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當地經濟發展具有特殊性。巍山縣是多民族自治縣,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其多民族的人口結構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巍山縣位于高原山地地區,雖然擁有豐厚的自然和旅游資源,但交通、內需、產業結構等問題,是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巍山縣經濟發展基本概況
截至2014年末,巍山縣戶籍人口為31萬,勞動力人口為18. 5萬人,占總人口的59. 68%,勞動力人口中還有16%的富余勞動力。據2015年巍山統計年鑒統計,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75492萬元,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比”增長10. 4%,生產總值有一個穩步健康的提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973萬元,同比增長6. 3%; 第二產業增加值169456萬元,同比增長16. 6%; 第三產業增加值150063萬元,同比增長8. 9% .目前,巍山縣的招商引資在第二產業方面以“一園四片”工業園區為主要平臺,加強招商項目服務和跟蹤督促。但就整體而言,該縣的招商引資重點仍然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農業產業化為招商引資的主導方向。下表清晰地反映出巍山縣重視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的招商引資數量和重大項目占比也是最多的。
二、巍山縣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 一) 交通不發達
目前,制約巍山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滯后。巍山縣作為多民族自治縣,其特殊的地域特征決定了,到目前為止,部分行政村、自然村依然沒有解決“村村通”問題。交通的不便利,直接影響的是居民的出行量和交流,造成閉塞; 交通的不便利,使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的巍山縣,無論是在景區景點的打造,還是在吸引游客提高景區的載客量方面都嚴重受到制約,對巍山縣發展旅游業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的影響較為巨大。同時,交通的不便利,對巍山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及農產品的外銷出口的巨大影響更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政府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不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 二) 內需不足,出口市場窄
從2015年的巍山縣政府發工作報告和巍山縣人民政府網站來看,巍山縣政府是十分重視招商引資的。但問題在于,巍山縣把招商引資作為解決政府性負債,擺脫政府手中沒有錢的尷尬局面的辦法,致使該縣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有針對性的實施辦法。巍山縣的經濟發展需要有自己的活力,如何拉動內需,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找到適合巍山縣出口的市場,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 三)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巍山縣現在的產業結構是“二一三”結構。巍山縣不能走資源消耗型的工業化道路,但輕工業、低耗能的建筑建材業可以作為巍山縣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按照產業結構發展的規律,巍山縣產業結構應調整為“三二一”結構,堅持發展以南詔國歷史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為重點的旅游業和現代性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打造好以風電為主的清潔能源、以銻為主的礦冶業等第二產業是目前巍山縣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向。
( 四) 縣內貧富差距大
經調研,巍山縣居民收入有相當大差距。有些居民家庭年收入可達十幾萬,有些居民卻只能吃低保。差距的存在,除了家庭背景、居住條件等客觀條件制約之外,還有因歷史的原因導致的社會發展不平衡程度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不同的原因,問題的解決需要信心和耐心。
( 五) 旅游景區的宣傳與規劃力度不夠
巍山縣旅游資源豐富、景區景點有濃郁的特色,但較之大理古城、麗江等著名的旅游地,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對景區景點的有規劃的打造,并擴大宣傳,增強吸引力存在差距。因此,在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做特現有景區景點的同時,對整個巍山旅游業及其發展進行整體規劃,做好宣傳這篇大文章,是巍山縣經濟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