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我國P2P行業風險的原因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國內P2P發展概況
【第三章】與國外P2P行業發展的對比
【第四章】國內P2P問題平臺分析
【第五章】如何選擇安全的P2P平臺
【第六章】P2P行業發展展望
【結論/參考文獻】我國P2P平臺安全問題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七章 結論
P2P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創新模式,近兩年來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成為熱點的原因不僅在于它給大眾提供了新型的融資和投資渠道,更是在于不斷有問題平臺的曝光以及投資人的投訴無門、血本無歸的新聞報道。但是,P2P 行業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結束,整個行業正在從調整期過渡到成熟期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監管細則的逐步推出,監管方向的逐步明確,征信系統的逐步發展等大環境的變化,P2P 行業終究會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中。
本文首先從國內 P2P 發展的規模、運營方式入手,通過與國外 P2P 成功案例的對比,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析國外對國內 P2P 行業發展的借鑒意義。
其次通過問題平臺的案例分析,從而能總結出問題平臺的種種類型和特征畫像,以及 P2P 平臺出險的原因并進行細化分析,主要風險有四類:法律風險、監管缺失風險、平臺自身經營風險以及行業惡性競爭風險。
然后從上文總結到四類風險類型并結合目前行業內慣用的風險控制手段,從風險控制、資產質量、競爭優勢三個維度來幫助投資人進行 P2P 平臺的篩選和甄別,并從目前上市公司進入 P2P 行業的公司作為范例進行示范。
最后,從目前已經出臺的監管條例為依據,從資本金要求、風控、第三方托管等 8 個方面對于政府進行監管方向的預判,并對 P2P 行業后續的發展進行展望。
本文著重于對于 P2P 行業風險的分析,得出風險的關注點,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出問題平臺的一些規律,讓投資者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 P2P 平臺。
在本文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對于 P2P 行業的各公司的風險控制方式不能全面了解,只能通過行業基本的方式進行初步的分析,得出的結論可能在某些程度上有失偏頗。
2、由于分析能力有限以及資料的零散,只能看到 P2P 行業較為表面的風險點,無法深入剖析,數據的支持力有限。
參考文獻:
[1] 白浩。P2P 網絡借貸平臺問題及解決對策[D].河北大學,2013.
[2] 陳宇,風吹江南之互聯網金融,東方出版社,2014 年。
[3] 蔣欣。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競爭力比較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年第 17 期,第 344-348 頁。
[4] 李炳,趙陽?;ヂ摼W金融對宏觀經濟的影響[J].財經科學,2014 年第 8 期,第21-28 頁。
[5] 梁春麗。P2P 網貸行業將現爆炸式增長[J].金融科技時代,2013 年第 4 期,第19 頁。
[6] 梁迪。P2P 網絡借貸的演進特點、風險及應對的研究述評[J].商場現代化,2014 年第 14 期,第 114-115 頁。
[7] 林顯忠。P2P 小額網絡信貸在我國的發展探討[J].金融科技時代,2013 第 3期,第 99-101 頁。
[8] 劉繪,沈慶劼。我國 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5年第 1 期,第 52-59 頁。
[9] 劉源?;ヂ摼W金融平臺的故事[J].金融博覽,2014 年第 21 期,第 10-13 頁。
[10] 劉越,徐超,于品顯等?;ヂ摼W金融:緣起、風險及其監管[J].社會科學研究,2014 年第 3 期,第 28-33 頁。
[11] 羅婧,師佳英。中國 P2P 公司信用風險管控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第 24 期,第 124 頁。
[12] 喬仁鋒。我國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與優化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4年第 6 期,第 345,353 頁。
[13] 邱兆祥,孫成旺。我國 P2P 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及其對金融監管的挑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 年第 11 期,第 23-27 頁。
[14] 田俊領。我國 P2P 網絡借貸發展現狀及其監管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 年第 12 期,第 104-108 頁。
[15] 王璐?;ヂ摼W金融的發展道路與發展態勢[J].現代經濟信息,2014 年第 14期,第 344-344,359 頁。
[16] 王石河?;ヂ摼W金融時代的挑戰[J].現代經濟信息,2012 年第 10 期,第 187頁。
[17] 王雪玉。P2P 網貸增長有力,監管不足[J].金融科技時代,2014 年第 4 期,第44-45 頁。
[18] 武歡?;ヂ摼W金融行業 P2P 財務、稅務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 年第 9 期,第 285 頁。
[19] 徐邵軍?;ヂ摼W金融隱患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 年第 10 期,第363-364 頁。
[20] 楊先旭。P2P 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管[J].現代經濟信息,2014 年第 8 期,第307-307,313 頁。
[21] 楊中民。 P2P 借貸行業調研報告[D].西南財經大學,2013.
[22] 葉純敏。誰能綁住頻頻"跑路"的 P2P?[J].金融科技時代,2014 年第 7 期,第 13 頁。
[23] 余曉波,許哲遠。博弈論視角下 P2P 網絡信貸與保險的結合[J].現代經濟信息,2015 年第 3 期,第 324-324,332 頁。
[24] 禹?;?。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弊端及管理[J].中國流通經濟,2014年第28 期,第 121-127 頁。
[25]閆淼。 中國 P2P 借貸平臺模式、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
[26] 余松。美國網絡借貸平臺監管體系演變和啟示--兼論我國 P2P 網絡借貸平臺監管體系的構建[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27] 張晶?;ヂ摼W金融:新興業態、潛在風險與應對之策[J].經濟問題探索,2014年第 4 期,第 81-85 頁。
[28] 張正平,胡夏露。P2P 網絡借貸:國際發展與中國實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年第 28 期,第 87-94 頁。
[29] 曾良銀。 網絡借貸平臺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30] 曾智。 中國 P2P 網絡貸款行業研究報告[D].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