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亞鐵銨俗名為莫爾鹽、摩爾鹽,簡稱 FAS,是一種藍綠色的無機復鹽,分子式為 ( NH4)2Fe( SO4)2·6H2O. 是淺綠色單斜晶體,對光敏感,在空氣中逐漸風化及氧化。 它能溶于水,難溶于乙醇。 在空氣中它不易被氧化,比一般亞鐵穩定。 低毒,有刺激性。 硫酸亞鐵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農業、醫藥等方面用途十分廣泛。 無機化學工業中常用作制取其它鐵化合物( 如氧化鐵系顏料、磁性材料、黃血鹽和其他鐵鹽等) 的原料,還可用作媒染劑、鞣革劑、防腐劑,還用于凈水、冶金、電鍍、藍黑墨水等。
農業中施用于缺鐵性土壤,畜牧業中用作飼料添加劑等。 醫藥中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 也是高校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試劑,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作標定重鉻酸鉀、高錳酸鉀等溶液的標準物質。 國內關于硫酸亞鐵銨的制備研究主要集中于實驗的綠色化、微型化[1-4],本實驗主要研究硫酸亞鐵銨單晶生長的實驗條件并制備單晶。
1 實驗部分
1. 1 實驗原理
鐵與硫酸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Fe + H2SO4= H2↑ + FeSO4硫酸亞鐵與硫酸銨在溶液中按物質的量比 1∶ 1反應生成硫酸亞鐵銨溶液,加熱濃縮至一定濃度時,冷卻、靜置會析出淺藍綠色的單斜晶體:FeSO4+ ( NH4)2SO4+ 6H2O = FeSO4( NH4)2SO4·6H2O1. 2 實驗用品**儀器: 電熱恒溫水浴鍋、磁力加熱攪拌器、循環水真空泵、pHS-3B 型 pH 計、溫度計( 150 ℃) 、比重表( 重表) 、臺秤、量筒( 100 ml,10 ml) 、酒精燈、燒杯、抽濾瓶、布氏漏斗、坩堝、坩堝鉗、干燥器、鑷子。
試劑:10%Na2CO3、3 mol·L- 1H2SO4、( NH4)2SO4( s) 、無水乙醇( AR) .材料: 廢鐵絲。
1. 3 實驗內容
1. 3. 1 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4,5]
( 1) 制備硫酸亞鐵稱取 210 g 廢鐵絲,用 10% Na2CO3溶液浸泡,加熱 10 min,棄去廢堿液,用蒸餾水清洗干凈,稱量質量后將鐵絲投入到 3mol·L- 1H2SO4溶液,恒溫水浴加熱( 控制溫度在 60 ℃以下)[6]. 反應完畢后,抽濾,濾液備用。
注意: ①反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②控制溶液酸度在 pH =1 ~2[2]; ③反應過程中應不斷補充水,以防止 FeSO4濃度過大而析出附著在鐵絲上阻止反應。
( 2) 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按硫酸亞鐵與硫酸銨物質的量 1∶ 1比例,將硫酸銨加入到硫酸亞鐵溶液中,用 3 mol·L- 1H2SO4溶液調節 pH =1 ~2,加熱濃縮至溶液表面出現晶膜為止。 待大量晶體析出后抽濾,濾餅用少量無水乙醇洗滌 2 ~3 次。 為提高產率可將母液進行二次結晶。1. 3. 2 硫酸亞鐵銨單晶的培養( 1) 培養硫酸亞鐵銨晶種在燒杯中按硫酸亞鐵銨的溶解度 39 g/100 mL水配制過飽和溶液,調節 pH =1 ~2 之間,蓋上紙靜置。 約 2 h 燒杯底部結晶出許多小晶體,約 8 h 后長到可以用細線拴綁的晶種。
( 2) 培養硫酸亞鐵銨單晶選晶形完整規則的小晶體作為晶種,用細線捆緊晶種,并將細線穿過塑料薄膜,用塑料薄膜將燒杯口密封[7]. 調整晶種在溶液中心位置,置于 10 ~15 ℃ 條件下靜置培養。
1. 3. 3 無水乙醇對硫酸亞鐵銨晶體生長速率的影響[8]20 ℃ 下,按溶解度 39 g /100 mL 水配制硫酸亞鐵銨飽和溶液,調節 pH = 1 ~ 2,加入不同量的無水乙醇,置于 10 ~15 ℃條件下靜置培養。
2 結果與討論
晶體的生長是一種復相化學反應,是在一定的熱力學條件下進行的相變過程,其反應形式是從液相轉變為固相( 晶體) . 準確地說晶體生長是一種界面過程,在晶體生長過程中,位于晶體相和環境相間的界面特性不僅可以決定晶體的形態和生長習性,還可以決定晶體的大小以及晶體的生長速率。 晶體生長還與生長體系有關,在自由的生長體系中,晶體的各晶面生長速率是不相同的,即晶體的生長速率表現出各向異性[9].
決定晶體生長形態和生長速度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內在因素主要有溶液的過飽和度、PH 值、環境相成分、溶劑和雜質等。 影響晶體生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渦流、溫度、雜質、粘度、結晶速度。 同一種晶體在不同的條件生長時,晶體形態是可能有所差別的;同一種晶體在相同的生長系統中,因外界因素( 如壓強、濃度、溫度等) 的變化,也會影響晶體生長的速度和晶體形狀[10].
