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20年來,高職教育是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新的高等教育類型,它的目標定位不同于本科教育,也與普通??苹蛑新毥逃忻黠@區別。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定位在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高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職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外,素質的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
分析化學實驗是制糖工藝、工業分析、生物制藥等專業高職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實驗,可以達到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在分析化學實驗中有意識的引入現代企業的“6S”管理理念,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精神面貌及學生素質等方面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1 6S起源
6S 管理是由 5S 現場管理發展而來。5S 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
內容包括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五個方面,因日語的拼音均為以“S”開頭,簡稱5S.1955年,日本企業的5S的宣傳口號為“安全始于整理,終于整理整頓”.最初只強調前兩個S,其目的僅為了騰出操作空間和生產安全,后因流程和品控的需要而又逐步推出了3S,即清掃、清潔、修養。其后日本關于5S管理的著作陸續出版,進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沖擊的作用,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并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5S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一股新潮流。5S自引入中國后, 在制造、服務、建筑等各個行業的現場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企業在5S 現場管理的基礎上, 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安全生產活動, 增加了安全管理(SAFETY),形成6S 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項要素。
2 6S的導入及應用
2.1 6S導入的背景
高職教育在我國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從一開始的準精英教育變得日益普及,入校的門檻越來越低,絕大多數愿意繼續接受教育的學生基本都能夠入校學習,高職中多數的考生高考成績均不理想,加上學生文理混編成班,基礎參差不齊,無論是專業理論還是實驗技巧都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不少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在實驗課中突出表現為:上課紀律散漫,遲到、缺勤時有發生;在實驗室中高聲喧嘩、打鬧、玩手機、吃東西;實驗操作不規范,隨意應付,安全隱患明顯;實驗前沒有預習,數據記錄不規范。這些現象如得不到明顯改觀,將直接影響實驗教學效果。
通過對企業的回訪及調查顯示,如今企業在選擇人才時越來越看重學生的個人職業素養。有企業認為新入職的學生存在的弱項是:做事隨意,沒有規矩;有了規矩,弄虛作假,不守規矩;遵守規矩,卻總是做不到位。如果學生能克服這些缺點,他們在企業將會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企業也將會因此受益無窮。企業覺得學生的技術是可以進入工廠后再提升,但個人職業素養卻不能在短期內形成。大量的校企溝通表明,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及動手能力的同時,如何提高學生的個人職業素養,讓學生在畢業后更快地融入企業的管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筆者認為將6S管理理念引入分析化學實驗中,使學生盡早接觸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將有利于學生提高紀律性、增強責任感、提升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形成優良的職業素養。
2.2 6S的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2.2.1 整理、整頓
在每一次實驗開始前,對照實驗講義介紹相關流程及所涉及的玻璃儀器,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抽屜,對各種儀器進行甄別,分清必需品和非需品,并將需用到的滴定管、滴定臺、錐形瓶、量筒、容量瓶、燒杯、洗瓶、玻棒等儀器放在自己的桌面擺好備用,所有實驗必需品都能一眼看到,避免因實驗進行時到處翻找儀器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在準備儀器的過程中也對實驗步驟在內心有了預演,熟悉了流程。徹底清理非需品,本次實驗不用的儀器不能出現在臺面。如在實驗結束后發現有未用到的儀器,需立即核查實驗中是否有漏項或不規范的操作,對誤差原因的查找及流程嚴謹性的提高有著巨大幫助。同時也要求實驗管理員將天平室的干燥器進行整理并貼好標識,將與本次實驗無關的基準物移走,避免學生稱錯試劑而導致實驗失敗。這是改善實驗場所的第一步,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目的:改善和增加實驗空間,保證操作面無雜物,實驗工作面井井有條,減少取放物品的時間。消除因多種基準物混放而導致的錯稱事故,同時也為事后實驗誤差原因的查明提供回憶線索。提高學生實驗的專注度和實驗效率,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整理、整頓習慣。
