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書”(書寫、寫字)是其中之一。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寫一手漂亮的字,有助于孩子理解文字和傳承漢字文化。一年級是引導學生邁入語文學習大門的關鍵時期,如果老師能從一年級夯實寫字教學,孩子的核心素養將落實得更好。
一、先練姿勢再提筆
部編本一年級上冊“我愛學語文”有兩幅圖,就是讓學生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可讓學生觀察、模仿圖畫中的人物,可借助兒歌督促引領,在讀中提醒、示范、糾正那些在學前教育中沒有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孩子。
為了讓孩子們盡快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運用兒歌指導更形象。食指拇指捏著,三指四指托著,小指在后藏著,筆尖向前斜著,筆桿向后靠著。輕輕松松提起筆,平心靜氣來寫字。這首兒歌前五句簡潔明快,“捏著、托著、藏著、斜著、靠著”點到了握筆的要領;而后兩句,則指導學生寫字時要調節好情緒,不要緊張。集體講解之后,讓孩子們邊念兒歌邊模仿練習書寫姿勢,對個別一時掌握不了的學生,老師再一對一地講解、示范、糾錯。姿勢擺正了,字才能??好。
二、先示范再指導
斯霞老師曾說:“教初入學兒童識字,我總是一筆一畫在黑板上當堂書寫而不事先在小黑板上寫好,為的是讓兒童邊聽老師講筆畫、筆順,邊看老師是怎么寫的,起筆、收筆、間架結構一目了然。這是身教加言教?!钡拇_,我們要求學生提筆即練字,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一定規范寫字。無論是課堂范寫,還是平時作業的批改、班級文化墻的布置,都要一筆一畫書寫,給予孩子最形象、規范的指導。平時先讓學生觀察范寫再書寫,體會到認真書寫是一個好習慣。對書寫不規范的,可用紅筆幫助糾正,還可以在本子旁邊示范寫幾個,讓學生直接感受漢字的美,發自內心想去效仿。
三、先觀察再書寫
只有先認清字寶寶的家―――田字格,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們觀察不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寫字指導前,老師可在大屏幕上出示田字格,用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形象直觀地認清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書寫指導時,不要急于讓孩子馬上寫,而是要求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整體觀察字形,再交流、提示書寫要點,注意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相互銜接的位置、字形變化等。不要看一筆寫一筆,看一個字寫一個字,而要把觀察到的筆畫、結構、要點全記在心里再練寫。寫后一定教孩子,將自己寫的字和范字對比,發現寫得不好的地方及時調整、重寫。
四、先點畫后章法
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從第一次橫、豎的書寫開始,教師需扎實生動地教學。老師先讓孩子們找準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邊寫邊講:橫要平平的,豎要直直的……筆畫寫好了,再說說結構、筆畫規則,最后到章法,循序漸進。如果我們對一年級的學生大談寫字的原則、方法、技巧,如左讓右謙、穿插照應、上緊下松等,他們可能難以接受。我們應盡量用直觀形象有趣的語言指導,如“日”瘦瘦的,“田”胖胖的扁扁的。有學生寫的“坐”字讓我感覺上邊的那兩個小朋友太重了,都要把土堆給壓塌啦?!疤伞弊值谄吖P一定不要出頭,“身”字最后一筆要出頭,否則會把身體憋壞的。書寫時,將“身”字與“躺”“謝”二字一起放大,讓學生觀察“身”字由“胖”變“瘦”的過程,感悟書寫方法。課堂上,需要用一些富有童趣的語言將書寫技巧表達出來,讓孩子們學習起來感到有趣,記憶深刻。
對于一組詞,也可先比較觀察,如“天”“是”,先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結構,找找異同點,如都有撇、捺,但各自的位置、大小不一樣,“天”舒展平緩,“是”撇在左下,平捺穿過豎中線?!靶 薄吧佟薄芭!弊中谓咏?,讓學生觀察共同之處,領會支撐筆畫對擺正漢字位置的作用。剛開始,不要求寫得多,寫得快,但要求看清楚,說準確,寫得規范、美觀。
五、先展評再練寫
寫完之后,剛開始教師可以告訴孩子們按照書寫要點來評價,之后將學生作品放在展臺上,讓學生互評。先展示優秀書寫作品,再出示有典型問題的案例,如書寫筆畫不到位,某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對,糾正再次書寫、展示。評價方式可多樣,對于寫得好的或有進步的可加一顆星星;將優秀作業放在班級群或教室展出;書寫作業、考試時,老師可將卷面書寫列入評價中來,如寫得好,可酌情加分等,讓學生增強書寫意識,講究書寫效果。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反復練習,長期堅持。孩子們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練習書寫還需要家長積極配合,督促孩子每天練字,避免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特別是那些幼兒園時期已養成了不規范握筆方法的“釘子戶”,更需要家長手把手地教,隨時跟蹤糾正。
(作者單位:湘潭縣易俗河鎮天易金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