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實驗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問題,由于電學實驗命題靈活,需要綜合各種信息解答,解答時很難有固定的解題思維模式,使得解題難度增大,出錯率很高.因此掌握正確的思維模式,抓住關鍵,通盤考慮,能迅速準確解答實驗試題.實驗解題的策略可以歸結為“抓住規律核心,滿足實驗要求”.
實驗考查的核心內容是物理規律,通過物理規律中各量的關系,找到可測量物理量和待求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這是實驗進行的根據,也是解決實驗問題的切入點,在電學實驗中,經常用到的規律有: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和串并聯電路的規律.
實驗畢竟不同于解決理想問題,需要考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要求,在電學試驗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電表(電壓表和電流表)準確讀數、滑動變阻器能按照測量要求調節和控制整個電路、電路操作應該確保安全.
例 1 用對溫度敏感的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某熱敏電阻RT,在給定溫度范圍內,其阻值隨溫度的變化是非線性的.某同學將RT和兩個適當的固定電阻R1、R2連成圖1虛線框內所示的電路,以使該電路的等效電阻RL的阻值隨RT所處環境溫度的變化近似為線性的,且具有合適的阻值范圍.為了驗證這個設計,他采用伏安法測量在不同溫度下RL的阻值,測量電路如圖1所示,圖中的電壓表內阻很大.RL的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圖1所示的電路,在圖2所示的實物圖上連線.
(2) 為了檢驗RL與t之間近似為線性關系,在坐標紙上作RL-t關系圖線.
(3) 在某一溫度下,電路中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圖3、4所示.電流表的讀數為 ,電壓表的讀數為 .此時等效電阻 的阻值為 :熱敏電阻所處環境的溫度約為 .
解析 (1) 如下圖所示.
圖5
(2) 如圖6所示
(3) 115.0 mA 5.00 V
R===43.5(Ω),對照(2)中的圖線找出相應的溫度為64.0℃.
點評 歐姆定律是一個實驗定律,是在金屬導電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使用歐姆定律時應注意:
(1) 對象準確.電壓U必須是導體R兩端的電壓,電流I才是通過R的電流.
(2) 歐姆定律并不適用于所有導電現象.除金屬外,對電解液導電也是適用的,但對氣體導電就不適用了.歐姆定律適用于“線性電阻”.
(3) 將歐姆定律變形得R=,是電阻的定義式,表明了一種量度和測量電阻的方法,并不說明“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R=適用于所有導體,無論是“線性電阻”還是“非線性電阻”.
例 2 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由于所用的電壓表(視為理想電壓表)的量程較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7所示的實物電路.
(1) 試驗時,應先將電阻箱的電阻調到(選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 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分別測出阻值R0=10 Ω 的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下列兩組R的取值方案中,比較合理的方案是 (選填1或2).
(3) 根據實驗數據描點,繪出的-R圖象是一條直線.若直線的斜率為k,在坐標軸上的截距為b,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 ,內阻r=(用k、b和R0表示).
解析 (2) 若R=300 Ω,電流約=0.03 A,若R=60 Ω,電流約=0.15 A,后者電流讀數大,誤差小,所以填2.
(3) 電流I=,E=I(R+R0+r),得=R++,-R圖象的斜率k=,截距b=+,所以電動勢E=,內阻r=-R0.
答案 (1) 最大值 (2) 2 (3)-R0
點評 本題考查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及圖象的物理意義,根據圖象求物理量.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 如圖8所示,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得:E=U+Ir.改變變阻器的阻值,從電流表、電壓表中讀出幾組U和I的值,組成方程組可求解E、r.
(2) 如圖9所示,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得:E=IR+Ir.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讀出幾組電流表的示數和電阻箱的阻值,組成方程組可求解E、r.
(3) 如圖10所示,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得:E=U+r.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讀出幾組電壓表的示數和電阻箱的阻值,組成方程組可求解E、r.
例 3 一電流表的量程標定不準確,某同學利用圖11所示電路測量該電流表的實際量程Im.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準的電流表A1,內阻r1=10.0 Ω,量程標定為5.0 mA;標準電流表A2,內阻r2=45.0 Ω,量程1.0 mA;標準電阻R1,阻值10.0 Ω;滑動變阻器R,總電阻為300.0 Ω;電源E,電動勢3.0 V,內阻不計;保護電阻R2;開關S;導線.
回答下列問題:
(1) 在圖12所示的實物圖上畫出連線.
(2) 開關S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c應滑動至端.
(3) 開關S閉合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使電流表A1滿偏;若此時電流表A2的讀數為I2,則A1的量程Im=.
(4) 若測量時,A1未調到滿偏,兩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3所示,從圖中讀出A1的示數I1= ,A2的示數I2= ;由讀出的數據計算得Im= .(保留3位有效數字)
(5) 寫出一條提高測量準確度的建議:
解析 (1) 連線如圖14所示.
(2) 在滑動變阻器的限流接法中,在接通開關前需要將滑動觸頭滑動到阻值最大端.
(3) 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待測表滿偏,流過的電流為Im.根據并聯電路電壓相等有Imr1=I2(r2+R1),得Im=.
(4) 待測表未滿偏有I1r1=I2(r2+R1),將A2的示數0.66 mA和其他已知條件代入有
I1===3.63 mA.
但圖中A1的示數3.0 mA量程為5.0 mA,根據電流表的刻度是均勻的,則準確量程為6.05 mA.
(5) 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以減少偶然誤差,或者盡量讓電表的示數大些,減少讀數的相對誤差.
點評 利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尋找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串聯電路的基本特點: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串聯電路中的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電路中各部分導體兩端的電壓分配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并聯電路的基本特點:并聯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并聯電路的總電壓與支路電壓相等,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