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化學論文 > > 載銀殼聚糖的特點及其對薄木抗菌處理的研究
載銀殼聚糖的特點及其對薄木抗菌處理的研究
>2024-05-27 09:00:00



1 引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公共場所選用木材作為室內裝飾材料。室內裝飾用薄木花紋自然,視覺與觸覺特性優良,不僅美化了居住環境,還具有調濕、調溫、隔音等功能。但是,也存在容易滋生有害細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問題。隨著公眾對自身居住、工作環境衛生要求的提高,安全環保、廣譜高效型薄木用抗菌劑的研發與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在現有的抗菌劑中,Ag+抗菌劑抗菌效果顯著但由于光照或長期放置易變黑,超過一定濃度易引起中毒,成本高而大大限制了其應用范圍[1].殼聚糖(以下簡稱CTS)作為天然生物抗菌劑的典型代表,耐熱性較差,有效時間不長[2],但具有優越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3-5]、成膜性[6],安全無毒且具有螯合及吸附性[7-8],有望提高銀系抗菌劑的耐光性,降低其成本。

因此,本文選擇以CTS為載體制備載銀殼聚糖(以下簡稱CTS-Ag)用于處理室內裝飾用樺木薄木,希望通過對CTS-Ag形貌、結構及CTS-Ag抗菌薄木性能的分析與研究,為安全、環保、廣譜、高效、耐久的新型木材用抗菌劑的合成和應用提供新的途徑和理論依據。

2 實驗。

2.1實驗材料。

殼聚糖(脫乙酰度為9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硝酸銀(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樺木(Betula)薄木(含水率8%,浙江萬江木業有限公司);ATCC25922大腸桿菌(E.coli)菌種(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提供)。

2.2載銀殼聚糖的制備。

稱取2.0g CTS加入到200 mL,0.1 mol/L的AgNO3水溶液中,用1mol/L稀HNO3調節溶液pH值為4,振蕩使之溶解。用鋁箔紙避光密封,在50 ℃水浴中攪拌2h,制得反應液。將反應液過濾,濾餅用蒸餾水淋洗多次。以0.1mol/L的HCl檢測濾液無白色沉淀出現,表明溶液中無Ag+存在,再將濾餅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40 ℃下真空干燥,得到棕褐色粉末。將產物裝入棕色瓶,置于干燥器內避光保存。

2.3載銀殼聚糖微觀結構的檢測CTS-Ag的 微 觀 形 貌 用 日 本Hitachi公 司S-3400N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

FT-IR光譜由德國Bruker公司VERTEX70V型傅立葉-紅外(FT-IR)光譜儀分析測定。

CTS-Ag的結晶結構采用德國Bruker公司D8Advance型廣角X射線衍射儀掃描分析,掃描范圍為2θ=5~80°,掃描速度為2°/min,步長為0.02°。

CTS-Ag的 元 素 分 析 用 德 國Elementar公 司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儀測定CTS-Ag中C、N、H的含量,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CTS-Ag中Ag的含量。

2.4載銀殼聚糖對薄木抗菌處理的研究。

2.4.1抗菌薄木的制備。

將事先鋸截為50mm×50mm的樺木薄木稱重后,每3片一組放入燒杯中。準確稱量CTS、AgNO3、CTS-Ag復合抗菌劑各2g放入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蒸餾水配制成質量比為1%的3種溶液。加入1mol/L稀硝酸調節溶液pH值=2,充分振蕩溶解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上述燒杯中。常溫常壓浸漬24h后取出薄木,擦掉表面流動水分,自然風干。稱重后將樣品分別放入自封袋中備用,對應標號1,2,3.每種樣品各6片,用于抗菌性能檢測和色差分析。

2.4.2抗菌薄木抗菌性能的檢測。

按照日本工業標準JISZ2801:201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之抗菌效果”[9]進行檢驗實驗,采用活菌計數法定量測試樣品的抗菌作用,實驗結果用抗菌活性值及抗菌率來表示。試驗接種細菌為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檢測樣品為上述抗菌薄木,對照樣品為同等尺寸樺木素材,每種樣品做3個平行。

2.4.3抗菌劑對薄木顏色影響的研究。

針對抗菌劑對薄木顏色影響的研究,本文以色差作為衡量的指標。以樺木薄木素材為對照樣,用Data-color 110分光光度儀測量表面含水率為8%的樺木薄木素材和抗菌薄木表面的顏色。測試條件為D65標準光源,相關色溫為6 504K,照明和觀測幾何條件為o/d(垂直入射/漫反射),10°大視野,測量范圍為直徑20mm.

