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P2P網貸平臺行業監管探究
【第一章】我國P2P網絡借貸監管困境研究導論
【第二章】P2P網絡借貸及國外實踐
【第三章】中國P2P網絡借貸發展現狀
【第四章】中國P2P網貸風險分析
【第五章】國外P2P網絡借貸監管的經驗借鑒
【第六章】中國P2P互聯網借貸的監管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P2P網絡借貸立法監管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P2P 網絡借貸及國外實踐
2.1 P2P 網絡借貸的涵義及特點
2.1.1 P2P 網絡借貸的涵義
P2P 網絡借貸將小額借貸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新型金融模式。P2P 網絡借貸的參與者包括出借者、借款者以及 P2P 網絡借貸平臺。出借者,即投資者,指希望將自己的閑置資金出借給借款者,從而能獲得收益的人。借款者是資金短缺者,指憑借自己的信用水平從出借者手中籌集到一定數額資金的一方,主要包括個體工商戶、中小微企業、工薪族、學生等,他們實物資產不足,沒有足夠多的存款或不動產抵押和擔保,因此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而 P2P 網絡借貸提供的個人對個人信用貸款模式便滿足了這類借款者的資金需求。交易平臺作為借貸雙方的中間人,在交易過程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為借貸雙方提供交易信息,并從中收取一定費用。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P2P網絡借貸的典型特征就是強調個人與個人的直接接觸,借貸雙方完全憑借 P2P 網絡借貸平臺上公布的相關信息進行判斷選擇,所以在整個借貸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就要求 P2P 網絡借貸平臺更要加強對借款者信息的審核力度,防止出現借款者利用虛假信息騙取貸款。
2.1.2 P2P 網絡借貸的特點
P2P 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組織形式,與傳統的金融機構相比,在服務群體、經營模式、監管以及交易機制等幾個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準入門檻低。其包括兩方面含義:其一,從P2P網絡借貸平臺角度,P2P網絡借貸平臺現在屬于監管的真空地帶,不需要準入條件,不需要核準,僅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同時向當地通管局進行ICP備案就可以開展業務,這是造成現階段P2P網絡借貸行業魚龍混雜,資質良莠不齊,跑路詐騙事件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其二,從投資者角度,由于P2P網絡借貸具有公益性,投資者不需要擁有百萬資金,僅憑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就可以進行投資,對于投資者的投資額度要求較低,進而成為廣大普通群眾較好的投資理財工具。
第二,信息直接透明。借款者在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布借款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借款用途、信用等級等,投資者在網貸平臺上可以直觀地了解借款者的資金去向,自己進行甄別判斷,然后雙方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直接簽署個人借貸合同。而且,通過P2P網貸平臺,投資者甚至能夠看到借款人的照片、已籌金額、還款進度等信息,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對稱。
第三,操作簡單,貸款效率高。大多數P2P網絡借貸平臺發放信用貸款,借款者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擔保,而且操作簡單便利。首先由P2P網絡借貸平臺審核借款者信用資質,評定信用等級,審核通過后借款者在平臺上發布借款信息,然后投資者根據相關信息選擇借款者進行投資。一般情況下,P2P網絡借貸平臺在審核通過后的幾天之內即可放款。反之,傳統的金融模式,操作流程相對復雜,審核更為嚴格,因此P2P網絡借貸的交易效率遠遠高于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效率。
最后,風險分散化。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經營模式上,為了達到分散貸款風險的目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會把投資者的資金拆分成許多小份額,然后借給不同信用等級的借款者,這樣各筆借款的期限、額度以及利率水平各不相同,便有利于分散風險。此外,與傳統貸款相比,大部分P2P網絡借貸平臺不會對借款者設定一個固定的借款期限,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而是規定借款者按月還本付息,從而有利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及時篩選出那些存在還款問題的借款者,從而降低貸款風險。
2.2 P2P 網絡借貸興起的原因及意義
2.2.1 P2P 網絡借貸興起的原因
