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環保意識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心中。從當前環境污染來看,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建筑廢物和有害物,很多建筑工地為了圖省事、節開支,到處拋灑建筑垃圾和任由揮發性有害物質暴露于空氣中,建筑技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建筑場地的管理型技術人才,是未來的工程項目經理,提高建筑技術人員的環保意識,增強環保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綠色化學理念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因此,如何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化學教學中,是值得我們不斷深入研究的共同課題。
一、實現綠色化學的主要方式
一是對“原子經濟性”反應的開發利用。通過將近似理想的原料分子中的原子,進行有效轉化,使其能夠全部變成產物,而不會產生一點廢物。有的利用原子經濟反應,如丙烯氫甲?;贫∪┑?。有的已將兩步反應變為一步的反應,如生產環氧乙烷的過程。
二是確保溶劑無毒、無害。從當前環境污染來看,很多都是化學制品造成的。所以,如果研發無毒無害溶劑來替代揮發性溶劑,正是當前綠色化學所需要重點探究的。如超臨界流體、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研發,因為其沒有毒害,不會燃燒,且價格便宜,很受歡迎。
二、建筑專業實施綠色化學理念的舉措
1.幫助學生樹立珍惜資源、環境的思想理念是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關鍵
如何防止化學實驗污染,如何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教育,成為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承擔的一份責任。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從環境保護的高度來考慮實驗原理、設備、手段、方法,啟迪學生改進、重新設計傳統的化學實驗,使之符合綠色化學標準。讓學生領會到綠色化學科技不僅僅是化學領域的任務,而是每一個人必須理解的觀念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2.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理解實施綠色化學教學
現在的技工畢業生除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還應具備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應該能對工作生產中出現的化工廢料進行無害化處理。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然涉及到環境教育,迫使人們對當前的環境教育重新定位,探討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
3.構建綠色化學教學體系
\\(1\\)教材綠色化。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因此,教材應以綠色化學為主線,以基本化學知識、原理為支點,去構建新教材體系,充分體現時代性、創新性和綠色化。實驗內容也要作合理的取舍和安排,既要體現知識性,又要強化學生綜合利用資源和環保的意識。
\\(2\\)以計算機為平臺模擬化學實驗。電子、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使教學方法多樣化成為可能。如利用Flash、化學仿真實驗室等軟件對傳統的實驗裝置、過程、現象進行模擬,再輔助動畫等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全方位感受實驗的動態過程。
\\(3\\)開發、利用微型化實驗,減少污染。微型化實驗是綠色化學教育改革的直接體現。它是對常規儀器進行微縮,用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獲得明顯的反應結果和準確的化學信息的一種嶄新的實驗技術。微型化實驗本質上并非是與傳統化學實驗對立,更不是節約成本的權宜之計,而是在綠色化學理念的指導下,用預防化學污染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對傳統的實驗進行改造,對化學實驗思維的創新性變革。
三、幾點建議
除了上述的有效措施外,筆者結合當前高級技工建筑專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實際,提出如下建議,僅供同行參考。
1.注重教學內容的整合
一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在化學教學中,因為教材內容畢竟十分有效,如果僅僅局限于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深入挖掘化學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將網絡上豐富的綠色化學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不僅能夠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而且能夠開拓學生研究,突破實踐和空間的局限性,從而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生活中有許多綠色化學資源,因此,在進行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的過程中,要將其與生活中特別是建筑工程中的綠色化學問題聯系起來。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能夠增強化學教學內容的親近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綠色化學在現實中的實用價值。
2.做好綠色化學實驗研究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如果教師能夠在實驗中自覺規范實驗操作,做到言與行的統一,改革教科書中不良實驗,那么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會自覺形成保護環境的自我規范,學生就會自覺關心、愛護和尊重環境,從我做起,而不是一味指責別人。例如,苯的溴代反應,一般在導管與硝酸銀溶液處看到的是紅煙狀的溴而不是白霧狀的溴化氫。反應速率控制不當,紅煙彌散于講臺上,伴隨著教師痛苦的表情\\(溴可催淚\\)和前排學生不絕于耳的咳嗽聲,以及打開門窗的尬尷態,使得學生的探索興趣索然全無。如果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出發,改進兩處:一是將鐵粉換為可抽拉的鐵絲,并將其端部磁化后再吸一些鐵粉。二是在反應容器和硝酸銀溶液之間加裝一盛四氯化碳的容器,將多余的揮發出的溴吸收之后,僅留下溴化氫,這時的白霧現象會更加明顯。用綠色化學的觀點來分析,上述改進僅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人手,如果用微型化學實驗借助多媒體設備中的載物臺予以放大,將是更好的選擇。這樣反應之后帶給環境的毒害會降至最低程度。
3.以綠色化學原則改革化學教材和試驗教學
傳統的化學教材,較少體現綠色化學的原則,不利于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意識,我們應該把綠色化學的思想和內容融合于深化教學內容和教材改革之中,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大綱中必須明確規定綠色化學的教學和基本要求,以綠色化學為主線,以學科交叉融合為前提構建新的教材體系,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原料、反應和工藝,介紹綠色化學的基本思想和技術,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大多數化學實驗,都不可避免產生有害或有毒的氣體、液體或固體,直接影響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和污染環境,因此,實驗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各項實驗技能,還要實施綠色化學教育,使化學實驗“綠色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化學的滲透是提升學生化學素養的需要,是適應未來就業形勢的需要,更是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化學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綠色化學教育中樹立新理念,增強才干,從而提升學生市場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趙啟輝.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途徑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1\\):89.
[2]鞏立珍.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王紅梅.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