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核心”擴張了
日本共同社披露,今年3月,中國向訪華的兩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南中國海是攸關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此前,中國一貫提到的核心利益通常是臺灣、西藏,最多加上新疆――把南海也定位為核心利益,是第一次。
在國際外交事務上,“核心利益”的提法,是中國所獨有,至少是最頻繁出現的,而且似乎多針對美國。久而久之,美國看來也學會了。最近,有關中美兩國的聯合聲明中便出現了“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字句――原來,美國也有核心利益。但,美國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
中美“G2”博弈,各有各的核心利益,中國的核心利益明列了出來,美國的核心利益沒有明列出來,于是可以而且應該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什么才是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的特征何在?
S&ED\\(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機制\\)是中美兩國最主要的博弈平臺\\(小布什時代是SED\\),雙方博弈的題材十分廣泛,有美國關注的,如:人民幣匯率、人權問題、市場開放等,有中國關注的,像:高科技產品出口、貿易保護主義、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等,也有兩國共同關注的地區及國際問題,如:天安艦及朝核問題、制裁伊朗問題、全球反恐、全球氣候等等。那么,這其中有哪些算是核心利益呢?核心利益又該具備什么條件呢?
以我的觀察與理解,所謂“核心利益”,應有三個條件:
\\(一\\)事關重大,重大到影響一國的存亡或領土及主權的完整。因此,毫無妥協余地,也無退讓可能,甚至沒有談判空間。
\\(二\\)在形勢上,目前及未來極可能面對到敵對勢力的沖擊、威脅與傷害。
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包括臺灣、西藏、新疆,但也可以是中國的任何一個省市。但形勢上卻只有臺灣、西藏、新疆符合第二個條件,所以后者才是必須向國際各方強調的“核心利益”。
\\(三\\)不僅如此,當這些地方一旦面對到敵對勢力的挑戰或沖擊時,敵我雙方博弈的結果一定是所謂的“零和”,即我贏敵就輸,敵贏我就輸。
舉例:全球暖化、全球反控、制裁伊朗,甚至貿易保護、高科技出口等等,都不是“零和”,在這些問題的博弈上,往往是贏中有輸,輸中有贏,甚至可能雙輸或雙贏,所以都不是核心利益。
臺灣、西藏、新疆、南海\\(將來勢必還會列上東海與黃海\\),中方與任何一種敵對勢力博弈,其結果必是“零和”。但由于事關重大,影響到中國之領土與主權完整及存亡,所以是“核心利益”,絕不能妥協與退讓。
哪些是美國沒說出口的?
了解了核心利益,也明白了為什么臺灣、西藏、新疆、南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那么,美國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呢――美元!也即是獨占性的印鈔權。
美國擁有獨占性的印鈔權,對美國而言,利益之大,無須贅言。但這一點卻不便明說,只能在它面對沖擊或威脅時,全力反擊。以往對付法郎、馬克、日元及歐元,都是同一邏輯,有的成功,有的未必成功。
戰略學家Robert Keohane 及Joseph Nye將海洋問題跟貨幣問題并列,強調是新世紀大國博弈的最關鍵因素,所見甚是,但只是未從“核心利益”的角度作理論分析,本文可作補充。
面對零和博弈,博弈者該怎么辦?從圍棋中找答案,答案是:交換。這部分容以后有機會再論。
\\(本文作者系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責任編輯:楊\u2002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