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方面河北省失業保險金調節機制取得一定的成效:失業保險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金的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失業保險待遇不斷提高、保生活促就業并重的發展機制形成;另一方面河北省失業保險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失業保險范圍仍待進一步拓寬、少報、摘報、漏報參保人數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支付待遇期限過長,支付管理不嚴、農民工失業保險待遇缺乏保障、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功能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等。為確保建立河北省失業保險金正常調節機制,提出以下觀點:
一、拓寬失業保險金覆蓋范圍
河北省失業保險制度層次相對單一,內容不盡完善,對有效解決非正規就業人員,特別是農民工這類特殊弱勢群體的參保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對農民工參保后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宣傳和落實等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社會保險擴展工作中,受社會保證行政部門以及監察部門力量不足等原因的影響,存在被納入保障范圍的群體事實上沒有參保的現象,這需要相關部門完善各項措施,加大監察力度,切實提高失業保險實際參保率,實現應保盡保。
二、依法稽核,提高征收質量
一是強化繳費基數管理。落實繳費基數核定檢查規范,按照組織有序、重點突出、違規必糾的要求抓好基數核定、復核、監察工作??筛鶕嶋H情況,每年對全市基數復核工作進行檢查,通報發現問題,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強化全市中斷繳費及欠費管理,按照規范有序、數據有據、落實有力的要求,對各類中斷繳費單位嚴格履行催繳手續,如實填報各項欠費;二是強化征收基礎管理。制定登記信息管理辦法,嚴把登記關口,借助身份證閱讀器,確保登記信息質量。
與工商、地稅等其他相關行政部門或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進行緊密配合,對轄區內非公有制企業的用工情況或農民工的參保情況進行仔細排查。對沒有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的企業,督促企業參保繳費;對存在拖繳、欠繳情況的企業,必須依法合規的進行處罰,并將處罰結果,在媒體信息平臺上進行曝光,杜絕再發生此類事件;三是加強媒體和輿論監管。
三、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金監管措施
首先,嚴格失業保險金補貼程序。在落實失業保險補貼的認定環節中,要嚴格按照領取失業保險補貼的工作程序,規范操作,嚴格把關,確保失業保險金不流失;其次,加強對失業保險金的監管力度;第三,實現失業保險金的保值與増值。應在現有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基金投資運營與保值增值的管理。
四、健全失業保險金調節工作機制
健全失業保險金調節的工作機制,一方面是堅持“政府主導、行政推動、聯合檢查、精細管理”的擴展工作機制,加強與區人保局、區建委、工商局、地稅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形成擴展聯動局面。
搭建參保就業、工商登記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各部門信息溝通聯動共享機制,使失業保險擴展工作形成合力。切實利用網絡、廣播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等媒介,發揮各基層保障中心的作用,成立宣傳擴展小組,深入轄區各街鎮保障中心、企事業單位,就《社會保險法》和有關失業保險的政策法規進行廣泛宣傳。安排專人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進行跟蹤服務,及時解答企業參保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提高各類用工單位、企業職工參加失業保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針對一些新型、大型工業項目,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企業建設、進展及用工情況,摸清參保資源,督促企業參保。
加強與轄區各街鎮勞服中心聯系,發揮各街鎮勞動協管員作用,做好對轄區內的集體、私營、股份制企業和居民的政策宣傳,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另一方面健全失業保險金調節的工作機制要做到“五個盯住”,在推動重點人群參保上實現新突破。
盯住新增就業擴展,建立就業與參保信息對比派查制度,發揮擴展聯動機制作用,及時掌握新增就業情況,實現就業與參保同步管理。盯住農民工擴展,逐戶分析小綜合險農民工減員情況,釆取集中培訓、入戶督辦、強制捆綁、提請監察等手段,促進農民工參保。
盯住各類勞務派遣單位擴展,嚴格按照勞務派遣單位管理辦法核準參保險種,努力實現全員參保。盯住外國人參保擴展,將外國人就業情況、外國專家受聘情況納入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按規定參保。
盯住靈活就業人員擴展,加強與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聯動,以中斷繳費人員和參保需求較強的“4050”人員為重點,做好宣傳引導,用好社保補貼政策,吸引更多人參保繳費。
五、切實發揮促進就業的功能
第一,健全勞動就業制度相關配套。在促進就業的政策體系中,逐步淡化鼓勵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改變過去片面的強調勞動者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的做法,穩定了就業,減少失業保險的負擔,實現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第二,開展針對性強的職業技能培訓,包括在職人員提升技能水平的培訓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
六、完善失業保險金籌資模式
完善失業保險金的籌資模式,重點是逐步提高統籌層次。完善失業保險金的籌資模式,還要合理實行差別費率。在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時,要做到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盡量避開宏觀指導,重在落實。
主要參考文獻:
[1]林義。失業保險金管理。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
[2]孟昭喜。 社會保險經辦管理。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巴曙松,譚迎慶,趙晶,丁波。社?;鸨O管框架之思考。中國農業會計,2012.9.
[4]張國平。我國現行社會?;鸨kU金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財會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