算公式g=0.071 45γ/H(H為共振場的磁感應強度,γ為微波頻率,取9 052.252MHz)和圖2計算g值和ΔH(峰與峰對應磁場的間距),結果列于表1.由表1可見,鈷源1的特征峰參數與加速器的較接近,鈷源2的g值略偏大,ΔH偏小,但差值不大??梢?,輻照劑量率并未改變樣品的自由基性質,ESR譜峰形相似,未輻照明膠幾乎無響應信號。低劑量階段(圖1),高劑量率的低自由基信號強度效應較明顯,自由基信號強度由小到大依次為加速器、鈷源2、鈷源1.
電磁波或電子束在明膠蛋白質晶格內會產生輻射缺損,誘導長壽命自由基產生,當與周圍外加磁場相互作用時,會發生自旋共振吸收。鈷源和加速器產生的電子自旋和外加磁場間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形成的譜線線形也略有差異[8,15].本研究發現,二者產生的自由基的特征峰相似,但強度有差異。
2.2劑量對自由基信號強度的影響
用鈷源1對明膠進行不同劑量輻照,研究吸收劑量與自由基信號強度的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在0~36.6kGy吸收劑量范圍內,自由基信號強度(y)與劑量(x)呈現良好的相關性,擬合方程為:y=26.983x2+1 641.8x-205.69,R2=0.994 .當物質受到電離激發時,處于上下兩能級的電子發生受激躍遷,一部分低能級電子吸收電磁波能量躍遷到高能級,輻射誘發的順磁性物質產額與吸收劑量直接相關[18],因此,ESR反映的是一定條件下樣品吸收的總能量[19],能量吸收越多,共價鍵斷裂越多,從而自由基含量越高[20].本研究中吸收劑量與信號強度呈正相關,與文獻[21]報道的結果一致。
2.3劑量率對輻照明膠自由基信號強度的影響
用不同劑量率及輻照方式輻照明膠,其自由基信號強度示于圖4.由圖4可見,吸收劑量約為8kGy時,鈷源1、鈷源2和加速器輻照三種方式中,加速器輻照的明膠自由基信號強度最低,鈷源1和鈷源2輻照的明膠自由基信號強度相近;吸收劑量約為20kGy時,鈷源2輻照的明膠自由基信號強度低于鈷源1的;吸收劑量約為30kGy時,加速器輻照的明膠自由基信號強度低于鈷源1的??梢?,相同劑量輻照時,自由基信號強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鈷源1、鈷源2、加速器。
加速器輻照產生的自由基信號強度低于γ射線的,可能是由于加速器電子束穿透能力有限,且作用時間短,單位時間自由基產生量大,使自由基瞬時濃度太高,難以及時擴散,自由基間發生反應而淬滅,造成自由基總量減少。在鈷源輻照中,大劑量率與小劑量率自由基信號強度產生差異與此推理相似,具體機理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2.4劑量率對輻照明膠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影響
吸收劑量約為8kGy時,不同劑量率輻照后,明膠流經凝膠滲透色譜(GPC)的信號響應值隨時間的變化示于圖5.由圖5可見,鈷源1輻照后明膠的保留時間最長,響應信號峰最矮;加速器輻照與鈷源2輻照后明膠的保留時間相近,但鈷源2峰較高。由GPC測定原理可知,相對分子質量越大,保留時間越短,峰越高??梢?,相同吸收劑量下,鈷源2輻照明膠樣品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大,其次為加速器輻照的,鈷源1輻照的最小。
根據明膠GPC響應值與標準曲線對比,分析得到相對分子質量。鈷源1、鈷源2和加速器輻照明膠的相對數均分子質量(Mn)分別為2 810、3 875和3 358;相對重均分子質量(Mw)分別為4 389、7 119和5 973;多分散指數(Mw/Mn,用于衡量聚合物分子質量分布的寬度,該值越大,說明分子質量分布越寬,分子質量越不集中)分別為1.56、1.84和1.78.在35~40min之間出現小峰的原因是明膠大分子流出后,小分子保留在樹脂孔里,最后才被洗脫出來,倒峰為溶劑峰。由此可見,相同吸收劑量下,輻照明膠的Mn、Mw由大到小依次為:鈷源2、加速器和鈷源1.但分散指數以鈷源1最低,其次為加速器,鈷源2最高。
高分子受輻照后最重要的反應為輻照交聯與降解,同時性能發生顯著變化,包括分子質量增加或下降。在相對無水條件下,明膠屬于輻照降解型高分子,在輻照過程中分子質量逐漸減小。在降解過程中生成大分子自由基,空阻效應使大分子自由基較穩定,它們很難在分子鏈內遷移,也不易進行分子間的雙基復合反應,其主要反應趨勢是重排或歧化反應,主鏈斷裂后被穩定下來。這是明膠受γ射線輻照后,產生穩定性較好的自由基的機理。因此,穩定自由基含量可間接反應降解程度。
2.5劑量率對輻照明膠特性的影響
不同劑量率輻照后明膠的特性黏度、凝膠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列于表2.由表2可見,未輻照明膠的特性黏度為47.5mL/g,輻照明膠的特性黏度在41~42mL/g范圍內,且鈷源2和加速器輻照后明膠的特性黏度相近,鈷源1輻照后明膠的特性黏度略低。未輻照明膠的凝膠強度為642.8g,輻照明膠的凝膠強度在560~590g范圍內,凝膠強度的大小依序為:
鈷源2輻照后的明膠、加速器輻照的明膠和鈷源1輻照的明膠。未輻照明膠的斷裂伸長率為221.3%,輻照明膠的斷裂伸長率范圍為160%~200%,斷裂伸長率由大到小依序為鈷源2、加速器和鈷源1.