采用CIE L*a*b*(1976)表色系統表色。每種樣品測3個試樣,每個試樣進行6點測定,然后求平均值,以平均值進行分析比較。各色度學指標依據CIEL*a*b*(1976)表色系統的式(1)進行計算,單位為NBS.

式中,ΔE為色差值;L為亮度;a為紅綠對立維度;b為黃藍對立維度。

3 結果與討論。

3.1載銀殼聚糖的微觀形貌分析。

圖1(a)和(b)分別為CTS和CTS-Ag的SEM形貌照片,放大倍數均為4 200倍。圖1(c)為CTS-Ag的局部放大圖,放大倍數為10 000倍。從圖1(a)可以看出,未載銀的CTS顆粒結構緊密,表面平整;載銀后的CTS表面較粗糙,有大量顆粒狀物質散布在其表面,如圖1(b)-(c)所示。由此可推斷Ag已經被負載到CTS上。

3.2載銀殼聚糖的紅外光譜分析。

CTS和CTS-Ag的紅外光譜圖見圖2.

由于CTS-Ag復合物的主要骨架成分為CTS,所以兩樣品的紅外譜圖基本一致。

CTS中(N-H)和分子間氫鍵(O-H)的伸縮振動偶合形成一寬峰,吸收峰在3 355cm-1處。與Ag+結合后,在CTS-Ag的譜圖中向低頻方向移動到3 271cm-1處,且峰形略有變化,說明CTS上 的-NH2或-OH可 能 參 與 了 配 位。

CTS中(N-H)1 600cm-1處的變形振動吸收峰和CTS(C-N)1 350cm-1處的伸縮振動峰在CTS-Ag對應的紅外譜圖上分別位于1 589和1 293cm-1處向低頻位移且峰形略有變化。同時,CTS中伯羥基和仲羥基 (C-O)伸 縮 振 動 吸 收 峰 分 別 位 于1 050和1 100cm-1處,而CTS-Ag中對應的吸收峰分別位于1050和1 100cm-1處,沒有變化。因此可以得出CTS上的-NH2參與了配位。

3.3載銀殼聚糖的X射線衍射分析。

CTS和CTS-Ag的XRD衍射圖譜見圖3.

CTS分別在2θ=10.95,20.05°處有明顯衍射峰。與CTS相比,CTS-Ag在10.95,20.05°左右的衍射峰相對強度明顯減弱。通過測試結晶區與非結晶區面積,計算得出CTS結晶度為47.5%;CTS-Ag結晶度減少到16.3%,無定形面積相對增加。這是由于CTS分子中-NH2與Ag+配位后,破壞了其分子鏈內或鏈間較強的氫鍵作用,減弱了分子鏈空間立體結構的規整性,使分子內結晶區減少,從而導致結晶度下降[10].

3.4載銀殼聚糖的元素分析。

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CTS-Ag中Ag的含量為20.0%,間接證明了Ag+與CTS發生了配位反應。對CTS及CTS-Ag做元素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CTS-Ag中C、N、H的 含 量 分 別 為27.40%,5.32%和4.08%,由此計算C、N、H、Ag的原子個數比為12.33∶2.04∶22.01∶1,即相當于2個CTS與1個Ag+配位,配位比為1∶2.

3.5抗菌薄木的抗菌性能分析。

表2給出了CTS、Ag+、CTS-Ag抗菌薄木分別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

3種抗菌薄木抗菌性呈現CTS

相較之單一種類的CTS或Ag+抗菌劑,CTS-Ag抑菌效果更為顯著。原因在于CTS-Ag復合抗菌劑抗菌過程中CTS和Ag+發揮了協同抗菌作用。其協同作用表現為CTS-Ag中溶出的Ag+能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體內,并與細菌中的巰基(-SH)反應,使蛋白質凝固,破壞細胞合成酶的活性,從而使細胞喪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11-12];CTS上未 反應的-NH2質子化生成-NH+3,能夠吸附細菌細胞膜帶負電荷的分子基團,阻礙微生物的活動,同時形成一層高分子膜,干擾其呼吸作用,阻止營養物質向微生物細胞內的輸送,從而起到抑菌殺菌作用[13-16];CTS-Ag具有獨特的網狀結構,結構疏松,表面粗糙,當與細菌接觸時,更易堆積在細菌細胞表面而造成細胞代謝減弱,從而抑制細菌繁殖。