P2P 網絡借貸的興起并非偶然,它迎合了中小企業和弱勢群體的貸款需求和中低收入者的投資需求,一方面,從借款者角度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中國乃至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造成其融資困難的關鍵就在于信用等級較低而且沒有足夠的抵押物,從而很難通過銀行的貸款審核。這樣,許多中小企業便通過小額貸款機構或地下錢莊等民間借貸渠道進行融資,其貸款成本遠遠超過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甚至與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上限持平,實際融資成本可能在年化 24%-30%左右,數據顯示,2015 年 2 月全國民間借貸市場的平均利率水平達到 26.69%①,即便是如此之高的成本,仍有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這就為 P2P 網絡借貸平臺的興起提供了一個立足之地;另一方面,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有了投資理財的需求,但是可供他們選擇的投資渠道有限,股票市場風險較大,信托和私募產品門濫又比較高,如果希望獲取較為穩定的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應該是投資者最好的選擇,其年化收益率在 5%左右,風險較低,然而達不到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的人也并不少見,這些人就只能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獲取利息收益,2014 年央行基準利率是2.75%,利率浮動上限也只有 3.30%,給存款者帶來的收益相當有限。
因此,5%-25%之間就是 P2P 網絡借貸平臺的生存空間。顯然,如果 P2P 網絡借貸平臺上的利率水平在此范圍內,對具有投融資需求的人具有較強吸引力,實際上,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目前 P2P 網絡借貸行業平均利率水平在 12%-23%①之間,恰好在此區間內,因此,在我國,P2P 網絡借貸行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2.2.2 P2P 網絡借貸興起的意義
P2P 網絡借貸作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產物,雖然存在著缺乏監管,行業混亂等缺點,但它無疑是能夠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我們應當鼓勵并規范 P2P 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它在以下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中小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融資困難一直制約我國中小企業快速穩步發展。雖然近年來擔保公司、小額信貸公司等民間借貸市場發展迅速,某些商業銀行也通過“產業鏈金融”的形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部分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可是,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是巨大的,目前的融資渠道難以滿足他們的融資需求,P2P 網絡借貸的興起就為這些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途徑,從而促進這些中小企業能夠更健康快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第二,有利于促進社會征信體系的建設。在國外健全的征信體系是 P2P 網絡借貸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都對機構用戶開放個人征信系統,這樣能使 P2P 網絡借貸平臺更好地控制借款人風險。然而,由于我國信用體系不完善,P2P 網絡借貸平臺只能依據借款者提供的相關資料對其進行信用評級,難以獲得借款者以往信用記錄,從而加大投資風險,阻礙中國 P2P 網絡借貸行業發展,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也就促進了我國社會征信體系的建設。
最后,有利于建立個性化多層次的社會投融資體系。P2P網絡借貸是伴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新產物,充分體現了互聯網信息化、便捷化、個性化的特征,P2P網絡借貸平臺不僅推出的產品種類繁多,而且能夠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成為促進多層次投資融資體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2.3 P2P 網絡借貸的國外實踐
在國外,P2P 網絡借貸主要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兩類,前一種又包括兩種經營模式,分別是純中介模式與復合中介模式。
2.3.1 純中介模式--Prosper
純中介模式是指P2P網絡借貸平臺在借貸過程中只提供網絡平臺而不參與交易,P2P網絡借貸平臺只是充當中介人,不提供其他服務。美國的 Prosper 屬于典型的純中介模式的 P2P 網絡借貸平臺,2006 年 2 月,Prosper 正式上線,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是美國第一家 P2P 網絡信貸平臺。Prosper 采用拍賣競價的方式進行撮合交易,這是它最大的特點,而由于美國的 eBay--最大的網絡商城就是以該種方式進行交易的,所以對于美國群眾來說這種方式的交易模式很容易接受。
