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類文化遺產和人類道德財富的傳遞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啟迪智慧的引導者,是陶冶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教師的作用與教育等價。
要當一名誠摯的教師,必須通過自身的執著的多方面的努力,應該是個懂得教育科學的德才兼備的人,尤其是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人。教師的人格對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師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而人格之核心則是愛。
作為一名教師,愛學生不能空喊口號,也不用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為學生轟轟烈烈地干一番大事,我們只需用自己的平平凡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去關心、愛護和引導他們。教師關心學生可以從小事中體現出來,如準確地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仔細觀察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加以表揚、鼓勵,教師一個期待鼓勵的目光,一個和藹親切的微笑,一個點頭、握手、拍肩、摸頭的動作都可以傳遞對學生的情意。為了熟悉學生的情況,年輕教師可以利用年齡優勢,同他們交朋友,以同齡人的身份同他們經常交談,特別是利用課前的時間,每次上課,最好早點到教室,和學生們談談,不論是學習、生活中的瑣事,還是國家大事。通過交談,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老師,使學生知道教師不是高高在上,難以接近,而是如此隨和,平易近人,他們有什么問題,肯定會把老師當做知心朋友來傾訴。教師不能在學生面前擺架子,用命令式教訓人的口吻與學生講話,應發揚民主尊重學生,服務于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誠心和愛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疑難,這樣學生才能相信我們,對我們說出他們的心里話,同時也有助于師生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這無論對教學,還是對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教師,一個勤勞的背影,一個潔凈的外表,一次扶好歪倒的掃帚,撿起落地的粉筆頭的動作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身上所表現的良好道德品質會像磁鐵吸引鐵屑一樣把受教育對象磁化,這股磁力具有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懲罰、獎勵都無法比擬的力量。
只有愛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一門科目的學習興趣,往往是與他們是否喜愛該科目的教師密切相關。教師要多才多藝,才能適應愛好廣泛求知欲強的學生,因為你的身邊就有“小白靈”、“小畫家”。唯有多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唯有多學,成為“雜燴教師”,才能掌握管理學生的主動權;唯有多學,頭腦中才會有知識的“源頭活水”,才能在教學中具有靈活性。一個具有較強文化素養的教師會使學生感受教師的尊嚴,對教師產生依賴感、信任感。從而對教師所教的學科,對教師本人產生一種信服的精神傾向力。
教師受學生歡迎,學生往往也會愛屋及烏,喜歡聽這位老師講課,對該科目的興趣也會慢慢地增強。課堂氣氛也因此熱烈,教學效果自然不錯;反之,如果學生對老師有抵觸情緒,那么學生對該科目的興趣也會慢慢地減弱,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效果肯定大受影響。教書育人是通過學生內因起作用的,這就需要靠愛激勵和感染學生,否則一切教學活動就會變得蒼白無力。
對于學生,只有“以愛攻其心”,才能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我上屆所教的班中有一位女學生在班上真可謂“出了名”的,穿著打扮社會化,只要她看不慣的同學就上前給別人兩耳光,和男同學在一起經常有不雅的動作行為,甚至連老師的教育也不放在眼里,想避開老師的教育,要求轉班,在學校簡直是為所欲為。通過對她家庭的了解,得知家庭殘破,父親早逝,母親因販毒被勞教,唯一的監護人就是年邁的外婆。我深知,這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因為愛的缺失,作為老師應盡力給她彌補,用愛去溫暖她看似強勢實為柔弱的心。我利用她有組織能力、愛好文娛等方面的優勢,培養她當文娛委員,讓她在文娛活動中展露才華,把她的思想慢慢引上正軌。當她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都給予她極大的肯定,在生活中,給予她慈母般的關愛,通過一年多的感化,初三時,這個孩子被學校評為優秀學生干部,進入高中還被推選為了班長。對她教育的成功,使我深信,在誠心、耐心和愛心面前沒有感動不了的鐵石心腸。搞好教育工作一定要從關心愛護學生著手,做到與學生心靈相融、思想相通,這樣師生之間才能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梁。
對于教師來說,熱愛學生,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處理日常小事要公正合理,做到真誠、愛護、理解、鼓勵,絕不粗俗傲慢,要嚴中有情,寬嚴相宜。
2、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3、熱愛學生要一視同仁,教師要以寬廣的胸懷熱愛全體學生,不要偏愛。
4、對學生思想學習,身體和生活全面關懷,做學生的貼心人和知心朋友。
5、對學生的情感要有穩定性,不要由于客觀原因影響自己情緒,更不能喜怒無常。
總之,熱愛學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和起點。熱愛學生是教師高尚道德品質的表現,教師對學生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是用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焰。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