3.6抗菌劑對薄木顏色影響的結果分析。

表3給出了CTS抗菌薄木、Ag+抗菌薄木、CTS-Ag抗菌薄木的L*a*b*值及其相對于樺木素材的色差值。色差值越小,表明抗菌劑的加入對薄木顏色影響越??;反之,對薄木顏色影響越大。由表3可以明顯看出,3種抗菌劑的加入對樺木素材顏色影響的程度為CTS-Ag

4結論。

(1) 以CTS和AgNO3水溶液為原材料,在酸性條件下,采用避光加熱法制得CTS-Ag,CTS分子中的-NH2與Ag+發生配位反應,反應配位比為2∶1.

(2)Ag+與CTS結合,破壞了其分子鏈較強的氫鍵作用,使得結晶度下降。

(3)CTS-Ag復合抗菌劑的抗菌性能優于單一組分的CTS與Ag+抗菌劑,抗菌性能顯著。

(4)CTS-Ag復合抗菌劑明顯改善了Ag+抗菌劑光照易變色性,對處理材本身顏色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CTS-Ag復合抗菌劑通過CTS對Ag+的穩定配位作用,改善了Ag+抗菌劑光照易變色性,降低了其生產成本,達到兩種抗菌劑性能優勢的互補。CTS-Ag復合抗菌劑正適應了抗菌劑安全、環保、廣譜、高效、耐久的開發趨勢,它的研發和應用對減少疾病、保護人類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Sheng Guangyu.Review of new inorganie antibacterial a-gents[J].Guizhou Chemical Industry,2003,28(4):5-7.
[2]Tang Yanjun,Liu Xiaofeng,Xia Jun,et al.Preparationof TiO2/chitosan nanocomposited coatin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tibacterial coated paper[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12,43(17):2416-2420.
[3]Kumar M N V,Muzzarelli R A A,Muzzarelli C,et al.Chitosan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perspectives[J].Chemical Reviews,2004,10(4):6017-6084.
[4]Muzzarelli R,Baldassarre V,Conti F,et al.Biologicalactivity of chitosan:ultrastructuralstudy[J].Biomateri-als,1988,9(3):247-252.
[5]Denuziere A,Ferrier D,Damour O,et al.Chitosan-chondroitin sulfate and chitosan-hyaluronate 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biological properties[J].Biomaterials,1998,19(14):1275-1285.
[6]Xu Yong,Hong Hua,Qian Ying,et al.Preparation andcharacteration of biomedical chitosan films[J].Journal ofFunctional Polymers,2004,17(1):55-60.
[7]Xiao Zhenyu,Yuan Xubo,Sheng Jing.Modification ofchitin and chitosan[J].Guangzhou Chemistry,2002,27(2):60-64.
[8]Fu Min,Chen Mei,Jin Xinrong.Research on chitosan ad-sorption of Fe2+[J].Chemical World,1998,39(2):79-82.
[9]JIS Z 2801-2010,Antimicrobial products-test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fficiency[S].Japan:Japanese Stand-ards Association,2010.
[10]Yuan Yanchao,Zhang Mingqiu,Rong Minzhi.Study on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crosslinked chitosan for Ni(Ⅱ)[J].Acta Chimica Sinica,2005,63(18):1753-1758.
[11]Rungby J,Ellermann E S.Effects of selenium on toxici-ty and ultrastructural localization of silver in culturedmacrophags[J].Archives of xicology,1987,61(1):40-45.
[12]Meng Na,Zhou Ning,Liu Ying,et al.Synthesis andproperties of CMC-Ag/MMT antimicrobial nanocompos-ities[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07,38(6):958-960.
[13]Choi B K,Kim K Y.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chitooligosaccharide mixture against 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nd streptococcus mut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1,18(6):553-557.
[14]Hu S G,Jou C H.Protein adsorption,fibroblast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poly(3-hydroxybutyricacid-co-3-hydroxyvaleric acid)grafted with chitosan andchitooligosaccharide after immobilized with hyaluronicacid[J].Biomaterials,2003,24(16):2685-2693.
[15]Shi Z L,Neoh K G.Antibacteri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 cement impregnated with chitosan nano-particles[J].Biomaterials,2006,27(11):2440-2449.
[16]Gao Minjie,Wang Zhiqing,Sun Lei,et al.Preparation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chitosan modified silver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12,43(8):1038-1041.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