對于借款者來說,必須是擁有“社會保險號”,記錄其一生所有信用記錄,并且信用評分在 640 以上。如果借款者有意申請貸款,提供相關認證材料通過 Prosper 平臺審核通過后,借款者就可以在網站上發布借款信息;對于投資者來說,一般情況下,為了分散風險,Prosper 會把投資者的資金拆分成若干小份額分別放貸給眾多借款者,投資者在 Prosper 平臺上了解借款者基本信息、信用等級以及借款需求信息后,確定貸款利率進行競標,利率較低者競標成功。最后,Prosper 平臺會將所有中標的放貸資金進行歸集匯總,但并不會直接發放給借款者,Prosper 平臺將對借款者的提供的資料信息再次審核,待審核通過后,Prosper 平臺會通過 WebBank 銀行將資金打入借款者銀行賬戶,同時 WebBank 會將生成的貸款票據通過 Prosper 平臺發放給投資者,隨后借款者也要通過 WebBank 按月定期償還本息。
從盈利來源看,Prosper 會分別向借款者和投資者收取一定的費用。對于借款者來說,Prosper 會根據借款者的不同信用等級來收取不同比例的服務費用,一般每筆交易收取借款本金的 1%-3%的費用;相應的,Prosper 會按照總投資額的 1%向投資者收取服務費。
2.3.2 復合中介模式--Zopa
復合中介模式是指 P2P 網絡借貸平臺不僅僅為借貸雙方提供平臺,而且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還承擔擔保、追款以及利率制定等責任。Zopa 屬于復合中介模式的 P2P 網貸平臺,也是全球第一家 P2P 網絡借貸平臺,2005 年 3 月在英國成立,該平臺主要的服務對象是社區群體,在英國開展的業務非常成功,2010 年 Zopa 被評為“最佳個人貸款提供者”,并連續 4 年被評為“最值得信任的個人貸款者”.截止 2015 年 3 月 9 日,由Zopa 平臺促成的貸款數額已經超過 7.5 億英鎊①,2015 年夏天有望達到 10 億英鎊,作為英國最大的 P2P 網絡借貸平臺,Zopa 正以飛快地速度向前發展。
投資者的收益率和借款者的貸款利率都是由 Zopa 平臺決定,這是其經營的最大特點。借款者可以從 Zopa 平臺獲得一千至兩萬英鎊的借款額度,期限為一至五年。Zopa平臺的注冊用戶應符合以下條件:年齡在十八周歲以上的英國居民;銀行或其他地方能夠證明其在英國居住滿三年;在英國信用評級機構有其相關的信用記錄。
Zopa 平臺的交易流程十分簡單。首先,借款者如果想要成功融資,需要在 Zopa 網站上注冊成為會員,提供詳細的個人信用情況及所需借款的相關信息等,Zopa 平臺會在借款者提交信息的 24 小時內進行信息審核,每個借款者都必須接受身份認證、信用認證和風險認證。審核后 Zopa 平臺將這些信息交由英國 Equifax 專業信用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分,Zopa 平臺依據信用評分將借款者由高至低依次劃分為 A*、A、B、C、四個等級,并以此確定借款利率水平,同時借款者將在網站借款信息中列示自己愿意支付的最高利率。對于投資者來說,他有兩種投資選擇:一是自己設定投資金額和投資回報率,交由 Zopa 平臺自動匹配選擇合適的投資對象;二是自己通過瀏覽借款者的相關信息做出投資選擇。投資者最低投資額為 10 英鎊,最高為 25000 英鎊。當借貸關系建立后,借款者必須每月按時還款付息。
Zopa 平臺不僅作為借貸雙方的中間人,而且在貸前審核、貸后監督追款等整個借貸過程中都有參與,承擔了更多的工作,更能有效的控制風險。從收益來源看,Zopa平臺向借款者收取每筆借款金額 0.5%的手續費,向投資者按年投資額的 0.5%收取服務費。
2.3.3 非營利模式--Kiva
Kiva 于 2005 年在美國成立,是一種非營利組織,Kiva 是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主要客戶群體是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低收入的企業。貸款類型主要包括集體貸款、住房貸款和農業貸款,借款者可以申請獲得 1200 美元至 10000 元的借款金額,投資者最低投資額度為 25 美元,最高可以投資全部貸款。截止 2015 年 3 月,Kiva 平臺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 210 萬人,業務領域覆蓋 86 個不同國家,與其合作的小額信貸機構達到 297 家,通過 Kiva 平臺促成的貸款已經超過 6.9 億美元,平均還貸率達到 98.75%①,可見,Kiva不僅在覆蓋率上不斷擴大,幫助來自各國的貧困人群,而且能夠很好的控制風險,保障投資者利益。
Kiva 有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它與發展中國家當地的小額信貸機構合作,當地小額信貸機構負責客戶的開拓、貸款跟蹤、審核、貸款收回等事務。借款者有借款需求時,需要找到與 Kiva 有合作關系的當地小額信貸機構申請貸款,由該小額信貸機構審核借款者的基本信息,審核通過后該機構將借款者的資金需求及相關資料發給 Kiva,Kiva將依據借款者的信用信息、借款期限、用途等信息評定信用等級,然后在其平臺上發布借款信息,由投資者進行投資,當 Kiva 籌集到借款者所需資金時,將以免息貸款形式發放給當地的小額信貸機構,再由小額信貸機構以較低貸款利率發放給借款者。
Kiva 提供的是無息貸款,小額信款機構不必向 Kiva 交任何費用,出借者也不需要向 Kiva 支付手續費,但是,借款者需要向小額信款機構支付較低的利息,以滿足小額借貸機構的日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