2.2.2 清掃
在整理、整頓之后進行清掃,將儀器、相關設備、操作面打掃得干干凈凈。實驗室的清掃,不是簡單的掃地、擦桌子、擦窗、清理垃圾,還包括器皿的洗滌、分析天平的清理等環節,它是有標準和很強目的性的,直接關系到實驗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
清掃除了保持工作面的干爽和潔凈之外,還需對玻璃儀器進行洗滌和分析天平的清理及校準。玻璃儀器的洗滌的方法有自來水刷洗、肥皂及合成洗滌劑洗滌、鉻酸鉀洗液洗滌、鹽酸-乙醇洗液洗滌,無論用哪種方法洗滌,洗凈的儀器倒去水后內壁應只留下均勻一薄層水,如玻壁掛有水珠,說明沒有洗凈,必須重洗。
分析天平的清理首先需重點檢查天平盤是否干凈,如有灰塵、藥品等雜物需在關閉天平的情況下用毛刷輕輕清掃,絕對不允許在天平開啟的狀態下進行清理;其次檢查水平儀中的氣泡是否偏離中心,如有偏離則緩慢調節左邊或右邊的腳螺絲,使氣泡位于中心;最后進行零點校正。保持整理、整頓的成果,重在清掃,清掃是實驗前的必須流程,也是實驗后的必須步驟,每次實驗結束后都要及時清掃實驗室,每個人負責清掃干凈自己的工作面,將所有的儀器歸位擺放整齊,值日生則對整個實驗室的公共桌面及地面進行清掃,不留死角。清掃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形成職業素養的重要過程,必須使之制度化、標準化。
目的:讓實驗操作面干爽整潔;使玻璃儀器潔凈,達到分析的實驗要求;令分析天平等設備能正常使用;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2.2.3 清潔
清潔是在實驗室里將整理、整頓、清掃工作扎實推進,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經常清掃的狀態。清潔在分析化學實驗中可以理解為一種標準、規范,也是習慣和職業素養的要求。如在用分析天平稱量的時候不能用手直接接觸稱量瓶,需帶手套或用紙條套住稱量瓶中部用手捏緊紙條進行操作,這樣可以避免手汗的影響;又如玻棒直接放在試驗臺面后,不能用于樣品的引流及攪拌,以免引入誤差;再如滴加指示劑的時候,滴管不能接觸試樣的容器,否則易造成指示劑的污染。保持實驗中的清潔,教師要不停巡視,發現問題,立即糾正,確保實驗的規范性,保證整理、整頓、清掃后的完好性。
目的:使分析實驗規范進行,降低誤差出現概率,并顯現“異?!敝?。令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成為一種習慣和制度,通過制度化來維護“整理、整頓、清掃”的成果形成職業素養。
2.2.4 安全
安全是6S 管理最具重要意義的一個環節,是原則也是標準。時刻讓學生明白,在沒有保障實驗者安全的情況下任何實驗成果對于實驗者本人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分析實驗中不安全的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的不安全操作:如有毒有害試劑的取用不在通風廚中進行、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加熱試液時將試管口對住自己或他人、實驗操作時的忙亂及急躁、超負荷用電等不規范行為。物品的不安全狀態:如有毒有害藥品的隨意擺放、器材的老化導致線路漏電等。對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可以從培養安全意識與習慣來減少; 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出現,可以通過整理、整頓清掃來杜絕。因此6S 管理要把安全貫穿到每個環節,突出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形成職業素養。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隱患。
目的: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和實驗的正常進行,杜絕安全事故的出現,創建對人及財物沒有傷害的安全的實驗場所。
2.2.5 素養
在分析實驗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整理、整頓、清掃,保持清潔,注意安全,其目的不只在于實驗場所的干凈整潔及實驗的順利進行,更主要的是通過持續地要求、不斷地重復,讓學生固化良好的習慣,形成遵守規章制度、注重細節、操作規范、記錄嚴謹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對企業現代管理制度的了解、適應和接受,使得學生能更從容面對職場的競爭。
目的:讓學生學會自律,使6S的要求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習慣,培養學生紀律性和執行力,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3 結語
通過在實驗中引入6S管理理念,學生的行為被規范化,實驗的過程做到流程化 ,實驗儀器及藥品的管理形成規格化 .從眼前看,減少了實驗中的不確定因素,提高了實驗的流暢性;減少了藥品及時間的浪費,節約成本 ;建立了安全的實驗場所,確保了師生健康 ;改善了學生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從長遠看樹立了學校形象,獲取了企業的信賴 ,孕育了高職學院的校園文化,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6S 管理理念的推廣活動貴在堅持,重在落實,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其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又有利于實驗室實現管理的規范化、現代化,實驗室的管理也將因此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高職高?;瘜W教材編寫組。分析化學實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2008.
[2]張冬梅,張世富,鄭勝強。6S 在實驗中心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實驗室科學,2010,(3):136-138.
[3]張天瑜?;?S管理的高職院校培養模式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8):97.
[4]劉蔚。引入5S管理理念, 加強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