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發展戰略分析
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發展戰略分析
>2023-06-15 09:00:00


當今世界區域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是一定區域內的城鎮在空間上構成群體關系而成為一種新的人類經濟社會組織方式和文化、生態景觀的具體地域表現形態.這種形態在不斷的強化過程中,在空間上漸進演變為城鎮群\\(帶\\)一城鎮空間連綿體-都市連綿區一大都市連綿帶等空間城市組合結構.21世紀以來,全球進人社會大轉型時期,我國的經濟、社會、體制也均處于急劇變革中,其空間重構突出表現為密度、距離和分割3變量的改變:高密度\\(生產要素高度集聚\\)、近距離\\(生產要素近距移動和專業化\\)、淺分割\\(區域一體化\\)的巨型功能地域體不斷涌現和發育,并開始形成以大城市為核心,有著主次序列、分工協作的城鎮群體[m.這種城鎮群體由區域性核心城市發揮強大集聚、擴散、有序空間競爭功能,形成區域經濟社會文化逾滲效應而產生空間上的延綿,這是一種區域經濟社會文化在城鎮群體空間上的分工互補合作、一體發展、規劃引導與自組織結構共同作用的過程.是人類聚落文明結構向更高層次演進的空間結構體現.

青海、甘肅、寧夏沿黃地區是3省的精華地帶,這一經濟地帶依水而興,因水而富.3個沿黃區集中了大部分人口、城鎮和主要GDP、財政收人.如寧夏沿黃地區以43%的土地面積集中了全區64%的人口、90%的經濟總量和94%的財政收人.“青甘寧”
沿黃地區已成為帶動各自省區發展的強有力引擎.

宏觀區域的發展中始終存在著“漲落過程”,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隨著當前區域各種復合優勢條件的出現和成熟,城市經濟帶空間群體組合正由量變向質變突破.假以時日,必將在黃河上游發育成為一個我國西部輻射功能強大、空間結構布局合理的城市經濟帶.

1、研究背景和發展機遇

1. 1研究背景

黃河上游流域區域整合開發構想由來已久.

1985年,汪一鳴教授撰文提出“綜合開發黃河上游河段,建設西北第一個大產業帶”的構想.1988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物理學家錢偉長教授等人提出建設“黃河上游多民族經濟開發區”的設想.諸多學者從多個角度撰文探討建立這一經濟開發區的可行性,這一時期的研究出發點多從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角度探討區域整合開發策略,

2000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投人,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國道主干線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樞紐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建成,使黃河上游地區省際經濟社會文化聯系更為便捷,地域分工合作初露端倪.隨著黃河上游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黃河上游以中心城市為增長極的城市區域和城市群帶逐漸發育,汪一鳴、李鳴驥、段漢明等學者相繼提出了加快構建黃河上游以城市帶為依托的社會經濟地帶的初步設想.

1. 2發展機遇

1. 2. 1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2011-2030年西部地區發展的重點是鞏固基礎,培育特色,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布局升級;2010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蘭州一西寧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列為18個國家級重點開發區之一.為沿黃2大城市經濟區整合發展提供了戰略提升空間;《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系統地提出了促進青海、甘肅、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1.2.2國家向西開放的重大地緣戰略2012年9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寧夏第三屆中阿經貿論壇上的演講,表明我國更加注重擴大內需與擴大開放相結合,更加注重西部大開發與西部大開放相結合,更加注重向發達國家開放與向發展中國家開放相結合,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向西開放成為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

1.2.3國家能源安全建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對國際油氣資源的依存度長期高達50%以上,油氣資源多源化、通道多向化已經上升為我國油氣資源的國家戰略.西氣東輸、西油東運將逐漸成為我國油氣供給的主通道之一充分利用西北陸路油氣進口通道,在黃河上游城市帶內建設我國西北油氣儲備供應基地對保障國家能源意義重大.同時“青甘寧”3省區水力資源、煤炭、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在區域內發展一體化的能源產業布局具有非常大的優勢,能夠成為我國“西電東送”的戰略基地[[12],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1.2.4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深人實施西部大開發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是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臺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青甘寧”3省區作為我國江河源區、沙塵暴源區、黃河上游水土流失區、生態系統退化區,區內集中了我國生態功能區劃一級和二級分類的所有類型,是我國維護生態安全巫需加強建設的最重要區域.建設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加強區域內人口、產業、資源結構空間上適度優化調控,吸聚更多人口、產業向生態條件相對較好、發展條件最為優越的沿黃谷地、洪積沖積平原集中,將會最大限度地降低3省區生態環境最為脆弱、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的限制開發區開發力度,極大提高3省區限制開發區生態建設成效,為我國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夯實基礎.