2. 1 濃度對硫酸亞鐵銨結晶速度的影響
在15 ~20 ℃,pH =1 ~2 時,在不同濃度的溶液中,用大小相近的晶種培養單晶體時,實驗數據見表1.【1】
實驗結果表明,編號 1 中投入的晶體生長不明顯,編號 3 中的晶體生長速度較快且顆粒大,但是晶形不規則,編號 2 晶形規則完整,生長速度適中。
隨著溶質的不斷析出,溶液飽和度下降,生長的晶體形狀會發生一定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晶體向下生長,晶體的上部逐漸溶解,下部逐漸長大,使完整規則的晶體形狀發生改變。 這是因為晶體在自身的生長過程中會萌生大量的位錯,出現孿晶[11]; 同時晶體生長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在通常情況下會受一些雜質、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其生長過程遵循布拉威定律[12].
2. 2 溶劑蒸發量對硫酸亞鐵銨單晶生長的影響
溶劑蒸發的速率越快,越易析出晶體。 實驗中發現,硫酸亞鐵銨晶體是在其液體的表面首先形成,其原因除水蒸發引起溶液濃度變化外,還有可能有塵埃等落入溶液表面為晶體析出提供了晶核。 隨著晶體生長而質量逐漸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入容器底部。 如果溶劑蒸發速率較快,則晶體表面會析出多個小晶體。 用塑料薄膜封閉燒杯口后,一方面可以控制溶劑蒸發量,很好地克服了晶體表面析出小晶體的缺點,同時防止塵埃等雜質落入溶液。
2. 3 溫度對硫酸亞鐵銨單晶生長的影響
在不同的溫度下,同種物質的晶體,其不同晶面的相對生長速度有所改變,影響晶體形態和生長速度。 硫酸亞鐵銨溶液有較大的飽和度,在較低溫度下有利于單晶生長,所以在培養單晶時應盡量控制溫度在 10 ~20 ℃ 之間,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節約硫酸亞鐵銨的用量,另一方面也便于控制結晶溫度。
2. 4 生長空間對硫酸亞鐵銨單晶生長的影響
生長空間對晶體的生長速度和晶形有一定的影響,在相同濃度和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晶體的生長空間越大,生長速度較快,但晶體形狀會發生變形。
2. 5 酸度的影響
培養硫酸亞鐵銨晶體要使溶液的 pH 保持在 1~ 2 的范圍內。 從鐵的元素電勢圖可以看出,Fe2 +在酸性介質中是最穩定狀態,而堿性介質中 Fe( OH)2很容易被氧化為 Fe( OH)3.φθAFeO2 -4+ 2. 20Fe3 ++ 0. 771Fe2 +- 0. 44FeφθBFeO2 -4+ 0. 72Fe( OH)3- 0. 56Fe( OH)2Fe2 +在水中存在微弱水解,使溶液顯示酸性( pH =3)[13]. 為抑制 Fe2 +發生水解和被氧化,必須保持 pH保持在 1 ~2 的強酸性范圍內。
Fe2 ++ H2O 幑幐2Fe( OH)++ H+2. 6 無水乙醇對硫酸亞鐵銨晶體結晶速率的影響20℃ 下,硫酸亞鐵銨飽和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無水乙醇,實驗結果見表 2.【2】
實驗數據表明,當加入無水乙醇量較少時對晶體析出速率影響較小或幾乎無影響,當加入的無水乙醇的體積超過3. 0 mL 時,硫酸亞鐵銨晶體結晶速度急劇加快,析出顆粒狀晶體; 當加入的無水乙醇的體積與硫酸亞鐵銨溶液的體積之比為 1∶ 6時,會析出大量的針刺狀晶體。 當加入的乙醇量過高時,如 100 毫升的 39 g/100 mL 硫酸亞鐵銨溶液中加入無水乙醇約 11. 5 ~ 13. 5 mL 時,即迅速會析出針狀的晶體。 實驗結果表明,硫酸亞鐵銨飽和溶液中加入無水乙醇會影響硫酸亞鐵銨晶體的結晶速度。 由于乙醇很容易揮發而會帶走部分水分,使溶液的飽和度增加,從而加快晶體析出速率。 無水乙醇用量與硫酸亞鐵銨晶體析出時間關系見圖 1.【3】
3 結 論
硫酸亞鐵銨溶液在 pH = 1 ~ 2 之間,比重為1. 2 g / mL左右,溫度為 15 ~ 20 ℃ 下,容易析出較大顆粒的晶體,單晶生長速度快,適合硫酸亞鐵銨籽晶的生長和單晶的培養。 加入無水乙醇有利于晶體生長; 當加入乙醇量過高時,會析出針狀的晶體。
參 考 文 獻
[1] 姜述芹,馬荔,梁竹梅,等。 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的改進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 7) : 18 -19.
[2] 馬超平,盧旭曉,鄧紹強,等。 硫酸亞鐵銨制備的微型實驗[J].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24( 3) : 103 -106.
[3] 汪豐云,王小龍。 硫酸亞鐵銨制備的綠色化設計[J]. 大學化學,2006,21( 1) : 51 -54.
[4] 陳彥玲,岳淑美,林世威,等。 用綠色化學理念改進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的探究[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0,29( 4) : 61 -63.
[5] 中山大學等校。 無機化學實驗( 第三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8 -49.
[6] 苗蘭蘭,畢小平,葛新,等。 高?;瘜W實驗---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工藝[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34 ( 2) :167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