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等學校面對國家現代化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要形勢下肩負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任,其中,教育教學成績評價模式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最近幾年,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政策,在其鼓勵及引導下,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領域提出了較為清晰的思路,并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實踐。應用化學實驗的改革與實踐使得本專業學生對化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實踐應用所取得顯著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于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及創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建設成效
阜陽師范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02年開始招生,2008年12月獲批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經過5年的不斷建設,該專業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批立項國家、省級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21項,教研項目25項,發表EI、SCI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教材4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培養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地專業技能,廣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和歡迎。
2、建設特色
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是現代大學的四大功能,我院應用化學專業從專業申報之時就緊緊圍繞實踐大學的功能。在對全國應用化學專業辦學情況進行了普遍的了解,尤其是對省內應用化學專業辦學方向,辦學特色進行了重點研究后我們確立了以科研促教學、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思路。
2.1明確方向,彰顯特色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在我省應用化學人才培養方向中針對環境污染監測以及鄰近領域研究的專業方向很少。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和污染監測越來越受關注,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們的應用化學專業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的環境污染監測、處理方向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們師資優勢和特點再次凝練出環境友好型精細化學品和食品檢測與安全兩個具體方向,作為人才培養的突破口與落腳點,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在以上兩個方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在環境友好型精細化學品方向中我們的“附著力/強耐水性/穩定性好的丙烯酸樹脂水性分散體及其水性漆”項目獲批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并獲得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同時申請了多項相關國家發明專利。我們通過還原氣氛下熱分解鋁化合物得到穩定的單質納米鋁顆粒的“化學法制備納米鋁”屬于國際首創,能夠快速高效的制備納米鋁高質量的產品。該項目獲得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由于該產品在軍工、航天和太陽能電池材料方面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相關的應用、轉化工作正在進行。
在食品檢測與安全方向中我們與阜陽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所及金種子集團酒廠聯合開發白酒中重金屬含量檢測新方法。利用學院高檔儀器原子吸收光譜儀檢測白酒中重金屬Hg2+的含量,可以采用電熱原子化\\(石墨爐\\),火焰原子化或氫化物發生等方式。這些方法均具有較低的檢測限;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不僅可以測定白酒中金屬Zn2+的濃度,而且可以同時給出有關同位素的信息,因此可以進行同位素的示蹤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與ICP-MS聯用法分析檢測白酒中Cu2+含量;采用氣相色譜分離方法與ICP-OES聯用法分析測試白酒中Pb2+含量。
這些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廣受質監部門和生產企業的歡迎;不僅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技術服務,同時培養了一批應用型人才。
2.2科研教學,雙輪驅動
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過程和載體,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的預定目標我們,圍繞教育理念更新、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做好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培養方法、評價機制四個方面的工作。在培養方面,踐行學校辦學指導思想,深化質量、特色和創新意識。按照構建面向21世紀新課程體系的要求,適時修訂教學計劃,實施課程群建設,規劃調整教學內容,探索模塊式教學方案;改革考試考核方式,強化實踐和創新能力測試,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構建了專業實習多元化模式。
師資是培養方案的落實者,是培養過程的執行者。為了建立一支業務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教師隊伍。我們一直將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和人才支持三個方面統一規劃。積極引進與應用化學專業相關,尤其是與我們的研究方向接近的人才,同時不斷培養現有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
通過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在職到國內重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等方式來提高整個學科組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科研能力及水平。在培養方法方面,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我們在培養全程中堅持“著眼未來”與“腳踏實地”相結合。除了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使用或參考優秀教材外,我們還結合自身實際編寫一些既具有符合應用實際,又體現自身特點的教材、教參。本專業人員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專業人員的實驗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提高隊伍素質和人才質量,積極鼓勵教師撰寫研究性和教學型論文、主編或參與編寫并出版教材、申請縱向項目或橫向項目等。建立和完善相應考核與激勵機制,并給予經費的配套扶持。按照“強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不斷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繼續加強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進一步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實驗教學新方法和新手段,形成新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方案。
另外,密切關注學科學術動態,結合本學科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吸取別人研究的新觀點新成果,用來充實本專業的內容,從而不斷地更新本專業教學內容、實現知識更新的最有效的途徑。建立新型的教學科研關系,通過科研促教學的教學思想,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特別是,鼓勵、支持教師將學生引導、參與到自己的科研過程中,通過科研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依托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以教授、博士科研團隊為運行載體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效果顯著。近三年來,我院教職工發表SCI、EI收錄科研論文共120篇,其中學生參與的近60篇,甚至有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I收錄科研論文。課堂上,教師將學術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研究課題去聽課,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活躍,互動更頻繁,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2.3校企合作,互惠互利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瘜W類專業教學指導性專業規范》應用化學專業應該具備“基礎性、獨特性、生長性和應用性”四個基本特征。為了將應用型的特點落到實處,我院應用化學專業從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和科學研究全過程中都積極邀請工作在生產一線的化學化工行業的專家參與進來。一些企業在了解到我們的做法和目的后,積極主動要求與我們開展交流、合作。目前,我們已經與昊源化工、金種子集團、創業水務等多家企業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合作,建立專業實習、實踐基地10多個,實習、實訓學生600人。同時,我們還結合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一些科學研究,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做法不僅使我們的人才培養更加符合生產實踐需求,同時也廣受相關企業的歡迎。拓寬了校企合作領域,密切了校企關系,實現了互惠互利。
3、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我們現有的應用化學實驗評價體系主要是對觀察能力與操作能力兩方面的評價,對于實驗態度、實驗合作能力、實驗分析能力、實驗后處理能力以及實驗結果的表達能力都沒有涉及。實驗評價也不看實驗操作能力,甚至做不做實驗所得到的評價差別都不大,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做實驗的熱情和積極性。
另外,實驗的評價沒有學生參與,成績僅僅由教師說了算。\\(2\\)應用化學專業培養方向有待于進一步凝煉和完善。培養方向一定要與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是我們化學化工學院始終的目標。在尋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不但要堅持學習并執行教育部有關招生就業的指導性文件,同時也要組織學院領導經常性到與化學化工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考察和調研,掌握市場行情和人才需求動向。根據注重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應用化學專業實驗教學的特點,制定可行的學業成績評定指標體系。應用化學實驗評價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基礎型→提高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這種三層次的應用化學實驗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多層次應用化學實驗教學新體系。
為了促使應用化學特色專業的快速發展,今后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將作以下努力:\\(1\\)依托環境污染物降解與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良好科研及教學平臺,同時補充必要的研究設備和人員,為我院研究生培養工作提供更好的環境。\\(2\\)積極爭取教研及科研項目,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縱向課題,努力在城市生態建設、水污染控制與示范工程研究、新型高效廢水處理工藝技術方面,在安徽省內保持領先地位。\\(3\\)根據目前國內環境問題實際,加快充實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研究方向研究力量,并把它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增長點加以重點的支持,建立較為完善合理的教學及科研隊伍。\\(4\\)進一步加大本專業涵建設力度,以促進該專業快速發展,同時充分發揮本專業在加大產學研合作范圍及力度,提高其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和職能,為促進阜陽市經濟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