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基建項目PPP融資模式的風險分析
基建項目PPP融資模式的風險分析
>2024-03-22 09:00:01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基礎設施建設中PPP融資模式的運用研究
【第一章】基礎設施項目PPP融資研究緒論
【第二章】PPP融資模式的理論概述
【第三章】PPP融資模式在基建中應用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第四章】基建項目PPP融資模式的風險分析
【第五章】完善我國基礎設施建設PPP融資模式的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我國基建項目中PPP融資分析結論及參考文獻


第 4 章 PPP 融資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應用的風險分析

4.1PPP 模式下的風險管理狀況

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存在較多的風險,如果不對其進行分析,將會影響到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在 PPP 融資模式下,相關人員需要重視國家法律保障狀況,同時也要關注政府部門提供的扶持政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國家民生,所需資金量較大,投資周期較長,如果不能做好風險管理,將會影響到我國基礎設施發展,也會增加融資風險。尤其是在 PPP 模式下,國家要做好法律體系完善工作,提供融資安全法律保障,優化融資環境。但是當前我國 PPP 融資模式下的基礎設施建設法律還不健全,沒有意識到該種模式融資的特殊性,使得基礎設施建設風險管理問題較多,最終降低基礎設施工程項目質量下降,進而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進步以及社會秩序的穩定。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部門制定的規定較多,再加上國家相關政策法律統一性不高,使得風險管理操作不規范,導致該融資模式下的基礎設施項目風險上升。

4.1.1 風險管理現實條件不足

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涉及內容比較多,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對相關合同文書以及信用協議等來分化項目風險,從而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質量,達到項目風險管理目標。PPP 模式下的融資風險性較大,因此需要做好其風險分析,比如對政府、金融機構、投資者狀況等信息進行確認,提高風險管理客觀條件水平。在現實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現實條件不足,應對風險的能力不高。

在進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時需要融資擔保,這樣可以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在進行融資擔保時應該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必須要有環境良好的擔保人競爭市場,必須要有符合擔保資格的擔保人。我國一些金融機構因為其雄厚的金融保障,在市場中往往能夠成為基礎設施項目的擔保人。比如商業銀行開展的保函業務,該業務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在擔保市場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來看,我國承包保險公司和承包商同行擔保業務還沒有實施,兩者在我國未來擔保行業中還有較大發展潛力。政府在對擔保公司進行審核時,應該要保證全面性,不僅要對其資金規模、承接業務、審批程序進行嚴格控制,還要做好監督工作,以增強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降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風險。然而在調查中發現,我國擔保市場的競爭性不強,其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不足,不能夠滿足我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實際發展需求,進而會影響到風險管理水平.

我國基礎設施項目金融風險管理現實條件不足還體現在其金融風險管理工具上,比如在管理中我國只開設了人民幣對外幣的遠期、擇期業務,外匯兌換中的期貨、期權等業務,但是掉期業務開展力度不足,從而降低基礎設施項目分化風險的能力,不利于我國基礎設施項目金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4.1.2 風險管理意識較差

要想保證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質量,就要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使融資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同時還要分化融資風險,為項目建設提供安全的資金環境保障。除此之外,在進行風險管理時還要提高投資者、運營商和承包商的風險意識,采取必要的風險管理手段,實現公共基礎設施的良好發展。當前 PPP 模式下的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意識比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風險識別能力不高。我國基礎設施風險管理工作起步較晚,與西方國家相比其管理手段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許多風險管理研究存在漏洞,再加上風險評估報告數據不準確,使得項目管理風險大大上升。部分項目由于風險識別能力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對管理人員行為規范不到位,導致風險觸發,進而影響到整個項目的安全。風險管理總結工作十分必要,然而我國許多基礎設施項目經驗總結較少,管理過程中無法找到科學的參考資料,使得風險管理成本增加,風險分析不夠科學。通過研究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實施的部分 PPP 項目失敗的案例,得出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為對法律變更風險、延誤審批風險、政治決策冗長風險、政府信用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市場收益不足風險、市場需求變化風險、收費變更風險、腐敗風險等識別能力不足。如江蘇某污水處理廠、上海大廠水廠和延安東路隧道項目均因法律規定變更導致重新談判,最后被政府回購;Anglian外資從北京第十水廠撤出由于城市水價低于成本,但調價審批手續過于冗長,此外還存在調價遭到政治反對造成資本撤出;廉江中法供水廠項目因為政府知識缺陷和錯誤決策風險導致項目失??;長春匯津污水處理廠因項目正常運營后,政府未按照事先約定合同執行,拖欠污水處理費、壓低單位水價,最終因政府信用風險導致項目失??;杭州灣大橋、泉州刺桐大橋、京通快速項目因政府未按照承諾在項目周邊建造同類項目,導致項目存在競爭性,造成收益不足;山東中華發電因遭到電價調整的收費變更風險導致收益收到嚴重威脅;沈陽第九水廠則因為當地官員腐敗,被譽為“沈陽水務黑幕”的腐敗事件最終導致項目失敗。

