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mindmap)是世界記憶大師托尼·巴贊(TonyBuzan)在 20 世紀 60 年代提出的,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是一種將文字、符號、圖片、色彩及一體綜合運用的圖形思維工具。自基于思維可視化原理的理念引入到教育領域以來 ,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已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被稱為開啟人類大腦的萬能鑰匙。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文字、符號、食物、顏色)等,都能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關節點,每一個節點代表著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若干的節點,總體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而這些個節點及之間的關聯也就是您腦海里的個人數據庫[1]。
思維導圖最初是一種記筆記的方法 , 后來發展成一種有效的表達發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它非常簡單卻又極其有效 ,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F在已經被用于人類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經本人研究發現,思維地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1)節點清晰地集中在圖形上;(2)由節點引出的分支向周圍發散;(3)分支由線條上的關鍵詞或是一個圖形組成。(4)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
思維導圖還可以用色彩、代碼、圖畫等來加以修飾 , 增強圖形的趣味性,既能增強效果,又能提高學習者的記憶力和創造力。又因為思維導圖條理清晰,信息的存儲和取用方便準確,因此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比較輕松快樂,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我國主要是采用以講授式為主、合作探究式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尤其是高三復習課上,課堂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量很大,學生總是感覺來不及做筆記,往往記了老師當下總結的知識點,卻跟不上老師接下來要講的東西,更不用說是將整堂課復習的知識系統化,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了,就只能課后自己進行補充。由此可見,要記下所有的知識點不太現實,因此選擇有效的方法記錄有選擇性的知識點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高中有機化學分布在兩本書上,有機化學物質種類繁多且關系復雜,學生學起來感覺很吃力,缺乏條理,思維陷入混亂之中。但如果學生學會采用正確的方法來理解和記憶有機化學的知識,就會體會到有機化學知識的規律性,從而理清知識間相互錯綜復雜的關系。
比如在學習選修 5 有機化學基礎“烴的衍生物”時,學生習慣于將知識局部化,學習鹵代烴時,學生將其概念及其發生的特征反應儲存在腦海里。當學習醇、酚等時,學生也只是將其對應的概念及特征反應儲存起來。這樣一來鹵代烴、醇、酚等知識在腦海中里的存在方法是一塊一塊的,線性排列的,缺乏之間的有效整合。而當烴的衍生物綜合起來出題時,學生往往不知所措。其實是學生缺乏對有機化學物質的歸納總結,不能建構系統的有機化學知識脈絡。而如果利用思維導圖來記筆記,則知識以發散放射狀形式呈現,與人腦的思維方式相吻合,記筆記用時少,還能使重難點突出,知識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可以一目了然的呈現出來,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有機化學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建構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
以下為本人在實習時使用思維導圖應用于有機教學中的實例。
新課教學:(1)課前預習:教師提前一天布置預習新課的內容,并讓學生通過自己對預習知識的理解,簡單的繪制思維導圖。對一些自己理解的學生可以將知識展示的非常恰當,而對自己有疑惑的知識點,學生可在自己繪制的圖中用符號“?”標注出來。第二天一大早要上交。
課堂教學:教師對于學生交上來的思維導圖進行簡單的瀏覽,可以知道學生在哪些知識上理解的較好,哪些知識的問題比較大,在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課堂上教師就有側重點的進行講解。將學生自己制的思維導圖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針對自己的情況,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優化,認為是重點的學生自己可以用彩色標注,形成自己腦海里的知識圖形。
復習課教學(以烴的衍生物為例):教師將本堂課要復習的“烴的衍生物”的相關概念寫在黑板上:烴的衍生物、苯酚、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水解反應、消去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酯化反應。要求以小組(6 人)為單位,結合所給概念之間的關系繪制思維導圖,內容盡可能地全面展示。給學生留 25 分鐘的時間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在下面仔細觀察,之后教師選取幾組典型的思維導圖,請同學給大家展示。教師和學生對展示的思維導圖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交流。以美觀醒目、內容清晰有條理、重點突出為標準進行評價,課后小組同學在參考結合他人的基礎上對自己小組的圖進行修改、補充、完善。這樣,通過作圖,學生即對烴的衍生物的知識進行了復習、整理、歸納,同時有形成了符合自己思維方式的知識體系,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也就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
簡言之,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有機化學的教學中,首先可以改善傳統的記筆記方法,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使學生方便理解記憶;其次,思維導圖呈現的是一個發展、變化、整合的過程,記錄的時學生思維的發展變化,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最后,思維導圖將知識以關鍵詞和線條進行連接和標記,使知識變得清晰有條理、重點突出,學生復習時,一看思維地圖就可明白知識內容,有助于學生提高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梁曉康 , 廖銳星 . 思維導圖在高一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化學教育 ,2007,24\\(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