綜上所述,鈷源劑量率加大,有利于減少無水明膠蛋白的降解,保持較高的特性黏度、凝膠強度和明膠膜的斷裂伸長率。加速器輻照效果略次于鈷源2的輻照效果,但優于鈷源1的輻照效果。
有研究[3]表明,高劑量率輻照造成R·和ROO·的濃度相對較高時,自由基間的反應取代了自由基與完整分子間的反應,致使由·OH引發的鏈式反應蔓延過程受到限制,主要是鏈終止反應。相反在低劑量率時每個單位時間內幾乎均未形成脂質過氧自由基ROO·,而是與相鄰完整分子的反應導致鏈式反應被延長,故低劑量率對蛋白質產生更大程度的損傷。長壽命自由基對照后貯藏期明膠性能的影響有待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2.6劑量率對輻照明膠微觀結構的影響
圖6為未輻照明膠和吸收劑量約8kGy的明膠表面放大500倍的掃描電鏡圖像。由圖6可見:未輻照明膠表面有少量凹陷,且有明顯未溶解的顆粒狀物;三種輻照方式下,明膠表面孔洞數量較未輻照明膠均有所增加,但隨著劑量率的增加,孔洞變淺,且逐漸模糊。鈷源1輻照明膠表面孔洞稀疏、大、深,基質表面光滑,鈷源2和加速器輻照的明膠表面孔洞逐漸變得不明顯,且凸起物密集,尤其是加速器。對于孔洞,推測是明膠凝膠在冷凍干燥過程中水分揮發形成的通道。對于突起物,分析是由于明膠溶解性差,在水溶液中分布不均造成的。明膠經不同劑量率輻照相同劑量后,分解反應程度不同,水溶解性不同,分解程度越大,溶解性越好,則凸起物越少,基質越光滑。由6圖還可見,劑量率越大,明膠輻照分解越少,表面突起越多。
3結論
1)未輻照明膠的ESR信號很弱,輻照明膠的ESR譜呈雙峰特征,峰高由高到低依次為:60Gy/min鈷源輻照的明膠、加速器輻照的明膠和480Gy/min鈷源輻照的明膠;2)明膠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特性黏度、凝膠強度、斷裂伸長率由大到小依次為:480Gy/min112 000Gy/min加速器輻照的明膠、60Gy/min鈷源輻照的明膠;3)明膠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水溶解性越好,SEM圖像表面越光滑,因此其表面粗糙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與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相同。4)自由基濃度越高,輻射化學反應越激烈,性能劣變程度越大。高劑量率產生低濃度長壽命自由基,有利于減小輻射損傷,其作用機理可能是:瞬時高濃度自由基間反應增加而帶來自由基的淬滅,減少了自由基對主鏈分子的攻擊機會。
具體機理有待進一步脈沖輻解研究加以佐證。
參考文獻:
[1] 章鐵,劉秀清,張金良,等.不同劑量率60Co-γ射線低劑量輻射對小麥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8,2(1):220-223.
[2] 孔福全,王瀟,倪嵋楠,等.Li離子輻射致DNA損傷中的劑量率效應[M]∥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144-145.
[3] 王俊玲,王衛東,徐志昆,等.不同劑量率的紫外線對紅細胞及其膜的影響[J].核農學報,2009,23(3):526-529.
[4] 呂喆,劉淑春,劉揚,等.低劑量X線輻射誘導胸腺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進程適應性反應的劑量率效應[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29(6):719-722.
[5] 商懷超,劉紅俠,卓青青.低劑量率60Coγ射線輻照下SOI MOS器件的退化機理[J].物理學報,2012,61(24):246010.
[6] 鄧偉,陸嫵,吳雪,等.雙極線性穩壓器(LM317)的電離總劑量效應及劑量率的影響[J].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2013,33(4):39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