第二,風險評價公正性不足。管理人員在對基礎設施項目進行風險評價時,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這樣可以保證分析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比如可以利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手段,建立科學的數據模型,并在該模型下輸入管理數據,加強對項目風險的監測,發現問題時可以及時做出反應,以保障項目建設質量,降低管理風險。然而現實中我國基礎設施項目風險評價的公正性不足,評定標準存在偏差,從而降低評價的準確度,不利于 PPP 模式下風險管理質量的提升。

第三,應對風險措施不到位。管理人員要制定科學的風險應對措施,以減少投資、融資損失。由于我國相關單位的風險意識不足,使得風險管理措施不到位,無法分化和轉移風險,使得風險防范工作不到位,不利于我國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的控制。

4.1.3 風險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落后

人才隊伍建設是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保障,高素質的風險管理人才能夠幫助企業全面分析項目風險,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和轉移方案,保證項目實施的安全性。比如在對投資人的選擇、合同條款的制定、資金的籌集、資產的評估檢測、生產經營的管理中,風險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科學分析,以提高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質量,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由于我國 PPP 模式下的風險管理工作起步較晚,許多專業人才數量較少,人才隊伍建設比較落后,管理經驗較少,實踐能力較低,再加上對 PPP 融資模式的規則不熟悉,會給自身帶來較大的管理風險,難以正常開展項目。

4.2PPP 融資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風險因素分析

PPP 融資模式下的基礎設施項目風險因素較多,關系比較復雜,管理人員在管理時要掌握相關數據,樹立較強的風險意識,能夠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降低項目管理風險,滿足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需求。

4.2.1 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因素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中的影響較大,如政權的變更、戰爭的爆發、法律的不健全、國際政治經濟形式的變化、國家發展政策的變化,都會加大 PPP 融資模式下的基礎設施項目的風險?;A設施項目與其他項目不同,它的融資規模大,投資回報周期長,受到政治風險因素影響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國家政策或者國家法律法規發生變化,很有可能對投資人或者融資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增加他們的經濟損失。因此國家在制定政策與法規時,需要結合實際狀況進行,最大限度保障政策的連續性,降低基礎設施項目的風險。

4.2.2 經濟風險

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這樣會導致經濟風險的上升,進而不利于我國基礎設施項目管理風險效率的提高。許多投資人由于對未來市場經濟預期不科學,制定的發展方案與現實差距較大,從而會面臨利率、價格、通貨膨脹等一系列風險,降低企業經濟效益,嚴重時還會導致企業的破產。所以在今后PPP 模式下的風險管理中,應該要注重對經濟數據的分析,掌握市場動態,增強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

4.2.3 建造風險

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設計方案風險、施工管理預算風險、施工質量風險等。如果工程評估不合格,將會給企業和相關單位帶來巨大損失。管理人員只有加強對建造風險的控制,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才可以滿足基礎設施項目風險管理要求,提高風險管理質量。