1.2.5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設立向西開放是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在西部地區建設一批特殊經濟區、開放開發試驗區是黨和國家針對第二輪西部大開發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2012年10月20日,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開始啟動.寧夏兩區建設是在我國向西開放大戰略背景下,以中阿博覽會為平臺,通過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努力把寧夏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先行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示范區、生態文明先行區、內陸開放型產業集聚區、中阿文化交流的先導區.使寧夏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帶動西北內陸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先行先試的發展政策將為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提供以寧夏兩區建設為核心的廣闊發展空間.

2、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發展戰略

當前的蘭州一西寧經濟區、寧夏沿黃經濟區經濟規模與西部的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相差不大,但與成渝經濟區仍有不小的差距\\(表1\\).要在未來的西部大開發中立于優勢地位,成為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地區,必須促進各城市經濟區經濟發展方式全面轉型,提升核心城市在各自省區的輻射強度.同時3省區要積極根據自身優勢,進行發展戰略定位.建立起以黃河上游水資源綜合利用開發為紐帶,多元化交通設施為經濟社會文化聯系軸線的沿黃2大經濟區整合發展模式.通過互利合作、優勢互補、交流融合打造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與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一同構成我國西部地區的“西三角”經濟圈.

2. 1構建黃河上游開放式巨型產業帶

未來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應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帶產業集聚水平,增強城市帶輻射凝聚功能為目標.以3省區政府部門共同協商、市場導向為基礎,以區域產業一體化發展為方向,協調城市經濟帶內各省際產業部門利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通過城市經濟帶內技術、產業、資源等多類型合作開發,在帶內建立開放型、通道型多類型優勢產業集群.形成能夠占領地方市場又能打出區外,甚至國外的優勢龍頭產業集群,實現城市經濟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比分析關中一天水城市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產業結構,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的產業優勢在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圖1\\).當前應選擇城市經濟帶內能夠形成優勢產業集群的重點突破口,積極謀劃,推進形成以現代農牧業發展為基礎,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黃河上游開放式巨型產業帶.

2.1.1建設水電、火電、新能源合作開發型能源產業鏈進一步開發黃河及各支流水利資源.在3省區尤其是甘寧2省區積極開展黑山峽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論證工作,協調省區利益,選擇最優方案建設黑山峽水利樞紐,將工程建設成為造福多省,澤被子孫的百年精品工程;加快建設寧東、華亭大型火電基地,積極開展煤制氣技術應用示范、煤層氣開發應用技術,推廣煤制氣技術在煤炭能源開發中的應用范圍,推動煤化工產業鏈條的延伸發展;積極開展3省區風能、太陽能發電合作開發,在城市經濟帶內逐步形成硅材料一光伏電池一光伏發電產業集群,將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風能、太陽能光伏產品生產基地,使新能源成為城市經濟帶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加快3省區內輸變電智能電網建設,優化輸變電路徑,為該地電力東輸開辟便捷通道.

2.1.2建設黃河上游資源開發型共生協作產業帶 “青甘寧”3省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如甘肅金昌的鎳、銅、金及鉑族元素多金屬礦床,白銀的銅、鉛鋅礦床、稀土元素礦床,青海省柴達木的銅、鉛鋅、非金屬鹽類資源和寧夏的煤炭資源等.應在經濟帶內積極開展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的深度加工產業鏈建設,推動有色金屬冶煉產業向下游高端產業鏈延伸,建設具有國家意義的黃河上游有色金屬冶煉一深加工產業帶.積極發展鹽化工、煤化工產業,在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內逐步建設起國家稀缺后備資源供應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3].利用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內西油東運、西氣東輸的通道優勢以及區內石油化工冶煉產業基礎,協調經濟帶內各省區石油化工產業發展方向,改造提升石油煉制能力和水平,發展石油深加工產品.推動工程塑料、聚氨醋0聚醋和精細化工等產品產業帶的發展.

