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如何將知識全面系統地傳授給學生是教師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教學方法。而作為眾學科當中學習起來相對枯燥的數學來說,教學方法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教學經驗的積累,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是讓學生課前想學,其次是課上學得會,最后是課下記得牢。而要做到學生課前想學,就必須要搞好師生關系,通過反思自己、改進自己,凝聚作為教師的人格魅力。
一、教師要關愛學生
“師愛”是一種連接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的紐帶,是一種親和力,是教育之成功所在。愛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學生需要教師的關懷,盼望教師的寬容和理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所以和學生相處,必須用愛去接納學生,用真心去投入,并且是對全體學生,而不能憑著自己的喜好,而側重一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忽略了后進生的心理感受。我相信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會被學生所認可,一定會被學生所喜愛。學生對數學課產生了興趣,在課上是否學得會,除了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外,還要能夠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注意力的方向,掌控課堂氣氛,做到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并掌握掌握課堂內容。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上的教學,情境創設是很重要的武器。這種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記憶效率。興趣是人對做一項事物的心理狀態,興趣有助于推動人們認識事物,促進人們對該事物的認知逐步深入。教師創設的情境實質上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學生能主動地活動于其中的理想環境。小學生好奇心理十分強,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變得激動、興奮。因此,合理創設學習環境,可以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該事物的記憶,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一)創設問題情境
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以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激發學習興趣。成功的故事導課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進入渴望學習的狀態,為整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激發學生興趣,關鍵是教師的課要上得“有趣”,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把有趣的東西跟課堂內容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感興趣,才有求知欲,也才會有屬于學生自己的收獲。根據教材的內容,教師可設計引入一些與課本內容密切相關的故事、笑話等導入新課。
(二)營造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的情境,激發課堂“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我經常在課堂中創設一個能夠引起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的情境,引入競爭機制,針對所有學生,開展數學游戲競賽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的機會。把今天的課堂知識放置于游戲競賽活動中,通過游戲競賽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強烈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收獲新知識,開發其潛能,提高其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鼓勵、表揚學生,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幫、超。用數學游戲競賽來代替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記憶及掌握運用。
三、布置合理有效的課后作業課后
作業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去復習、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也是讓他們在實踐運用,并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時又要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合格的教師布置作業在精不在多,怎樣讓學生把課堂上的知識記牢,是課后作業的根本任務。
布置作業的目的要明確,也就是布置作業要體現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練習能進一步鞏固知識,使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簡單而言,就是作業目標是什么,教師要心中要有數。對于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教師布置作業應側重放在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上。對學生容易接受,方便理解的知識,應當布置有關開發潛力,拓展知識面的題型。這樣既能保證讓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也能讓他們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開發他們的智力。布置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不但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及時發現自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通過作業的復習,學生就能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但是,如果教師布置作業不合理,作業數量過多,重點難點不突出,存在重復練習或者缺少知識練習的話,就會導致學生對作業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不感興趣,最后甚至是抵觸老師,不完成作業,這樣作業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認為應該這樣布置數學作業:第一、預習“貴精不在多”.有效的預習是學生上課學習的基礎,它能幫助學生掌握好課堂的知識。怎樣才能有效地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可以通過記筆記的方式,要求學生在預習完部分內容后,對該內容的重點知識點用簡潔的文字來概括出來,或標記出自己預習時不懂的問題,上完課后自己親自解答。這樣更有效地保證了學生上課經歷集中,有助于提高課堂上的學習質量。第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的痕跡。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很多的數學知識都能有效地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布置良好的數學作業并不是出自書本,而是源自生活實際,生活為學生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數學知識的舞臺,也給學生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情境,每一個情境就是一道生動的數學題,因而數學作業應更貼近生活。第三、布置一些閱讀作業,有人也許會覺得,閱讀是語文學科的事情,數學學科不需要閱讀。課外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并以海報的形式展現。這樣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利用課余時間翻閱資料,更能展現自己的繪畫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設計出許多精美的數學家海報,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家的成就來之不易,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達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第四、教師批改作業可以不予改正并要求二次提交。
教師對作業可以采取有錯不予改正,發回學生手中,自己改錯并交回的方法,發現作業中的錯誤時,只做出標記,不予改正,發回給學生,由學生自行改正后,再給予適當評判,這樣的批改方式,能培養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深入掌握知識的能力。
總之,教師要與學生搞好關系,全面的關心和幫助學生,在學生心中樹立亦師亦友的形象,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其次以扎實的教師基本功為前提,引導課堂氣氛,師生互動,在愉快的氛圍中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最后作業的布置,貴精不在多,讓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復習記牢,還要承上啟下,讓學生把次日的新知識做好預習。如此的良性循環,我相信師生關系將很和睦,并且能夠讓師生愉快地傳授知識與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