4.2.4 運營風險

公共基礎設施項目運營風險主要是由于相關單位財務狀況的不穩定性,如果在運營過程中能夠獲得足夠多的資金支持,那么運營的風險將會降低,相反則會提升。眾所周知,公共基礎設施在建設完成后,需要由相關部門進行管理和維護,其產生的費用主要由國家財政的支持,當年國家財政資金支持度較大,運營單位的風險則會下降。除此之外,運營風險大小還會受到單位自身管理水平的影響,如果管理體系完善,則應對風險的能力上升。

4.2.5 自然災害風險

自然災害有其不可控性,人們無法對其進行準確的預測,一旦發生較大的自然災害,將會對基礎設施項目產生較大破壞,可能出現資金回籠、運營停止等現象。

4.3 PPP 融資模式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風險分擔機制

4.3.1 風險分擔機制的內涵解讀

(1)風險分擔的主體和客體風險分擔的內涵有主體和客體之分,二者是相對概念。風險分擔的客體當屬基礎建設項目風險因素的集合,也是機制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同于客體,風險分擔的主體是在基礎建設當中,對風險因素擁有充分的認知,它是風險因素的主要承擔對象,也是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的對象。PPP 融資模式下,基礎建設項目的風險評估包含了鐵道部和地方政府等政府部門,還有民營企業、運營商和承包方,同時相對風險因素分擔主體也通過風險的評估來確定。

(2)風險分擔的決策動因風險分擔中的決策同樣也是風險分擔中的主要組成。這種決策分為好多種,比如風險因素對承擔對象的影響大小、基礎建設中風險投資占總投資金額的比例、對基礎建設項目收入情況對風險決策造成的影響。諸多因素構也成了基礎建設中風險決策的動因。充分考慮各種決策產生的動因,是建立風險分擔機制中,有效解決問題實現風險分擔的關鍵。

(3)行為導向制度因果相關,在基礎建設當中,風險分擔機制決策必然與決策動因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決策的結果并不一定能夠朝著有效分擔風險、提高收益的方向發展,也有可能指向其他方向。做好各項相關工作,是保證決策正確的必要。詳細講,就是對基礎建設的參與方規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努力方向、認知觀念做出具體的規定,即通過制定各項制度,讓人們自覺養成風險分擔的習慣,強化風險分擔意識,樹立正確的風險價值觀。各項制度的確立,能夠起到規范和監督人們行為的作用,促進風險分擔的參與方積極合作,達到風險分擔的既定效果。

(4)行為歸化制度分析 PPP 融資模式,基礎建設項目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投入資金大、參與方多以及建設運行期長。因此,必須要建立行為歸劃制度,據此對各參與方進行合理的風險分擔劃分,并且要對違反制度規定的參與方進行嚴厲的懲處。當然,各參與方的團結協作,互利共贏的觀念也應保有足夠的重視。行為歸劃制度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價值所在,一方面它能夠制止各參與方的惡意行為;另一方面,它能夠保護大部分個體的利益,避免產生更壞的影響。

(5)行為幅度制度行為幅度制度就是對風險因素下風險分擔主體的行為進行控制。行為幅度制度的制定是通過改變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聯性及期望收益本身的價值來實現的。

這種制度可以約束風險分擔過程中其他制度的實行。行為幅度制度可將主體行為按照既定規劃在一個范圍內進行調整,從而防止風險分擔主體的一方對其他參與方以及項目整體利益造成影響。

4.3.2 風險分擔機制的作用分析

風險分擔機制一旦形成,可能有兩種性質的效應:

一是正向增強效應。在鐵路項目 PPP 模式中風險分擔主體的行為對項目起到促進作用時,此時分擔機制會對其促進作用進行二次促進。該機制下,風險分擔主體的行為會增加項目整體的收益,并且使得機制效果朝著既定的目標方向發展。這也正是人們所希望的體制存在,被認為是良好的分擔機制。

二是負向致弱效應。與正向增強效應相對,負向致弱就是朝著意圖相反的方向發展,從而削弱體制效果。具體到風險分擔上面,即風險分擔的主體對整體項目有利的措施或行為進行干擾,從而使得機制表現不良影響。究其原因,可能是負面因素的考慮不周全,也可能是具體制度在落實時可行性較差。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應在第一時間做出調整,想方設法去除負面致弱,力爭發揮增強效應。