2. 1. 3構建黃河上游各具特色的現代農牧業產業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限制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中明確提出國家層面要重點發展河套灌區主產區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西北馬鈴薯產業帶、西北肉牛、肉羊產業帶和西北奶牛產業帶.“青甘寧”3省區的引揚黃灌區、惶水谷地、河西走廊綠洲、隴東徑河、馬蓮河流域都是西北傳統農業主產區.充分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農牧技術,改良農牧品種,推動3省區農牧業生產逐步向規?;划a業帶化發展,以高端化、高效益、高新技術化、品種優良化“三高一優”為發展方向;積極打造集精品高端產業帶、休閑產業觀光帶和生態產業帶為一體的青甘寧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帶,將“青甘寧”建設成為引領西北,面向全國的現代農牧業生產示范帶.

加快地區農業生產水資源節能利用技術推廣及應用示范,土壤鹽堿改良技術推廣與應用示范,低產草原改良技術應用與推廣示范,改造3省區中低產農田.論證利用黃河上游在建、擬建水利設施開發“甘寧”交接地區4. 667 X 105 hm2左右荒地資源可行性,為我國糧食安全和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建設提供后備耕地保障.

2.1.4積極推進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大力促進清真產業帶建設“青甘寧”信仰伊斯蘭教民族人口近500萬,占到3省區總人口的13. 08 0 o.作為中國伊斯蘭教最主要的門宦制度分布區,不同教派、門宦與中東、中亞國家有著夭然的穆斯林文化聯系.依托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內穆斯林分布區已有清真產業資源優勢和廣泛的國際宗教文化交流優勢,扶持壯大區域清真產業發展.推動清真食品、面向全世界穆斯林的紡織業、穆斯林用品制造業發展,打造一批在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有較高知名度和認可度的清真產業品牌.推進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與國際伊斯蘭金融界的合作,夯實區內未來吸引巨大阿拉伯國家投資基金的基礎.把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清真用品產業帶和我國與世界伊斯蘭國家合作開放開發的核心地帶.

2.1.5構建黃河上游多類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匯特色旅游產業帶“青甘寧”3省是我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匯區.區內分布有藏、土、羌、回、東鄉、撒拉、保安、蒙古等少數民族,形成了藏傳佛教、伊斯蘭教、漢族儒釋道等宗教文化.地域多種文化類型以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極富魅力的人文景觀\\(表2\\).這些人文景觀資源與地區豐富的自然景觀疊加,形成了從青海延伸至寧夏,與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基本吻合的旅游資源分布帶.合理開發和保護城市經濟帶旅游資源,將旅游產業培育成為城市經濟帶的支柱產業.優化城市經濟帶內旅游線路、產業布局,以知名景區為龍頭、以歷史文化為主線、以地文景觀為核心,打造區內觀光游、娛樂游、紅色游、探險游、產業游等品牌.積極建設面向國際市場的特色國際旅游目的地.形成具有國家旅游戰略層面上的黃河上游特色旅游產業帶.

2. 2構建鏈環式嵌套狀黃河上游龍型城市帶

黃河上游城市帶以西寧一蘭州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2個相對獨立的城鎮群沿集成空間聯系軸束在軸向上延伸銜接構成.以黃河、密集交通網絡為聯系方式,經濟、社會、生態聯系為空間作用力,整體結構蜿蜒如巨龍盤亙于我國西北高原荒漠之間.它與關中一天水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構成我國西部3大最主要城市群,將成為推動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西三角”動力引擎.黃河上游城市帶是我國內陸腹地重要的戰略要地和內陸開放型開發帶,是溝通我國東西部,我國和中亞、中東、歐洲國家的重要橋梁和樞紐城市帶,是我國以城市群輻射帶動西北區域整體發展的新經濟隆起帶.

2. 2. 1城市帶發展結構和鏈環式嵌套空間輻射結構黃河上游城市帶整體空間結構上是以西寧一蘭州為核心的雙核城市群、以銀川市為單核心的寧夏沿黃城市群共同在空間上構成.格爾木市作為我國進人西藏的咽喉要地,是黃河上游城市帶的飛地型城市.2大城市群沿黃河形成城市帶發展結構.同時2大城市群擁有各自的輻射范圍并在武威、白銀市處交匯,以2個輻射圈結構形成黃河上游鏈環式嵌套空間結構城市帶\\(圖2\\).