4.3.3 風險分擔機制的系統設計

(1)風險分擔機制的系統設計的原則PPP模式下基礎建設項目風險分擔的最優化結果是讓承擔方能夠獨立自主的應對風險帶來的各種沖擊,并使各方風險管理成本最低、出險概率最低、出險后損失最小。完善基礎建設項目的風險分擔系統能夠保證各投資參與方的利益,從而提升項目自身的吸引力。為了實現風險項目的合理化分擔,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風險與控制力協調原則。由于風險因素的主要影響方具備對風險預控的最大能力,所以此風險需要由該方主要承擔。當某風險的破壞力超過了各方的承受能力并不具備調控能力時,參考其他原則。

二是風險與收益匹配原則。風險發生時受到損失最大的一方是分析的主要損失單元,與此相反,當風險得以規避時,該方是風險的最大收益單元,借此可以確定某個風險因素的主要承擔方,當無法確定承擔方時,參考其他原則。

三是風險與參與程度一致原則。在基礎建設項目 PPP 融資模式下,項目參與方有政府、民營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承建商和運營商等五個主體機構。他們各自屬性功能的不同,對項目具體事件的調控能力也存在很大區別,所以參與程度較高的一方不僅享有收益優先的權利,同時也要履行承擔主要風險的義務。

(2)行為導向制度設計風險預備金設計。風險預備金是在 PPP 模式中,在基礎建設項目確定前各項目參與方按照各自的預期收益的,經過商議,按照比例出納的一定保證性資金。

風險保證金用于對建設施工過中的合理出險情況進行補償。出資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確定:【1】


其中, iS為各個參與方交納的保證金, il為協商比例, iW為個參與方的預期收益,S 為風險預備金總額。

風險控制成本補償制度設計。在風險分擔時可能會出現一種特殊狀況,即項目分析分擔成本比項目收益還要高,從而導致該方的凈收益出現負值。為了消除風險承擔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現象,有必要建立風險控制成本補償制度。當風險分擔主體的凈收益為負值時,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確定風險補償金額?!?】


其中, iP為各個參與方交納的風險補償金, iq為權重系數, iW*為風險承擔方的凈收益。風險控制成本補償金的來源,根據實際情況,可從風險預備金或項目的實際收益中提取。

風險控制獎勵制度的設計目的旨在提高風險責任的主體分擔機制,增強各方承擔和控制風險的積極意愿,最終促進風險控制的合理化范圍,提高項目整體水平的實際收益。這種激勵制度有利于整體效益的提高,以下進行原理分析。項目風險控制獎勵總金額用符號 Q 代表,Qi代表各項風險主體的獎勵金額,那么,Qi應控制項目投資的風險控制成本和收益,其中收益與風險控制正相關,與整體風險總成本負相關。表達式如下:【3】


上式中,項目總收益用符號 W 表示,項目風險控制總成本用符號 C 表示,權重系數的表示符號是ig,其大小位于 0、1 間,系數的取值與風險主體對整體收益的貢獻評價正相關。

(3)行為規劃制度設計退出壁壘制度設計。退出壁壘制度避免風險承擔某方處于非集體利益在能控制和承擔風險損失的前提下退出集體活動,使其無法順利的將資源轉移出去。一般而言,退出壁壘氛圍經濟壁壘和非經濟壁壘,經濟壁壘有高昂的散伙費、大幅度的設備折舊費及其建設項目收益,非經濟壁壘主要是從權利的角度設置退出障礙,比如取消項目收益權、項目表決權等。

懲罰制度設計。積極懲罰由于項目分擔方的單方原因給集體利益帶來風險的行為。懲罰制度與退出壁壘制度相對應,也分為經濟方面的懲罰和非經濟方面的懲罰。非經濟方面的懲罰主要是權利上的,這部分與退出壁壘制度中的內容一致,包括限制其獲得風險控制獎勵的權利、限制其風險控制成本補償的權利、限制其分享風險收益的權利、限制其在項目中的表決權等。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是對 PPP 融資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包含內容有 PPP 融資模式下風險管理現狀及 PPP 融資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項目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了 PPP 融資模式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風險分擔機制。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