2.2.2加決無障礙“通道型”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城市帶流動空間流動空間是當代城市群和巨型城市發展的一種主要空間載體形式.流動空間通過節點將各種不同方向的流融合于面狀空間[l#」,形成流動循環.黃河上游城市帶作為一種綿延狀城市帶,區域一體化發展必須依托開放型流動空間的形成.應大力加強城市帶內部、城市帶與周邊地區的快速無障礙“通道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要素跨省區流動可達性.在現有基礎設施完善和強化基礎上,應大力發展航空網、快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以及2大城市群內部的軌道交通網,構筑快速交通流線和信息網絡流線,推動黃河上游城市帶區域一體化和空間上的鏈環式綿延嵌合,形成連通內外、覆蓋城鄉、功能配套、服務高效、運轉順暢的城市帶流動空間.

2. 2. 3加快2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圈形成,強化城市圈輻射帶動功能加快西寧、蘭州、銀川等核心城市的城市圈結構進一步完善,以核心城市圈強大輻射功能帶動各自省區經濟、社會、生態和文化全面發展.青海省已有設市城市3個,建制鎮140個,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區域城鎮群發展規模,應進一步通過“四區兩帶一線”規劃,強化以西寧為核心的城市圈輻射帶動功能,整合帶動周邊的貧困縣,推動海東地區重點城鎮設市化發展,逐步形成省域城市圈結構體系.蘭州市作為甘肅省核心城市,以“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方式推進蘭州城市圈的擴展,加快蘭州市河谷川、榆中區、秦王川建設,以5條“經濟發展軸”推動蘭州市城市圈的形成,強化蘭州核心區的經濟實力和輻射功能.寧夏沿黃城市帶通過近年的建設,已初步形成銀川一吳忠為核心,中衛市、石嘴山市為兩翼,70個重點鎮和700個中心村為節點的沿黃城鎮帶結構,應進一步加快核心城市圈—寧東基地和銀川綜合保稅區的建設開發,積極推動城市圈向中南部生態移民生態安置區擴展,做大做強沿黃城市帶,向周邊省區和南部山區輻射擴展延伸.

2.2.4加快省區邊界區的交匯融合發展,推動城市帶全域綿延發展西寧一蘭州交匯區是2核心城市之間的發展走廊,是蘭州西寧經濟區的核心地帶,J.Friedmam認為這種走廊是離心時期最有可能獲得較快發展的邊緣區[[15].除這一交匯區外,其他”青甘寧”3省區交界區多為貧困地區或生態環境惡劣地區.因此,采取各種經濟、工程措施,加快各省區邊界區交匯融合發展,尤其是加快主要發展軸邊界區交匯融合對推動黃河上游城市帶區域發展一體化和空間上綿延成一體至關重要.應以城鎮社會經濟鏈接、水利工程建設、交通軸線多元融合、社會文化整合促進省際邊界區的交匯融合發展.著重推進沿黃、GZ25國道、包蘭鐵路軸向的甘肅寧夏交界的白銀市與中衛市交匯融合發展,推進二級軸線方向上的寧夏南部和隴東地區、甘肅和青海沿蘭新鐵路、GZ45國道的交匯融合,促進邊界區融合發展.

2. 3三省共同打造一體化黃河上游內陸開放帶

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建設中要樹立全球戰略眼光、區域一體化和合作共贏理念,變民族貧困區域多劣勢為國際經濟合作民族資源優勢,變偏于一隅的區位劣勢為向西開放的前沿優勢,在鞏固深化與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基礎上,加快面向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的經貿文化合作,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主動參與國際分工,構筑起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各省區合作開發、合作建設、合作開放,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大開放”的戰略格局.

2. 3. 1深化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通道效應,構建全方位內陸開放經濟帶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我國要構建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3條縱軸,以軸線上若干城市群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區和城市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化戰略格局.

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位于我國兩橫三縱5大發展軸線的北橫軸亞歐大陸橋與西縱軸包昆通道交匯區,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與亞歐大陸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均有了相對便捷的聯系通道.西油東運、西氣東輸管道在經濟帶內的通道和樞紐效應,將輻射帶動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油氣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選擇3個核心城市中航空港建設條件最為優越的河東機場作為城市經濟帶內的國際航空港,利用銀川綜合保稅區優惠政策條件,將其建設成為城市經濟帶內最重要的區域支線綜合樞紐和我國對中東、中亞地區貨運重要節點和物資集散地,促進城市經濟帶通用航空及臨空型經濟的發展,形成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全方位內陸開放型經濟帶發展.

2. 3. 2深化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內部整合和共生發展3省區應以“統籌協調、互惠互利、突出重點、從實起步”為一體化發展原則,協商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構建多層次、多部門、多渠道、官產學研相結合的溝通、交流和協作機制.特別是在產業帶和城市帶構建方面加快建設步伐,深化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內部整合和共生發展.在條件成熟時穩步推進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的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產業集群發展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城市帶擴展一體化,使城市經濟帶產業整合融合進一步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向一體化持續推進.

2.3.3積極開展與國內其他地區合作,形成西部開放合作的強勢區按照“東靠西聯,北上南下”的戰略,進一步推進國內區域合作.積極加強國內“多點”“多線”“多面”區域合作,努力將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打造成西部內陸區域開放合作的強勢區.城市經濟帶應以承接產業轉移為突破口,積極承接能源精深加工產業、裝備制造業、特色農牧產品加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等的產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國內加工制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在經濟帶內形成以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為依托,以各類一體化合作試點開發區為平臺的內陸開放型經濟.

加強與周邊關中一天水經濟區、呼包鄂榆地區、太原城市群、藏中南地區、天山北坡地區等經濟區的聯系,主動融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實現多“線、面”區域性合作架構.在國家層面的區域分工合作中,形成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2. 3. 4發揮經濟帶產業一體化優勢,擴大對外經貿合作主動適應國際貿易發展新趨勢,加快調整對外貿易產品結構.以“中阿所需,地區所能”加強經濟帶內有色與稀有金屬、新材料、生物制藥、羊絨制品、機電、化工、清真用品、清真食品等出口創匯基地建設,鞏固擴大歐美日韓等外貿市場,積極開拓中東、西亞、北非等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地區新興市場,切實做大對外貿易規模,形成海外出口型貿易網絡和經濟結構.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引進一批跨國公司在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設立生產基地、投資公司、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和地區總部,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鼓勵外資以多種方式參與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經營.積極穩妥地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優化貸款投向,提高貸款使用效率.

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收購國外優良資產,開展跨國生產和境外加工,規避貿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大力發展海外工程承包,積極承攬國際工程設計與項目施工,提高國際勞務輸出,支持本土企業參與境外土地開發.

2. 3. 5積極打造面向全球穆斯林開放的中國西部穆斯林開放帶發揮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穆斯林文化優勢以及與阿拉伯世界先行交往優勢,以蘭洽會、寧夏中阿博覽會、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銀川保稅區等為平臺,發展面向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經貿文化合作,努力把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打造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中國西部最大的穆斯林開放帶.

拓展與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對外交流,推動民間外事活動,為外國人士來黃河上游核心城市居住、工作和學習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切實提高城市經濟帶核心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以貿易發展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為原則,積極推動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的出口生產體系建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市場結構、貿易結構、政策體系和服務機制;加強出口產品品牌建設,重點加強面向阿拉伯國家等地區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品牌建設;培育外貿出口主體,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外向度。

3、結論

城鎮群空間結構發展上,帶狀城市群和經濟體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要比其他結構的城市群體復雜和困難的多,但優勢要素集聚又會一定程度上加速和促進帶狀城市群體的形成和發展.美國的Megalop-olis和東南亞的Desakota城市群結構的形成均依賴于這種帶狀或廊式結構.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是西北干旱與半干旱區內發展條件最好的區域,城市經濟帶的一體化發展和最終在空間上連綿成帶,必須以黃河水資源共同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交通軸線同向密集、人口與產業高度集聚于沿黃地區為基礎,加快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的產業同帶化、一體化、優特化、結構互補化的發展;加快城市帶空間結構融合、群體組合結構協調發展;以大開發、大開放促進城市經濟帶內陸向西開放戰略的社會經濟活躍,推動全域開放、富有活力、民族和諧、共同發展的黃河上游城市經濟帶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R]. 2009:22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